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7月12日11:57 新浪综合

分享

  来源:封面新闻

  原标题:13位省部级官员落马!王三运会是最后一个吗?

  7月11日傍晚,中央纪委再发重磅消息,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三运,因涉嫌严重违纪而接受组织审查。继周本顺后,又一曾任“地方大员”——甘肃原省委书记的王三运被查,再为媒体朋友和“吃瓜群众”们提供了一剂反腐“猛药”。去年末,甘肃接受中央巡视“回头看”,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虞海燕成为2017年“首虎”。如今,反腐利剑再将“一把手”挑落,“回马枪”的凌厉获赞“让腐败分子不寒而栗”。

  回顾2017年上半年,反腐败斗争依旧看点不断,在王三运之前,已有12位省部级官员落马, “届末反腐不收官”的决心有目共睹。在反腐败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的背景下,反腐重点如何向防腐转变,如何从治标向治本迈进?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梳理出上半年纪检监察领域八大舆情特点,全面呈现上半年纪检舆情态势,以供读者们参考。

  监察委履职留置措施是焦点

  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地区基本完成各级监委机构组建,监委履职吸引关注,其中,留置措施如何使用,更是舆论焦点。专家分析认为,留置权将成为“双规”的替代措施。而各地留置措施规范相继出台,也及时回应公众疑虑,稳定舆论信心。

  舆论怎么看:

  长安街知事:依纪依法、保障权利,既是使用留置措施的基本原则,也是建设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

  @史莱克夫人:一些人对留置仍存误解,下一步应明确相关内涵及适用规则,以正视听。

  金融反腐大幕开启

  两会前夕,三天落马“三虎”,4月份连打4“虎”,连续的“盛会打虎”“高频打虎”,向公众释放出我国高压反腐步伐不减、节奏不变的信号,用事实有力击破“届末反腐收官”的论调。

  同时,金融反腐发力是今年上半年“打虎”斗争释放出的重要信号,项俊波、杨家才落马带来巨大震动,分析认为这将推动我国金融反腐进入深水区。

  舆论怎么看:

  《中国新闻周刊》:反腐已经从以政府机关为主的第一战场,转向以金融机构为主的第二战场。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于国旦:在加大反腐力度的同时,如何对监管层进行监督,将权力控制在制度的笼子里,或将是今后反腐的重点。

  “四种形态”遏制腐败蔓延势头

  今年4月份,中央纪委首次通报“四种形态”数据,第一种形态处理人次占比超过一半,第二、三、四种形态占比依次递减,基本符合“常态、大多数、少数、极少数”的要求。这不仅体现了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观念由以往紧盯第四种形态,向注重运用第一、二种形态转变,更全面展现了把纪律挺在前面、抓早抓小、治病救人的努力。

  舆论怎么看:

  《人民日报》:“四种形态”着眼于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四个方面有机统一,相互关联,实践中必须全面把握,才能够达到良好效果。

  @宁静致远者: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通俗形象阐释:第一种形态,治未病、护森林;第二种形态,治初病、正歪树;第三种形态,治已病、整坏树;第四种形态,治重病、拔烂树。

  新型政商关系把反腐与发展结合起来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曾论述“警惕权力的游戏”称,权钱交易,是贪腐永恒的话题。每一个贪腐案件中,官员的身边莫不聚集了一批“近权力的楼台先得利益”的商人。分析认为,这是释放了中央欲整肃政商关系和围猎不法商人大鳄的信号。3月份中央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杨晓渡出席“2017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与企业家、专家谈“新型政商关系”。在主打“经济”、“发展”的论坛上,杨晓渡的出现和这一议题的设置被认为是比较“罕见”的,反映出我国“把反腐与发展结合起来”的视野和格局。

  舆论怎么看:

  《中国纪检监察报》:反“围猎”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不断压缩“围猎”现象生存空间和滋生土壤。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新型的政商关系是“亲清”的政商关系,既要清清白白,也要亲亲热热。

  网友点赞高压治理“为官不为”

  在此前热播反腐大剧的带动下,现实版“丁义珍式”窗口在多地频被曝光,一系列懒政官员、单位被问责处分,赢得网民点赞。天津工信委主任为官不为被免,级别之高令舆论振奋;陕西旬阳国土局更是7人领导班子接受“回炉锻造”,《人民日报》评论认为,优进劣退,要让混日子者“腾位让贤”。

  而剧中“孙连城式”官员也受到广泛指责,江苏省委书记李强、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等多位领导干部痛批“新衙门作风”,“只微笑不办事”“不贪不占也不干”曝光率有增多趋势。 

  舆论怎么看:

  中国青年网:对为官不为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让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平台、干成事的有地位。

  @Putnunosaukumi:懒政和腐败一样可恨,必须让“孙连城”们没有位子。

  “四风”问题出现反弹变异趋势

  3月份,媒体集中报告北京“天价香烟”重返柜台,公众忧虑“烟酒腐败”或有卷土重来之势头。媒体认为,“天价烟”现象回潮为作风建设再一次敲响了警钟。“四风”问题隐性化、变异化现象凸显,各地纪检监察机关创新举措完善监督,利用大数据、强化信息公开,深究隐形“四风”赢得舆论点赞。

  舆论怎么看:

  《中国青年报》:天价烟重返柜台,给监管部门提了个醒,尽管“四风”在面上有所收敛,但并没有绝迹,少数官员仍然存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念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廉洁研究与教育中心副主任杜治洲:中央持续狠抓落实八项规定精神和“四风”问题,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廉政政策执行氛围,为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廉政制度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严查“微腐败”盯紧扶贫领域违纪

  中央纪委每月通报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持续形成高压震慑,压缩基层腐败生存空间。同时,在中央纪委网站每月通报中,涉及扶贫领域的违纪问题占据多数,反映出扶贫领域违纪是群众身边腐败问题的重点领域。这一特点也印证此前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的严厉警告——“对胆敢向扶贫资金财物‘动奶酪’的严惩不贷”。

  舆论怎么看:

  《新京报》:规范扶贫项目建设的监管、厘清农村基层干部权力边界已成为当务之急。

  @隔壁wang老师:必须完善信息公开机制,下沉监管体系,让贪腐的蛀虫无处可藏。

  枪口对内严查“灯下黑”

  今年初,中央纪委推出纪录片《打铁还需自身硬》,曝光八名中纪委机关干部贪腐的典型,中央纪委“自曝家丑”彰显从严治理“灯下黑”的决心。中央纪委七次全会通过《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从制度层面回应“谁来监督纪委”这一难题。其后,中央巡视组原副部级巡视专员张化为成为首个落马的中央巡视组长,以及多位中央及地方纪检“老资格”被查,舆论认为这印证了王岐山书记撂出的狠话绝非空言——“对胆敢利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以案谋私的‘害群之马’,必须严加惩治,毫不留情”。

  舆论怎么看:

  《中国纪检监察报》:纪检机关清理好门户、解决好“灯下黑”问题是履行好职责的必要保障。

  @最多回忆:纪检监察机关首先要把自己摆进去,显微镜和探照灯对准自己,强化自我监督,坚决防止灯下黑,严防“权力出轨”。

责任编辑:初晓慧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暴走团老人被撞,我们应该幸灾乐祸吗
  • 丽江打女游客的流氓是否有保护伞?
  • 袁世凯为乾隆给香妃所建楼改名
  • 青春故事:有一种相遇不如不遇
  • 《我的前半生》简直是亦舒黑们的狂欢
  • 当你在选择一个人的时候,选择的是啥
  • 去新西兰南岛,不逛基督城市集就亏了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