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年04月08日03:11 重庆晨报

分享

  姓名:

  准考证号:

  本科二批三批将合并,对考生来说利大于弊

  昨日,重庆市2016年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工作会议在市教育考试院召开。重庆直辖19年来,高考报名人数首次下降。同时,重庆对普通类志愿结构进行调整,将本科二批和本科三批合并,专科一段和专科二段合并,合并后设6所院校平行志愿。

  变化

  今年,重庆对普通类志愿结构进行调整,将本科二批和本科三批合并,专科一段和专科二段合并,合并后设6所院校平行志愿。

  对艺术类志愿结构进行调整,将艺术类本科按美术类和其它类分别拆分为本科A段和本科B段。

  解读

  分数线降低

  促进教育公平

  利

  弊

  志愿少一半

  填报难度加大

  数字

  预计明后年人数还将下降

  截至3月25日,重庆市普通高校考试招生报名248888人,比去年减少6572人,降幅2.6%。这也是重庆直辖19年来,高考报名人数首次下降。

  高考志愿填报专家陈麒表示,二本三本合并对于考生来说都是好消息,整体来说利大于弊。以往的三本线在今年就会成为本科线,不存在二本和三本划线层次的区别。

  实际上,二本仍存在一些招生不易的院校和专业,但大多数考生不愿意从二本降到三本录取。而二本三本合并以后,民办院校的优势专业会对二本院校产生冲击,会 拉低许多招生情况不好的二本院校的招生分数,就会产生原三本院校的好专业超过原二本线很多分,原二本院校不太好的专业低于原二本线很多分的情况。

  从这个角度来说,二本三本合并是国家教育改革的进步,也是促进教育公平的一种强力行政手段。

  考生也将从改革中受益,对考生来说,选择学校和专业、甚至就业都更加的公平——本科就是本科,不该有三本和二本的区别。

  而对于考生不利的一面是,原来二本三本有12个志愿,合并之后变为6个志愿,在填报的难度上加大了,选择的角度更难。

  提醒:今年考生志愿依旧采用网上填报,安排在高考成绩发放后进行。各类志愿填报时间均为2016年6月26-28日,截止时间为2016年6月28日18 时整,过时不得再填报志愿和修改志愿。报考普通高校艺术、体育类专业的考生可同时兼报普通文理类,但须另外填报普通高校志愿。

  减少

  6572人

  2015年

  2016年

  255460人

  248888人

  分析:重庆市教育考试院负责人表示,预计明后年,重庆的高考报名人数还将下降。而今年高考考生招生报考人数有所下降,有利于重庆高考升学率上升。

  高考报名人数减少,主要是因为学龄学生人口持续下降,另一方面则与学生的分流有关,比如落榜考生复读的人数减少、考生选择出国留学等。

  文史类考生升学压力较大

  增加寒门学子升学机会

  文史类考生

  分析:市教育考试院院长黄腾蛟表示,从数据看,文理结构仍然失衡,报考文史类考生所占比例仍然较大,但文史类招生计划较少,造成文史类考生升学压力相对较 大,“今年计划还未下达,以2015年为例:普通文理类总计划146845名,占总计划的86.1%,其中文科53630名,占普通文理类计划的 36.52%,理科93215名,占普通文理类计划的63.48%。”黄腾蛟说,文理正常比例应为“三七开”,因此普通中学一定要继续引导学生理性选择科 类。

  94742人

  今年继续实施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以进一步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

  1。扩大实施国家专项计划。由中央部门和地方本科一批招生为主的学校承担,全国安排招生计划6万名,比2015年增加1万名。

  2。继续实施地方专项计划。由重庆市属重点高校承担,安排招生计划原则上不少于有关高校年度本科一批招生规模的3%。

  3。继续实施高校专项计划。由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试点高校承担,安排招生计划不少于有关高校年度本科招生规模的2%。

  同时,根据市政府的安排,今年还将继续实施全科教师、全科医生订单定向培养计划,并安排一定的计划专门招收贫困高中毕业生(主要指城乡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农村建卡贫困户)。首席记者 林祺

  57.4%

  42.6%

  理工类考生

  127765人

责任编辑:乔雷华 SN098

相关阅读

大学目标不能是特朗普马云?

尽管大学的普世使命都是创造知识、传承知识和培养人才,但是办大学不能搞“四个统一”(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评估),不同层次的大学应该有不同的具体使命,同一层次的大学应该有不同的具体特色。

熟人之间潜规则造成巨大成本

我觉得熟人本身超越规则造成制度成本巨大,熟人在一对一博弈当中也是成本巨大,而人们往往浑然不觉这种隐含在面子下面的成本。

信息爆炸的今天,你点书了吗

古人读书是很慢的。今天,在信息、知识爆炸的时代讲“慢读”真是有些奢侈,然而还要提倡“慢读”。

自行车在中国的百年兴衰

自行车刚传入中国时,曾是奢侈品。后来,自行车成了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再后来,自行车被视为公共交通的“敌对势力”。现在,自行车则成为城市交通体系的补充者。

  • 潘绥铭:社会地位越高“性福”越多
  • 宋鹏伟:闹伴娘怎么能够闹不出格
  • 二战中有哪些影响了战争进程的女神?
  • 宋朝的文人解读《诗经》最污在哪里?
  • 岳云鹏是相声界的鹿晗bigbang
  • 男人希望女人自救却不希望女人做自己
  • 探访吸血鬼德古拉起源的匈牙利古城堡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