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联邦止咳露地下销售链调查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9日10:37 南方新闻网 (来源:南方周末)
□本报记者 成 功 □本报特约撰稿 成敏男 “喝上瘾了,大夫救我!” 它不是海洛因,也并非摇头丸,但如过量服用会把你拖入瘾君子的行列—— “对它的依赖让我得了‘低钾症’。每天,后背和胸部就像被针刺一样疼。”一位成瘾者说。 另一个人为了更“HIGH”,把它和可乐一起喝下去,吐出来的是“一条条淡黄色的泡沫”。 还有一名学生,因为长期服用难以正常呼吸。在某个周六的早晨,他因胸闷从宿舍的床上掉下来,距门只有二十多厘米。但是全身无力,根本喊不出声来。如果不是返校的舍友,他就没命了…… 你无法摆脱它的诱惑,从生理到精神。于是,瘾君子们开始为它骗钱,直到失去了所有人的信任。“我现在连10块钱都借不到了。”一个成瘾者说,“昨天刚卖掉自己的手机,一周的药终于有着落了。”一些家长看到孩子服用它,以“举报吸毒”的名义拨打110,家庭的裂痕就这样产生。 而在一个医生论坛上,名为“涂鸦”的网友留言:喝它上瘾了啊!请大夫救我!我才19岁!还有大把的人生……请速发信息到小灵通10607523968xxx 迄今,无法确切统计多少人受到它的危害。但几个数据足以显示成瘾者群体的庞大:本报记者暗访的广东东莞麻涌——一个小镇,服食者至少100人,此药每周销售量约3000瓶;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的何日辉,一位专业治疗“药物成瘾”的医生,整天忙于接待来前来戒瘾的患者,那些人遍布全国,从新疆到河北、从沈阳到广东;而在天涯论坛、百度贴吧等大型网站上,瘾君子们已经形成了社区,还有几十个人开了博客,痛斥这种东西带来的危害;甚至一些网络原创小说里,也引入了它。 这就是联邦止咳露,一种本用于镇定、止咳的处方药,由于被滥用,造成了预想不到的后果。 “神仙水”的诱惑 据成瘾科医生何日辉介绍,止咳露等药物滥用,早在1980年代的香港就出现。它们均含有“磷酸可待因”,能引起中枢神经兴奋,强度大概为吗啡的1/4。如果过量服用3个月以上,药瘾就会像影子一样尾随着你。 这是一种超剂量的服用——何日辉的病人李乐,一个18岁的广东高中生,在过去3年中,喝过的“联邦”超过1000瓶,最高记录是一天14瓶。每瓶容量为120毫升,这相当于喝掉近4斤水。他们管自己的小圈子叫“爱邦族”,大家互称“邦友”。 李乐最早接触联邦止咳露是在一次课间休息中。“当时看到同学在喝,自己觉得很好奇。”他回忆说,“上课铃声响起时,为了不在同学前丢面子,两眼一闭,就把剩下的半瓶倒进嘴里。”他赢得了朋友们的“尊重”,正式成为一名“邦友”。 随后的音乐课上,李乐把头靠在录音机旁,尽情享受药物带来的“超越自我,主宰地球”的超级快感。“这不是毒品,”在李乐成为“邦友”前,从未意识到饮用止咳露的风险,“顶多是一种兴奋剂。” 绝大部分人是这样被诱惑的。“邦友”多数在20岁以内,缺乏判断力及自我保护意识。与吸毒一样,从最初的尝试,到每天1瓶、两瓶,直至更多……单纯的“联邦”已不能满足李乐们的“HIGH”的欲望,于是,“止咳露”混合了可乐、红牛或者冰红茶——“爱邦族”把它们称为“神仙水”。销售者为了更多利润,甚至采用了“买一瓶止咳水送一瓶可乐、买两瓶送包烟”的策略。而“曲马多”等药品以及香烟,也成为让“邦友”们更兴奋的佐料。 难以掌控的销售链 李乐依赖的联邦止咳露,来自学校附近的一家便利店。在同学引荐下,老板把藏在收银柜台下的“止咳水”卖给了他。 本报通过多个案例调查得知:除药店外,学生们会从以下几个途径得到“联邦”,即使学校采用“全封闭式管理”—— 1.通过各种欺骗性行为离开学校,在附近的食品店中购买; 2.利用外买早餐、午餐机会,小贩送货上门; 3.在校园围墙外,卖者用“放飞机”手法扔进来,学生也将钱扔出围墙; 4.部分学生带回校转卖。 “这都是非法的。”广州市药监局流通监管处副处长徐国炬说。按照规定:便利店没有药品经营许可证,不能售药。即使拥有许可证,在没有医生处方的情况下,向学生出售“处方药”也属违规。 徐国炬说,联邦止咳露属于“严格管理”的处方药。从1998年开始,国家药监局针对“止咳水”的滥用,对其进行了重点监控。 深圳致君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致君公司”)开始改进它的销售模式:从2006年9月起,该公司已采取了“一级直销模式”,严格控制流通渠道。他们在每个区域确定几家协议特许经销商,建立“药厂——特许经销商——医院、诊所、卫生院、药店等销售终端的三级流程控制”。 “致君公司是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公民。”该公司市场部部长李蓉蓉说,“除了缩短产品供应链外,我们还给每个药瓶印上流水号,并禁止特许经销商之间串货。