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物价局长剖析药价虚高四大原因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0日03:58 南京报业网-南京日报

  京日报报道 本月16日起,追风透骨片等188种中成药实行降价,平均降幅达16%。为缓解群众“看病贵”问题,我省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降低药品价格水平、推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控制医疗机构“药占比”等,然而百姓药费支出并未明显下降。在省物价局昨天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局长赵耿毅对药价虚高的原因进行分析。

  “以药养医”体制是症结所在

  【现象】有的医生不愿开低价药。治疗感冒,可以用几毛钱一支的青霉素,但很多医生都直接开数十、甚至上百元一支的“头孢”三代或四代。

  【原因】财政投入不足,在“以药养医”体制下,

医院只能依靠药品收入来弥补经费不足。据调查,医院等级越低,诊疗手段越缺乏,对药品的依赖程度越高,药品收入比重越大。2006年我省各级医院平均药占比为51.45%,其中:城市医院47.5%、县级医院49.6%、乡镇卫生院55.93%。

  药厂低水平重复生产,药品“高定价、高回扣”

  【现象】药品定价越高越好卖。以阿莫西林为例,0.25g×24粒装的生产成本只有1.5元,医药公司底价4元,医院进价11.8元,医院零售价达到15.5元。

  【原因】由于市场准入标准较低,药品生产和流通领域的低水平重复建设相当严重,造成同种药品有几十家、甚至上百家企业生产,仿制药品严重供大于求。现在80%药品通过医院销售,众多生产经营企业面对数量有限、且“以药养医”的医院,只得把价格折扣、回扣等作为推销药品的主要手段,通过自销、总经销、省市代理等多种形式,千方百计将药品打入医院。为了能让药品顺利进入医院、药店,企业还想方设法将价格定得高一些,以留下更多的折扣空间吸引医院,于是出现了“价格越高越好卖”这种有悖于市场竞争规律的怪现象。此外,由于竞争激烈,为了地方制药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参考生产成本的前提下,各地价格部门也会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对本地主要企业的重点品种在价格上给予扶持。

  价格管理范围小,管理力度不大

  【现象】降价药摇身变“新药”。几元钱的奥美拉唑成分不变,换个包装就变成了50多元一盒的“新药”。

  【原因】现行的药品价格管理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造成

药价虚高。一方面,药品中实行市场调节价的价格偏高。目前纳入政府定价范围的药品约2400种,仅占市场流通药品总数的20%。另外80%的药品实行市场调节价,由生产经营企业自行定价销售。对这部分药品价格,政府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特别是那些改头换面以“新药”名义出现的药品,在脱离监管后价格涨幅较大。

  另一方面,政府定价药品中,原属市场调节价、现进入医保的那部分药品价格也偏高。2004年国家及省医保目录调整后,政府定价药品由1500种增加到近2400种。新增的900种药品过去都是市场调节价,在进入政府定价范围之前,已经形成了较高价格。比如,医保用药“肿节风注射液”(2ml),企业自主定价时每支27元,现零售价降为每支3.3元。此外,现行原研制药品的定价政策不完善等,也使与之相关的一些药品价格偏高。

  药物剂型升级换代

  【现象】临床用药发生变化。部分医院开出的处方中,价格较高的左氧沙星、克林霉素等已经逐渐取代廉价的抗菌药。

  【原因】医院购药结构和数量发生较大变化,有人群疾病谱发生改变、临床耐药率增加、药物剂型升级换代等正常因素。

  “药价牵涉面广,利益问题盘根错节。”赵耿毅说,药品价格虚高有机制、体制等深层次的原因,也有实际操作中不合理、不合规的情况,这些需要各部门在政府的领导下,深化医药体制改革,从机制、体制上,从源头处解决药品价格虚高问题。南京日报记者肖姗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32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