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地下六合彩实质上是骗局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6日17:40 新华网
十赌九归庄“写单”人自揭骗局 张晓明是修水县一家国有企业的下岗工人,为了实现“发财梦”,2004年在朋友的怂恿下,花了20元钱“买码”,没想到转眼竟翻了40倍。第一次的“成功”让张晓明欣喜若狂。 “从这以后,我就像中了邪一样,直到把家里仅有的1万多元钱都赔进去为止。”2005年,已身无分文的张晓明通过朋友介绍,开始为庄家“写单”,从其他“码民”身上赚取手续费。 “‘十赌九归庄’,地下‘六合彩’实质上是骗局。”直到为“庄家”写单后,张晓明才慢慢明白了其中的“奥秘”。张晓明说,“码民”买码分买“单双”“生肖”“大小”等六七种方式,但无论你怎么买,“码民”的钱最终会进“庄家”腰包。 “一旦有人中奖,庄家就会大肆宣扬,极力鼓动别人‘买码’,而绝大多数亏得血本无归的人,只好打落门牙往肚里咽。”张晓明说,每一期“六合彩”“出码”前,“庄家”都会散布各种“内部消息”,透露“什么号码能中”等等,但根本就是无稽之谈。比如鼓动大家买“单”,结果开出来偏偏是“双”。 2006年4月,张晓明因赌博罪被处有期徒刑8个月。张晓明说,他现在经常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亲戚朋友、街坊邻居,让他们别再掉入地下“六合彩”的骗局。 修水县公安局治安大队大队长余耀星说,“庄家”一般在异地幕后操纵,“出码”前通过《六合字典》《梅花宝典》等各种码书和热线咨询电话等方式,将49个号码分别在49个地区发布为中奖“内部消息”,其中必有一个地区的“码民”中奖,结果中了的从此对庄家的消息深信不疑;没中的在自认倒霉之余,反而更加痴迷地投入。 重奖严惩警惕“打击-反弹-再打击”怪圈 地下“六合彩”传入不久,修水县的打击行动就随即展开,然而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地下“六合彩”赌博活动一度此消彼长,甚至出现“打击-反弹-再打击”的怪圈。 为此,修水县决定从部分基层党员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参与地下“六合彩”活动的现象入手,纠正歪风。2004年、2005年,修水县委、县政府连续下发《关于在全县行政事业单位中开展禁赌专项斗争的工作意见》,严厉查处党员干部参与地下“六合彩”赌博,并规定党员干部配偶及共同生活的子女参与赌博的,比照其本人参赌给予相应处理;存在包庇行为的,视同本人参赌,从严处罚。与此同时,修水县纪委对村级党员干部参赌的查处也加大了力度。据统计,2004年至2006年,修水县纪委共对43名党员干部进行了党纪处分。 “全县2005年因参与‘六合彩’赌博受到处分的党员干部人数,占整个九江市处分干部人数的四分之一。”修水县纪委副书记夏令说。 修水县人民法院则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赌博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的规定,对地下“六合彩”活动中涉案额巨大的犯罪分子以非法经营罪予以量刑。2006年9月25日,修水县地下“六合彩”赌博第一大案的主犯、原修水县林业局稽查员肖劲松,因一年内圈走当地百姓800多万元,被修水县人民法院一审以非法经营罪判处有期徒刑9年。 “赌博罪量刑最高不超过3年,非法经营罪则最高可判15年。”修水县人民法院副院长李修宁说,这是修水县第一起以非法经营罪判决的地下“六合彩”案件,改变了过去以赌博罪判决量刑过轻的局面,在当地产生了震动,对地下“六合彩”犯罪起到了震慑作用。 在严肃处理参赌党员干部的同时,修水县还采取了重奖举报措施:凡举报“庄家”的奖3000元,举报“写单”人员的奖1500元,举报其他参赌人员的奖500元。 “全民参赌的局面已经得到改观,居民储蓄存款增长幅度趋于正常,县域经济已经走出困境。但‘毒瘤’尚未根除,反弹危险仍在。”徐修武说。 他说,在严厉的打击下,地下“六合彩”活动方式日趋隐蔽。赌博活动从公开转入地下,从集中转向分散,从固定地点操作转为流动交易,从当面投注填码转为电话报单,增加了打击和调查取证的难度。跨地域特点日益明显。幕后的“庄家”往往潜伏在异地遥控操纵,使各地的“六合彩”赌博活动互相影响“串联”。 徐修武认为,要避免地下“六合彩”活动在一些地方受到遏制的同时,又在其他地方蔓延,除各地互通信息、协同打击外,如何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如何规范公彩发售引导群众合法买彩,值得认真研究。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