通过流水号,公司可以查清违规出售止咳露的流通环节。一旦发现违反协议,公司将取消特约经销商的资格。另外,公司还规定给经销商发货每天不能超过50件——1件联邦止咳露是120瓶。” 但遗憾的是,2007年4月9日——“一级直销模式”实行7个月后,本报记者在东莞市麻涌镇暗访,仍然轻松买到了10瓶联邦止咳露,根本不需医生处方。听说记者要把药倒卖到武汉,药店老板甚至愿意长期大量供货。目前也没有任何迹象表明,麻涌镇的数百名“邦友”拿货有什么困难。 4月13日,本报记者与致君公司取得联系,把药品流水号“056056”报到该公司,试图追寻其来源。李蓉蓉答复本报,已经查清违规销售这批止咳露的零售药店。但她拒绝披露处于中间环节的特许经销商的信息。 “这属于商业机密。”她解释说,“特许经销商没有违规,我们需要保护公司的商业关系。” 而据带领记者买药的“邦友”阿平称,零售药店里的“联邦”来源于东莞市一家大药房。目前,本报仍在追查这批药的来源。 网络推波助澜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通过网络获得止咳水,正成为“邦友”们的新选择。 用Google搜索“求购止咳露”,显示的网页有十几万个。而在百度贴吧“联邦止咳露”论坛上,有关求购和出售的信息约1000篇——上面可以查到各种止咳露的标价和数量,还可以交流饮用后的感受,文末大多留下QQ号或手机号。 “需要小儿的联邦有吗?成人的喝了一点用都没有!”“有的,价位在20-25元。请联系QQ274965×××。” “不如试下‘静克’或‘美沙芬’,敢保证果种感觉不比摇头同K差,超好幻觉,不妨试试! QQ517791×××。” “本人长期大量收购联邦止咳露(深圳制药出品)的......只要是行货……价格合适的合作……肯定让你赚钱……大家都是走量!QQ:69993××× 手机:13851071×××。” …… 而在国内最受欢迎的个人交易网上平台“淘宝网”上,来自全国各地的“淘友”公开叫卖“珮夫人止咳露”和“联邦止咳露”,竞价从17.5元到82元不等。记者查询后发现,已经显示多宗大额交易记录。 200%的零售利润与上亿元销售额 地下销售渠道羽翼渐丰的同时,联邦止咳露零售价格也开始节节攀高。最初是每瓶13.5元,到15元、17元,直至今天的30元。 由于厂家的销售模式改进,加上药监部门监管力度加强,“联邦”甚至出现了脱销。在“爱邦族”网络社区论坛,充斥着各地断货、高价求购的信息。 这更让那些零售商兴高采烈——本报记者通过咨询、暗访等渠道得知,药店等销售终端从特许经销商处拿货,每瓶价格为10-12元,网上售卖每瓶25元左右,市场零售价格最高为32元。近200%的利润,让这些士多店、小药店忘掉了法律和道德的约束。而据致君公司的李蓉蓉说,物价局批准“联邦止咳露”零售价格是每瓶21.6元。 对于联邦止咳露的出厂价和销量,李蓉蓉不愿透露。但她说,自2005年以来,致君公司已经交纳税收6亿元。作为致君公司的主打产品,联邦止咳露业绩不俗——其公司网站资料显示:2003年,“联邦止咳露”的销售额已突破1亿元。 但每瓶30元的高价,让学生李乐等人难以承受。按照一个普通“邦友”的用量,每天可能要花100元甚至更多钱买药。很多人不约而同地选择转向了“立健亭”——这是一家南昌制药厂生产的同类止咳药水,每瓶17元。“立健亭比联邦的口味苦。”他们说。“爱邦族”之所以最喜欢联邦止咳露,很大原因是其较好的口感。 监管之难 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李蓉蓉一再强调联邦止咳露的“安全性”。她说,这是经过药监部门批准的处方药,“可待因”含量低于千分之二的国家标准。 也有法学专家建议:提高对违规销售者的处罚力度,例如对违规药店“禁止从事药品流通销售”,并处以高额罚款。但广州市药监局官员徐国炬认为不太可行,因为目前的处罚标准不可能实现,除非修改法规。 “特别是城郊接合部一些小药店,监管更薄弱。”徐国炬说,“在广州市药监局稽查分局最近的一次检查中,发现位于广州市远郊有些药店非法销售处方药。”这种观点也得到了国家药监局官员的认可。 另一个监管难点是网络。尽管在2005年,国家药监局就对互联网药品交易作出严格规定,但其存在的问题还是让他们头疼。“网络禁止止咳露等处方药,”一位官员说,“但你怎么制止呢?难道要把网络警察请过来?” 徐国炬认为,治理止咳露成瘾的社会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药监部门加强执法监管,还需要对公众安全用药的宣传。现在,每当业内药品经营企业开会,他都要和他的同事们向那些老板们灌输“合法经营”的理念。一些药监局还定期利用手机短信,提醒每个药店老板要遵守“处方药销售规定”,特别是防止含可待因的止咳水违规销售。(文中李乐为化名) 来源:南方周末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