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建研院原院长书记同遇害 特警出动将其擒获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9日02:59 华夏时报 | ||||||||
昨天上午10点左右,一男子在位于复兴路34号院的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办公楼内,杀害该院原院长和书记。该男子欲打车逃跑遭拒载,随后,他跑回事发楼顶与警方对峙。警方出动谈判专家和特警,12点左右,该男子被擒。 据了解,该男子叫王衍芳,曾是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职工,1998年被单位解除劳务合同,此次事件属蓄意报复。
警方封锁现场,40多名职工被疏散到楼外。
警方在事发楼内办案。
两点多,警方将尸体运走。 ■凶案现场 原院长和书记办公楼内遇害 记者赶到现场时,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的北门紧闭,保安和民警禁止一切无关车辆驶入大院,并劝说门口围观者离开。数十名特警在现场周围展开调查。 十多辆警车停在院内办公楼的西侧和南侧,多名戴着白手套的警察从楼内出来后,聚在警车前表情凝重地谈论着。随后,警察从车内换取工具后再次返回楼内,并叮嘱保安禁止人员进入。 40多名单位职工已经被疏散到楼外,纷纷聚在保安室门口,仰着头盯着楼顶。“人还在上面呢,听说刀还在身上,警察已经上去了。”一名围观的职工说,站在楼顶的男子在楼内杀了两个人。 据一名职工称,事发时间是在上午10点左右,地点就在院北侧的办公楼内,凶手王衍芳曾是研究院的职工。 “因为以前见过,今天看他过来就没太在意,谁知道会惹出这么大的事来。”该职工向记者证实,王衍芳上楼后,直接冲进四楼南侧的一间办公室,之后就听有人喊王衍芳杀人了。等他跑出去看时,一名男同事已经在办公室内遇害了,另一名同事在楼道里遇害,还有一名女同事也被砍伤,随后被送到医院。 目击职工说,办公室内的遇害者姓陆,全身多处刀伤,右侧下颚已经被刀砍开,胳膊也被刀砍伤。二三楼之间的遇害者姓米,后腰被扎了一刀,血流了一身,已经没气了。据这名职工透露,凶器是一把一尺多长的尖刀。 记者随后了解到,两名死者均是单位返聘人员,以前曾分别是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的院长和书记。 ■逃跑经过 逃跑时遭拒载持刀冲回楼顶 据院内多名保安描述,王衍芳行凶后,冲出办公楼跑到街上准备打车逃跑,过往司机都没有停车。 “当时他浑身是血,我们看他手里拿刀就没敢靠近,后来他跑到院子里时把刀藏在身后,我们才冲出去拦他。”门口保卫室的两名保安说,当时四五名保安一直追到北门外。 “他站在街上拦出租车,连续两辆车都没有停,反而加速开了过去,他后来又想拦一辆摩的,还没等他跑过去,人家就先跑了。”保安称,此时追上来的工作人员已经将王围住。突然,王衍芳将刀从身后抽出来。“他大声冲我们喊:‘你们谁也别靠近我,别再把我逼急了。’我们没敢往上扑。”保安说,此时有职工喊“别让他跑了,警察快到门口了”。随后,王衍芳拿着刀冲回院子里,一直跑到办公楼顶层。 ■对峙警察 谈判专家特警合力将其擒获 昨天上午10点40分,北京市公安局110报警服务台接警。随后,北京市公安局局长马振川要求迅速果断处置,海淀分局、特警总队、刑侦总队迅速组织民警赶赴现场。 接近中午12点时,记者在办公楼西侧的一座楼顶看到,王衍芳坐在南侧的楼顶边缘,消防人员已经在楼下铺设了气垫。在他身前,三四名便衣警察站在3米远的距离外,为避免王衍芳做出过激举动,没有再往前靠近。 虽然距离较远,但记者仍能清楚地看见,王的右手紧握着一把砍刀,刀上还留着血迹,身旁放着一瓶美年达橙汁。 王衍芳不时地和面前的便衣警察说话,警察小步地往后退,随后又面带微笑地一点点往前挪,保持着3米左右的距离。“他刚才向警察提要求,想见现场记者。”一名站在楼顶观望的研究院职工说。 两名谈判专家随后赶到楼顶,分别站在王的左右,另外一名身穿短裤和T恤的便衣警察也站在他的面前。可能因为长时间对峙,王衍芳此时有点蔫了下来,不时拿起美年达喝一口,朝楼下张望一眼再快速转过头来,但他始终紧紧握着刀。经过5分钟的谈判,王衍芳的话越来越少,只是警惕地来回盯着身旁的几个人,同时更加频繁地回头张望。 就在这时,王衍芳出乎意料地将刀放在了地上,并用这只手去拿身体另一侧的饮料,就在他准备回头张望时,站在他身前的民警突然冲了上去,用右臂扣住他的脖子往后拉,旁边的几名工作人员也心领神会地冲上去,将凶器缴获后,合力将其制伏。 昨天下午两点多,经过近4个小时的工作,警方将两具尸体装上车运走。目前,王衍芳已经被警方带走接受讯问。 ■凶手身份 曾是水利所工程师 记者从研究院内多名职工口中得知,王衍芳曾是该院水利所的一名工程师,曾牵头承包几个化工和涂料项目。 “他今年应该52岁了,以前上过工农兵大学,好像学的就是化工。”一名自称曾和王衍芳走得很近的员工说,王在十几年前是水利所的科研骨干,“那时候他承包了好几个项目,在院里工作很出色,跟同事的关系也还不错”。 但是记者询问这名员工现在在单位哪个部门工作时,他说:“我也是和老王一起被开除的。”记者随后就这名男子的说法向研究院领导求证,对方拒绝发表看法。 ■开除原因 因未完成承包指标 多名职工对记者说,王衍芳因为没有完成承包项目的指标,已经在几年前按照内部规定受到处罚,直到最后被单位开除。他每年都要来几次找领导讨说法,甚至曾经向法院起诉,据说单位最后给他交齐了三险,但王还是不满意。 “那几年承包项目,承包人每年要向单位交3万元的指标,后来涨到了5万。”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职工向记者强调,王最后不是被买断工龄,而是“实实在在”地被开除了。 那名自称和王衍芳走得很近的男子说,王衍芳以前就住在南边的家属院,被开除后因为没有了收入,就把这套房子租了出去,靠房租糊口。后来,王衍芳和妻子离婚,孩子也跟妈过。他说,王衍芳昨天还和自己玩牌,赢了70元钱后很高兴。 记者随后就这些说法向研究院领导求证,但是院方拒绝回答。 死者家属也于昨天中午赶到现场,陆某的一名亲属在楼道内泣不成声,研究院的工作人员只能不断地安慰他们。 ⊙本报记者贾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