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示失眠者应及时进行心理治疗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9日04:31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睡眠与和谐社会”。昨天,市精神卫生中心在成都市图书馆举办了一场睡眠日大型公益健康讲座,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市四医院院长毛文君为数百名因“夜不能眠”而苦恼的市民开出了“处方”。

  老年人白天应适当“打盹”

  案例:80多岁的何大爷经常整夜无法安睡,白天则瞌睡连连,以前他跑了很多家医院求治,但是未见好转,现在每天都要服两粒安眠药才能入睡,但安眠药的依赖性和副作用又成了他新的心病。

  处方:毛文君说,很多人认为老年人“觉少”很正常,其实这是一种认识误区。老年人和年轻人一样需要充足的睡眠,这是健康长寿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老年人睡眠功能退化,夜间较难入睡,正确的方法是白天适当补充睡眠时间。

  毛文君提醒广大“上班族”:现代社会的压力越来越大,睡眠透支已成为一种都市流行病,大家不妨在白天“打个盹”,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恢复体力,保持最佳状态。“打盹”的最佳时间是下午1—3点,但夜间入睡困难的人最好不要在白天“打盹”。

  失眠者应及时进行心理治疗

  案例:20多岁的王小姐是某

医院一名护士,长期上夜班,原本睡眠很好的她近几年来逐渐出现睡眠障碍,有时整晚都睡不着。一开始,她怀疑自己是神经衰弱引起的单纯睡眠问题,便服用安眠药,但效果不佳,后来,她对睡眠产生了恐惧感,甚至看到床就感到害怕。由于睡眠不好,王小姐变得容易紧张,怕烦,记忆力和注意力也明显下降。

  处方:毛文君认为,失眠本身就是一种心理症状,失眠者应及时进行心理调整,可向心理医生求助,帮助自己找到造成失眠的心理因素,用心理学的方法进行疏导、消除心理障碍,增进心理适应能力,重建心理平衡。而且,失眠者要对睡眠有一个正确认识、不要为睡眠中出现的一些暂时性障碍担忧,多数人有可能自然痊愈。

  毛文君说,目前有7种人群容易患失眠:作家、记者、演员、白领、设计师、创意人、上夜班的护士、司机、保安、超市员工等,全日医疗陪护。他建议,这些人群应尽量保持规律的睡眠,合理安排生活,适当工作、娱乐及运动,睡前1—2小时停止紧张的脑力和体力劳动,或者培养一套辅助睡眠的习惯,如睡前用温水洗脸、洗脚、刷牙。(本报记者 王眉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