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降价药品在昆明消失 市民买药难享降价实惠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5日09:47 云南日报
部分降价药品在昆明消失市民买药难享降价实惠

  国家发改委前日宣布,从26日起调整心脑血管等10类354种药品的最高零售价格。其中七成品种下调,平均降幅20%,最大降幅85%,降价金额约70亿元。但昆明医药行业权威人士昨日说,国家发改委多次降价,只是在表明政府反对药价虚高的态度,但就昆明等城市来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猫鼠游戏”逃避降价

  而对于这次降价举措,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的说法与前几次降价时的说法没什么大的变化:对价格偏高、折扣空间较大的品种,按照积极稳妥的原则分步降价;对临床急需、价格低廉、疗效确切的药品不再降价,以鼓励生产、经营和使用;对市场供应紧缺或断货的品种,适当提高价格。

  位于梁家河的某医药公司的商务主管说,在

医院降价后,作为供货商的各医药公司都会及时下调对医院有关药品的供货价。但是,很多医院在卖完了降价涉及的药品后,就会要求他们提供其他利润高的、具有相似疗效的药品,如果有医药公司不愿意,医院就会选择其他供应商。

  一位熟悉医院经营的人士称,这几次国家下调

药价,对医院总体药价偏高的局面没有动到根本。

  根据这次降价规定,硝苯地平缓释片每盒(24片,每片10毫克)原价为21.6元,这次调整后的价格为10.6元;洛伐他汀胶囊每盒(10粒,每粒20毫克)原价为31.2元,调整为16.1元。但即便如此,这两种发改委引以为例的药品也在昆明遭遇了尴尬。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白云路的某综合医院调查时发现,该医院早就没卖这两种药了,取而代之的是另外功能相似的两种药,该医院对这两种替代药规定的零售价分别达42.5元和56元,远远高于发改委这次降价相对应的两种药的原价21.6元和31.2元。

  这次价格调整将从1月26日起执行。为防止降价药品从处方和药房“消失”,发改委规定,医疗机构销售降价药品的数量与上年同期相比明显下降的,价格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及时进行调查,发现存在违规行为的,要及时纠正,情节严重的要追究责任。但据知情人士说,发改委可能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现在很多药都有其他药可以替代,要抓到“现行”是很难的。

  某医院的一位采购人员告诉记者,医院和发改委之间的“猫鼠游戏”永远都停不下来。发改委对某些药采取降价举措,医院就会寻找替代品种来维持自己的利润;更何况有些药早在发改委降价之前就已经从很多医院的药房消失了;不仅是很多疗效不错的处方药,就连很多10年前市民们经常用的非处方好药如今在城里也看不到了,最多是在一些农村集镇还可能看到。原因很直接:它们能给医院带来的利润太少了。“捆绑式”卖药维持高价

  “这些年,国家多次对药品进行降价,但是,这些举措对昆明的几家连锁药店来说都没有多少影响,因为大家都在竭力降低价格来吸引顾客,昆明没有哪家连锁药店的价格达到过、甚至接近过国家限定的最高零售价,一直以来都比国家限定的最高价位要低很多。”鸿翔集团常务副总裁赵飚告诉记者。

  过去几年,记者一直追踪昆明社会连锁药店的竞争态势,得到的情况是,在以低价为主要特征的鸿翔集团一心堂等连锁药店的竞争之下,昆明社会药品零售价总体水平已经被拉到了全国最低水平。现在,昆明社会药品零售的总体毛利率仅为10%左右,而净利润率只有大约8% 。这与全国其他一些大城市动辄达30%以上的净利润率相比,更显得低价。

  多位资深连锁药店老总告诉记者,目前,昆明各大医院常年卖的药有近万个品种,其中有70%都可以在社会上各家连锁药店买到。可是,其中有30%的药在连锁药店却买不到。并不是连锁药店不愿意卖那些药,而是这些药的供应商与很多医院形成了“隐蔽性”的长期合作关系,它们只向医院提供那些药品;如果某连锁药店硬是要卖那些药,它们也会供货,但是,它们供给连锁药店的供货价比供给医院后医院出售的零售价都还要贵,又有哪家连锁药店会干这种明显亏本的买卖?而这当中,医院和那些药品供应商的内部操作就非常值得玩味。

  于是,很多时候,当市民在医院看病,拿到医生开的处方后却不敢到外面的连锁药店买药,因为没有哪家医院会同意市民在该医院只买外面连锁药店没有卖的药。而正是这种“捆绑式”的医院卖药模式,使很多市民不得不屈服于医院的高药价。于是,发改委一次次降价举措,雷声可谓不小,但雨点很小,甚至没有,广大市民到医院看病,对降价的感觉也就没那么明显。李建平(春城晚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