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年08月12日17:47 中国网

分享
玉虚宫已变“断壁残垣” 玉虚宫已变“断壁残垣”
   玉虚宫原貌 梁怿韬 摄(资料图)    玉虚宫原貌 梁怿韬 摄(资料图)

  原标题:杨箕玉虚宫屋顶被掀 村民担心:修缮还是破相?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张 洋

  实习生 钟懿龙

  杨箕玉虚宫历经几百年,一直香火不断,六年前热火朝天的旧城改造中,大小祠堂都被拆除,唯有玉虚宫得以幸免。然而如今的玉虚宫已经面目全非,屋顶被掀开,部分墙体遭拆除。越秀区文广新局贴出的通告称正在对玉虚宫进行修缮,村民对此却忧心忡忡,担心修缮变成毁坏。

  现场 北帝“请”出屋顶被揭

  近日,网友“天涯寻鹤人”在微博发帖抱怨,“好好的一座古建筑,现在却被拆为平地。门前施工公示为重修,但文物建筑重修是禁止拆平重建。由于玉虚宫的地势较低,易于积水,此次重修可能在于改善排水,但这也不至于拆除!”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杨箕村泰兴直街60号,发现玉虚宫几乎是“断壁残垣”,与周围新建的高楼大厦极不协调。玉虚宫铁门紧闭,没有工人在现场施工。铁门外堆放着建筑垃圾和一些堆砌整齐的砖头。

  由铁门向里看,绿化几乎被清除,仅剩下两棵大树,地上散落着刚卸下来的砖头,钢架结构支撑着坑坑洼洼的墙体,左边墙上的画作也被雨水绿苔侵蚀得失了光彩,施工场面显得零乱。原本放置在玉虚宫中的北帝及其他神灵被暂时“请”到对面的一间临时安置点供香客拜祭。附近杨箕龙协文化秘书组的公示上写着玉虚宫从今年7月7日起暂行封闭。

  资料显示,杨箕玉虚宫是一座道教宫观,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先后经历八次重修。2002年9月1日被公布为广州市登记文物保护单位,在2010年杨箕村拆迁改造中得以保留。

  居委 不动石碑修缮建筑

  记者询问了几位村民,他们均表示不了解具体情况,但目睹了玉虚宫“修缮”以来的变化,均表示担心修缮最后变成毁坏。梅花村街道办事处副主任侯宝雄告诉记者,“玉虚宫内东西墙壁镶嵌有清朝石碑,其他建筑因年久失修经过多次重建,而这些石碑却从未移动改造。”侯宝雄在现场大致指示了石碑的位置,并展示了上周进入施工场地拍到的画面,“墙体并不是都会拆除,嵌有石碑的墙已被木板封住。”

  侯宝雄表示有许多建筑均是后来修葺,不是古迹,为了保存石碑这一主要文物,需要将其他建筑按原貌进行修缮。“肯定不是搬迁重建,村民都对它有感情了,这里每月初一、十五都香火缭绕。”他还特意指示了门前堆砌的砖头,经过修缮后也会作为建筑材料。此外,他称杨箕村改造已经完成,如果玉虚宫不进行修缮也会影响城市形象。

  专家 或存在过度施工问题

  屋顶被揭,部分墙体也已被拆,如此大规模的施工是否还属于“修缮”范畴呢?记者咨询了广大岭南建筑研究所的汤国华教授。汤教授查看了现场图片、越秀区文广新局的审批文件和施工单位的营业执照后告诉记者,可能存在扩大施工范围的问题,具体还是得根据文广新局审批下来的施工方案来判断。他特别强调了一般文物建筑的修缮不拆墙体,如果有裂缝只需补裂缝,瓦片损坏只需补瓦片即可。

  记者随即致电审批文件上越秀区文广新局的负责人,想咨询具体的施工方案是否对拆除墙体做出了相关明确规定,工作人员表示相关负责人外出开会,自己不了解此项目,可以向越秀区文化部询问。记者拨打了工作人员提供的号码,同样被告知不了解此项目。

  来源:羊城晚报

责任编辑:高玉营

相关阅读

读书误我又一年

垃圾不如不读,人不如归去。

中国渔船撞沉,日方最先救人

人命关天,情况紧急,中日双方都积极搜救,确实展现出了人道主义的精神,值得充分肯定。

妥协时,守住底线便能保存尊严

因各人底线不同,或者说,对世界的认知与自我的期许不同,故而对妥协或苟且的定性则有异。

日本天皇想退个休都难办

有几千年历史的天皇,如何适应现代社会?而对“万世一系”的天皇制习以为常的日本社会又是否要顺应时代,接受天皇制的改革呢?

  • 土摩托:优质海鲜已变成了奢侈品(图)
  • 为何没得金牌傅园慧能如此兴奋
  • 日本战国"三姓家臣"为何一生只爱一女
  • 当代的中国文学作品有什么好看的
  • 《盗墓笔记》居然有如此“污”的细节
  • 吴淡如:失恋的人最不想听到什么?
  • 吃货日记:带着味蕾私奔到澳门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