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淡化考试为考生减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8日06:44 今日早报

  家长的误区和困惑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一是考前温习时间越长、题目做得越多,效果就越好;二是始终感到孩子还不够努力,没有进入状态;三是一些孩子平时学习成绩不错,可家长担心遇到重要考试失常。而与此同时,孩子对父母不理解,常常抱怨父母唠叨等。

  考前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了解考生的心理状态,才能更好地把握他们的心理需求。临考前,家长应该注意的八大忌语:

  一、“你一定要考上某某大学!”

  这个目标可能会成为考生复习的精神动力,但也有可能成为压在考生心里的大山。

  二、“你一定要在班里考上第几名!”

  一些家长为了名次而责怪孩子,给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三、“12年的学习,关键就在这次考试,你一定要好好把握!”

  家长把高考视作检验这10多年学习成果的惟一标准,无疑让孩子更加紧张。

  四、“这次考不好不要紧,明年可以复读。”

  很多家长以为这是在给孩子减压,帮助他们放宽心。大部分考生对这句话非常反感,认为家长在高考之前就对他们失去了信心。

  五、“什么事都不要你做,你只要好好复习就行了。”

  如此细心的呵护,无形中也给孩子增加了压力。

  六、“好好复习,高考时来个超常发挥!”

  每一个家长都应对自己孩子的实力有一个正确估计,千万不要给予不切实际的高期望值,这样无形中给孩子增加了压力。

  七、“去年谁家的某某考上了某某大学,你像他一样就好了。”

  家长说这样的话时,口气中往往会带了羡慕之情,不少考生对此的理解是“我不如他,所以父母把他当作我的目标”,自信心大受打击。

  八、“你们班某某这次模拟考考了多少分?”

  考生最反感父母把自己与他人作比较。

  家长要成为孩子的助考器,真正为考生着想、帮忙、出力,就要在创造家庭氛围时做到以下几点:

  1、淡化考试,不要把家庭气氛弄得很紧张,少谈考试的事,应该相信孩子有能力自己去应付。多了解孩子的感情和感受;

  2、对孩子应一如既往,不要给予过多的关注。过分关注只会造成他们的压力,会感到考不好就对不起父母;

  3、不要过多指责和说教,在家里父母尽量说些轻松、

幽默、与学习无关的话题;

  4、保持和睦的关系,再大的矛盾冲突都应避开孩子。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819,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