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注意给予考生心理支持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8日06:55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荆楚网消息(楚天都市报记者王昱晔 通讯员刘小梅)“我的思想被阻扰,为什么,你们偏要打扰,请安静安静,让我自己飞翔……”昨日,楚天都市报与武汉市心理医院联办的“轻松迎考”讲座上,一位高中生即兴赋诗,表达考生心声。

  越是“重点”越易得心病

  昨日到场的10来位家长,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的孩子都是重点学校重点班的优秀学生。家住汉口的张先生称,儿子现已读成书呆子:上中学6年来,连武广都没有逛过,今年吃年饭,他也在家里拼命学习。最近不知为什么,成绩一直下滑;在妈妈眼里,郡郡(化名)非常上进,基本保持班里前5名,成绩稍有波动,她就没日没夜地学习。最近郡郡放出话,若考不上重点大学就去死……

  武汉市心理

医院门诊部主任李小龙指出,由于平时得到老师和家长更多的关注,越是优秀的学生遇到大规模考试,心理压力也就越大。

  高考激活成长“暗伤”

  倩倩即将参加高考,最近成绩下滑严重。经咨询发现,倩倩从小父母离异:父亲十分暴力,6岁以后,她才和妈妈一起生活。

  专家分析,倩倩成绩下滑,是由于潜意识不想参加高考,因为参加高考就意味着要离开母亲。幼年爱的缺失,让倩倩对爱充满渴望,所以她想继续留在母亲身边。

  李小龙指出,高考是人生中的重要时期,心理问题容易被激发出来。然而,那些心理问题并不一定因高考而生,而是长期以来,考生成长过程中存在的“暗伤”:可能是对父母的反抗,也可能是过分的依赖。

  谈及“死亡”得沉住气

  谈及“死亡”话题,10余位家长深有同感:他们的孩子都曾经或正在关注死亡。吴女士说,儿子有一次竟说,他们几个同学讨论认为:吃安眠药是最轻松的一种死法。一席话,让吴女士胆战心惊,她严肃地告诉儿子:不管哪种死亡都很痛苦,儿子此后再没和她聊过类似话题。

  李小龙说,从临床经验看,爱把死亡挂在嘴边的人,往往仍有强烈的求生欲望。孩子谈死亡话题,也是一种宣泄。把死亡讲出来,他们的内心其实会轻松一些。

  专家指出,当孩子聊及死亡话题,家长一定得沉住气,轻松充分地陪孩子讨论,让孩子释放压力。对一些明显呈现疾病状态的孩子,一旦触及此话题,家长还是应及时带他们看心理医生,寻求专业支持。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