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审理新型毒品麻果案件 6名疑犯制造百万粒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4日01:12 信息时报 | |||||||||
广州审理新型毒品“麻果”案件 6人两个月疯狂制造近百万粒 ●一个6人团伙在佛山疯狂制毒昨日在广州中院受审 ●法官称新型毒品尚无明确标准出台给量刑带来困难
时报讯 (记者 李朝涛 通讯员 穗法宣) 昨日上午,一制贩新型毒品“麻果”的6人团伙在广州中院出庭受审,该团伙涉嫌在不到两个月内,疯狂制造了近百万粒“麻果”(内含甲基苯丙胺又称冰毒)并在广州进行销售,作为目前毒品消费市场的“新宠”,本案是目前广州法院审理的最大“麻果”案件。 水果商人蜕变成毒贩 团伙首犯马荣,今年36岁,原来是广州一名水果商人,2005年1月,因为听说“制麻果能赚钱”,马荣当即纠合了自己的几个朋友王超、毕军、刘庆伦、张驰等人制造“麻果”贩卖牟利。2005年2月,马荣指使刘庆伦、张驰先后承租了佛山市南海区、禅城区的两个厂房为制毒工厂,同时又购买了压片机等制毒设备。 2005年3月,在购买了一批甲基苯丙胺和咖啡因,并且聘请了专业的制毒技师后,马荣和同伙开始在上述制毒工厂内疯狂制造毒品,同时马荣还出资33000元购买了一辆面包车以运送毒品。 近百万粒麻果销往广州 根据广州市检察院的指控,2005年3月9日至4月18日,刘庆伦、张驰按照马荣的指示,先后4次驾驶面包车从佛山运送“麻果”共481000粒到广州进行贩卖,3月14日至4月19日,马荣还指示王超分6次贩卖“麻果”共490000粒到广州,共获利200万元,刘庆伦、张驰各分得10万元,这些“麻果”大都被销往广州的各种娱乐场所。 2005年4月下旬,尝到“麻果”巨大利润甜头后的马荣再次打算制毒,在出资45万购买甲基苯丙胺并交给王超藏匿后,王超被公安人员抓获,并供出了其他同伙的踪迹,4月26日、27日两天,该团伙其他5名成员先后落网,警方在他们各自的住所内均搜出了大量制毒原料,仅仅做了两个月毒贩的马荣在自己的奔驰车上被警方抓获。 在对警方的供述和昨日庭审中,马荣均承认了所有制贩“麻果”的过程。 开庭辞典 什么是“麻果”? “麻果”是近两年在广州一些娱乐场所开始流行的新型毒品,内含甲基苯丙胺(冰毒)、咖啡因等混合成分,类似摇头丸,因为外形美丽,并且号称不会上瘾,被一些追求“另类时尚”的青少年大量消费。 事实上,“麻果”在服用之后能加速血液循环致使大脑兴奋,对人的神经和大脑有极大伤害。 广州中院刑一庭法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类似“麻果”这样的新型毒品,“我们之前根本没有听说过,了解也非常少”,同时由于成分复杂,明确的标准又尚未出台,目前对这样新型毒品的量刑还有一定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