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破获特大偷渡案6名中韩蛇头落网(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9日11:02 半岛都市报
青岛破获特大偷渡案6名中韩蛇头落网(图)
边防民警抓获偷渡人员

  经营的皮革厂倒闭,厂长金某在网上发布信息称“专门送不能正常去韩国的人去韩国”,把偷着送人到韩国当成了生财之道。青岛市公安边防支队办案人员扮成偷渡报名者摸清“蛇头”的窝点后,于5月3日下午一举将正在组织偷渡的6名“蛇头”抓获,同时抓获了其他 21名涉案人员,这起特大组织他人偷渡案得以告破。5月 8日,6名“蛇头”被依法刑事拘留。

  网上惊现“偷渡广告”

  2007年5月1日,青岛公安边防支队刑事案件侦查队在工作中从边防检查站得到一条重要线索:有人在网上公然发布了组织偷渡的广告。经过进一步调查,办案人员了解到,发布广告的是曾经在沈阳经营某皮革厂倒闭的韩国人金某与黑龙江人金某某,他们利用互联网络发布署名为“崔经理”的广告,并留有联系方式。广告中用韩文称:专门送不能正常去韩国的人去韩国,年龄不限,只要你想去就报名,到韩国后付款,3日内即可到达。

  该案涉及国外“蛇头”与国内“蛇头”联手组织偷渡,鉴于涉及人员较多、案情重大、线索基本可查,市公安边防支队成立了由张树新支队长任组长、李德参谋长任副组长,司令部有关科室和刑事侦查队负责人任成员的“5·01”专案组,由刑事侦查队对该案立案侦查。

  假装报名摸出窝点

  为准确把握破案时机,详细了解案情进展情况,刑事侦查队安排专人通过网络监控韩国人金某网上发布信息的动态,同时派员联系韩国人金某和黑龙江人金某某报名进行化装侦查,专案人员报名后,很快获取了两人的办公地点,随后在办公地点进行全天候的蹲点守候,跟踪监视其动向。

  在监视过程中,办案人员发现金某、金某某两人的组织活动非常频繁,每天都有不少人进出他们的办公室,为了不打草惊蛇,办案人员始终与他们保持一定距离。

  兵分三路堵住偷渡人

  5月1日15时,侦查人员锁定了金某和金某某的准确暂住地点,随后对这一暂住地点也进行昼夜蹲守监控。5月3日15时,侦查人员经72小时的连续奋战,对上百条信息逐一进行比对、排查,获悉金某等人正对偷渡人员进行面试,并由黑龙江人金某某联系了即墨市的一名船主,拟于当晚乘船偷渡韩国。边防部门迅速派员与船主联系,争取其积极配合。

  5月3日17时,侦查人员发现 27名涉案人员已分别集结在青岛市李沧区某宾馆 5070、 5071房间及九水路两处出租屋内,只待晚间用车送至码头乘船偷渡。侦查人员立即向亲临一线指挥的张树新支队长汇报案情进展情况。专案组人员一致认为,由于该案涉案人员数量较多、上船后夜间海上抓捕不便,且证据确凿、破案时机已经成熟,为此,张树新支队长果断下达抓捕命令,李德参谋长亲自带领60名参战官兵兵分三路,在3处窝点同时展开行动,一举抓获涉案人员27人。

  厂子倒闭去当“蛇头”

  经初审,27人中有韩国籍“蛇头”2人,中国籍“蛇头”4人,6名“蛇头”对其违法犯罪事实供认不讳。金某供述:2007年4月初,他在沈阳经营的皮革厂倒闭后,从朋友李某处得到了“韩国人朴某收取每名偷渡人员5至6万元人民币费用、在辽宁沿海用渔船运送中国朝鲜族人员偷渡韩国成功”的消息。金某赚钱心切,即与李某商量合伙组织偷渡人员送到韩国,然后在“好朋友山东网站”发布署名“崔经理”并留有联系方式的韩文广告。

  偷渡者要接受“培训”

  金某与李某到青后,联系了做中介的黑龙江籍朝鲜族人金某某,并让金某某在青帮助联系偷渡人员,事成之后可以分成。2007年 5月 1日,韩国人金某、黑龙江人金某某等人住入青岛市李沧区某商务酒店,开始对金某某联系的偷渡人员进行“面试”。

  据金某供述,他们进行面试不过是跟偷渡人员说清楚付款的方式和金额,以及到了韩国以后如何找工作等事。不过最重要的是向每个偷渡人员灌输思想,在受到边防检查时如何应对,怎么藏匿,怎么说谎话等。

  据办案人员介绍,此案经过一段时间审查后,日前6名蛇头已经被刑事拘留,其他 21名偷渡者有一部分接受了行政处罚,其他情节较轻的接受批评教育后被释放。 文/本报记者 栾磊 本报通讯员 郭显海 图/本报通讯员 段嵩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2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