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称很难感受到药品降价带来实惠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8日22:14 CCTV《经济信息联播》

  5月8日,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经济信息联播》节目播出了“消费者称很难感受到药品降价带来实惠”,以下是节目实录。

  尽管政府不断加大、药品的降价力度,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群众似乎很难感受到、药品降价、所带来的实惠。由于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医生开出的、不仅是治病救人的药方,还是一份药品销售合同。这种特殊的关系、使药品消费市场、出现了一些怪现象。

  记者:您感觉到降价了吗?

  消费者说:“感觉不出,因为便宜的药,医院就不进了,进得很少,降价了就不进了。”

  浙江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西药房主管药师王建平说:“

  记者:为啥药便宜了就不买了呢?

  浙江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西药房主管药师王建平说:“一个嘛厂家的原因,一个嘛医生的原因,两方面原因:不赚钱了,厂家就不生产了,吸引力没有了,医生就不开了,利益,利益驱使下面。”

  记者说:“头孢氨苄有吗?/缓释片我们有,没有普通片。”

  记者说:“:为什么没有普通片?医院的处方用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医生的处方,处方可能他喜欢选择新的剂型,新的品牌的东西。

  那么这种新品牌又和政府限价的普通品种有什么区别呢?

  浙江省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潘振球说:“它们化学里面的化学成分是一样的,但是主要不同在于,普通的一天至少要吃三到四次,缓释的技术只要一天吃两次,从疗效来说只要人体吸收之后疗效是一样的,这个普通的头孢氨苄胶囊只要9分4厘不到一毛钱(一片),而这个头孢氨苄缓释片一片却要一块六毛三。”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说:“我们国家80%的药品是在医生指导下来消费的,也就是说是通过医院来销售的。”

  浙江省物价局药品价格处处长傅文军说:“比如说一个药品过去医疗机构买10块钱的药它可以赚到4块钱,患者的付出是10块钱,降价以后医疗机构为了保证它的一个正常的补偿机制,它可能就给你开两盒药(删掉---虽然一盒药医疗机构只赚1块钱,两盒药它赚了2块钱,它的收益还是减少了,但是患者的付出从一盒药变成两盒药了)所以患者的药费负担还是增加了。”

  联播观点:患者为何难见实惠

  国家发改委、二十多次下调药品价格,但老百姓却没有感觉到药品便宜多少。药品是特殊商品,虽然部分

药价可以由政府说了算,但开什么药和卖什么药都是医院说了算。不要说患者自己做不了主,就连药厂都要看医院的脸色行事。只要药房仍然是医院、取之不尽的钱罐子,医院就会想法设法不卖降价药,患者也就无法得到
药品降价
的实惠。只有彻底改变、“以药养医”的局面,医院不靠卖药来赢利,老百姓才有可能买到便宜药。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96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