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微生物引发疾病为我国头号食品安全问题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31日16:32 新民晚报
“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认识有诸多误区。”昨天,著名的营养与食品安全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食品安全项目首席科学家陈君石在沪作报告。他提醒广大消费者,微生物引发的食源性疾病才是我国头号食品安全问题。 烤肉容易使人得癌 一段时间以来,食品安全问题频频曝光于媒体,广大消费者纷纷问“我们现在还能吃什么?”陈院士指出,这是一个很不全面的认识:被曝光的很多食品安全事件是由化学性污染造成的,包括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天然毒素、重金属(铅)等,其实食品的化学性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有限。 比如,苏丹红是化学性污染,但没有达到一定的量、一定的时间,苏丹红不会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苏丹红是动物的致癌物,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苏丹红是人的致癌物。最出名的人的致癌物是烟草,人吃了被污染的花生、玉米,会引发肝癌,当然这也要积累一定的量和时间。烤肉及烤鸭等食品上的多环芳烃也是国际公认的人的致癌物。 不合格不等于有毒 陈院士指出:不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或抽检不合格的食品,并不等于有毒食品。媒体曾广泛报道“毒瓜子”事件——在瓜子外皮上涂矿物油,让瓜子的外观更诱人。矿物油未被我国有关部门批准为食品添加剂,但这不等于添加了它就是“有毒食品”。要知道,临床上用于通便的液体石蜡(口服)就是药品级的矿物油,而食品级矿物油是国际上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 很多消费者目前比较关心大量超标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问题。其实,这样的不合格食品对健康造成的危害很小。比如,糖精是安全性很高的食品添加剂,人们不是天天、顿顿吃话梅,所以摄入的糖精量有限。再则,国家规定的允许使用量有很大的安全范围,超过一点不至于危害健康。 呕吐拉稀不要轻视 陈院士强调,很多消费者有时候吃得不合适,会呕吐、肚子疼、拉稀,觉得这些现象很平常,其实,这才是我国头号食品安全问题——微生物引发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是指可致病的微生物,人们吃进去以后引发疾病甚至死亡,其中包括霍乱、痢疾、伤寒以及食物中毒等常见病。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上海因吃毛蚶引发的食源性甲型肝炎致使30万人染病。食源性疾病目前是我们国家第一号的食品安全问题。在美国,大概每年有720万人次发生食源性疾病,有些人因此死亡。 防范食源性疾病,陈院士给消费者提了三点建议: ■做到食物多样化,这样既能保证均衡营养,又能避免食品安全风险; ■要认品牌,购买食品最好上大型超市挑品牌产品; ■要学一点科学常识,比如,长时间浸泡蔬菜是不合适的,一泡营养给泡没了,应拿流水冲,因为大部分的农药留在表面,能够吸收进去的农药,泡再久也是不能清除的。 本报记者 皇甫萍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