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 > 正文

山东试点:大学毕业到合格医生路有多长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4日07:40 大众网-大众日报

  12月7日、8日,卫生部、全国医师协会专家组对我省四家住院医师暨专业医师(社会化)培训基地进行验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这一与国际接轨的医师培养全新模式,开始步入公众的视野。

  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心副主任、齐鲁医院心内科教授郭媛介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就是要对医学毕业生以“学生”和“大夫”的社会独立自然人身份,在指定医院临床水
平高、专业技能好的大二级学科接受为期4年或5年严格、系统的规范化培训,并接受按照卫生部和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设置的两次遴选。通过第一阶段(3年或2年)各项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进入第二阶段(2年)的专业化学习,并基本完成从医学生到专科医生的转变,最后考核合格者才可获得由卫生部统一印制的《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不合格者将被取消住院医师资格。

  成为合格医生必须经过“培熟期”

  2004年8月,我省首批从医学院校选拔的几十名应届毕业生,以临床住院医师的身份分别进入齐鲁

医院、省立医院、千佛山医院、青医附院四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开始接受4-5年的内科、外科、妇科等14个二级学科的规范化培训。

  “医学生从学校毕业,只能算是一个医生的‘毛坯’,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还必须经过系统医学道德伦理、临床理论和实践训练过程,而这一阶段受到什么样的影响,又将决定他的一生。”齐鲁医院副院长、妇产科主任、博士生导师孔北华教授,将这一过程比喻为“培熟期”。对医学生完成学校教育后所进行的某一学科的规范化专业培训,是其专业定型、成为具有独立执业资格专科医师的必然阶段,也是现代医学教育的特有阶段。

  按我省的设想,规范化专业培训结束后,再经医院与个人双向选择后确定住院医师去向,或由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推荐择业,从制度上保证医生水平的一致。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已通过立法将此项培训制度化。

  声势造得很大效果并不理想

  据省卫生厅科教处白同雨科长介绍,每年初,省卫生厅、省住院医师培训中心都抽专人、专项经费,制定当年培训学员招考实施方案和培训计划,进行招生宣传。尽管声势造得很大,但效果并不理想。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心数据显示,2004年、2005年、2006年三年,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从应届医学毕业生招收的名额分别为110人、122人和110人,而最终招收的人数却分别只有43人、34人和41人。

  2005年初,经资格审查符合报考条件的学生为307人,然而参加考试的却只有97人,录取57人,仅有的46名签约者中,仍有12人因找到“正式工作”放弃,到最后来报到参加培训的只剩下了34人。

  但对于把好的“毛坯”加工成“优质产品”,郭媛教授仍充满信心:目前有资格接受住院医师培训的是在全国很有影响的省部属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学科齐全,医、教、研发展平衡,在我省医疗行业居于龙头地位。许多现在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生就是看重的这段“在大医院5年的工作经历”。

  规范化培训受制现行人事制度

  一位每年给住院医师办各种人事手续的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心工作人员认为:与当前的人事制度不接轨,已经成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面临的一大障碍。

  由于这些医学院校毕业的学生以社会化身份接受培训,不是一个正式就业渠道,按现行的人事管理制度,户口、工龄、各类保险就无从落实。“2004年绝大多数学生是改派的,目前所在的医院不是工作单位,学校不给办缓派,派遣证直接给弄到生源地了,后来费了很大劲才改过来……”由于当前住院医师培训中心还不属于“正式用人单位”,明年毕业生实行网上签约后,住院医师的录取工作将会因没有“授权代码”而面临困难。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在我国起步较晚,与传统人事制度不挂钩,社会人才市场缺乏客观的评价标准体系;医院重学历层次,忽视实践能力、临床经验、操作技能等真正内涵;多年来医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医院,以单位人身份在本医院进行住院医师培训,尽管培训质量参差不齐、医生诊疗水平高低悬殊,但人事关系相对稳定。这种种因素,也困扰了当前住院医师培训的开展。

  “住院医师身份由单位人变为社会人,只有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拿到培训合格证书后才能到医院执业的医生培养模式,才能遵循临床医学人才成长规律,统筹医学教育资源,培养高水平临床医师。”省卫生厅科教处丁凤深处长认为,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培训,是国际公认、成熟的临床医师培训模式。我省社会化招考学员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已经得到了

卫生部的首肯和鼓励。

更多讨论请进入医改论坛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