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10月21日14:17 法制晚报

分享

  原标题:看法新闻调查京郊古墓之谜:很可能葬清代高官

图为:站在民房上俯瞰大宝顶 摄 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 崔毅飞图为:站在民房上俯瞰大宝顶 摄 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 崔毅飞

  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 崔毅飞)因墓主人的身份扑朔迷离、且古墓多次被盗,京西一处农家院内的硕大宝顶,挑动着人们的好奇心。

  北京市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刘卫东判断,体量如此硕大的宝顶,墓主人绝非寻常百姓,很可能是一位清代高官。

  古墓多次被盗,其余建筑消失

  上万村系北京市房山区青龙湖镇辖村。一座寻常的北方村庄,历史记载可追溯至明代,村内现存多处古墓遗址。

  2013年,北京园寝遗址调查保护团队成员马志璞在上万村找到这座“无名宝顶”。硕大的建筑体量,却无任何文字记载,为其披上了一层神秘面纱。

  近日,在马志璞的指引下,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来到上万村西北的聚居区。一座极普通的农家院建在北高南低的坡地上,透过菜园子的篱笆墙,体量硕大的馒头形宝顶隐约闯入视线,宝顶被民房和植物遮挡,看上去极为隐蔽。

  所谓宝顶,即陵墓地宫上面凸出的馒头形坟包,是用白灰、沙土、黄土掺和成“三合土”,一层一层夯实,又用糯米汤浇筑而成。历经岁月变迁,坚硬的表层已经斑驳不平,但整体轮廓尚且完好,宝顶下身还有砖砌裙墙。

  经测量,宝顶通高4米、底部直径6米。参照其硕大体量,可想与之匹配的坟院规模不会小。但其余建筑消失,更无任何碑记可寻,周围是现代民居,将宝顶团团包围。

  2014年夏天的一个雨夜,曾有一伙人对这座古墓进行盗挖,离开时回填盗洞。之后两天,村民浇地时,由于回填不实、盗洞突然下陷,出现了一个窟窿,但不知是否能直通古墓地宫。

  村子里年近九旬的唐以生老人回忆,上世纪40年代及更早,古墓多次被盗挖。1949年以后,经常有小孩在宝顶附近玩耍,发现过残缺的瓷碗和铜钱。但古墓主人究竟是谁,至今没有明确说法。

图为:大宝顶最近一次被盗挖是在2014年,红圈处即盗挖点位 摄 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 崔毅飞图为:大宝顶最近一次被盗挖是在2014年,红圈处即盗挖点位 摄 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 崔毅飞

  说法一 村民称其“穆家坟”

  在上万村,若打听宝顶,很容易把村民搞糊涂,但问及穆(音)家坟,多数人都能道出大致方位。

  “祖辈儿传下来的,就叫穆家坟。”唐金城已年过七旬,土生土长的上万村人。他告诉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这里是先有的坟院、后有的人家。过去坟院有门有墙,但早就给拆了,留下一个大坟头没人敢动……

  家住宝顶附近的王淑敏告诉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这墓主人是个当官带兵的,家里挺有钱”,但具体姓名出自哪个朝代,一概不知。打她记事起,从未见过有人来上坟。

  在《房山历代陵墓》、《房山区地名志》等书籍当中,涉及上万村的内容,均无穆家坟的记载,对于这座宝顶也只字未提。

图为:站在王淑敏家拍摄大宝顶,宝顶与民房相邻 摄 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 崔毅飞图为:站在王淑敏家拍摄大宝顶,宝顶与民房相邻 摄 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 崔毅飞

  说法二 朱家坟,墓地清末时曾被买卖

  宝顶西北侧是王凤荣家的宅院。王女士在收拾屋子时,曾发现一张120年前的“土地买卖文书”。她小心翼翼地将文书摊在茶几上,薄薄的宣纸已经绵软泛黄、满是褶皱,毛笔字谈不上工整美观,好在字迹清晰。解读其大意为:

  卖主名叫朱自旺,因为手头缺钱,将祖遗民地一处四亩,卖予王永旺名下,卖价文银十五两,立字为证,光绪二十三年(1897)。

  在此文书当中,虽对于坟地只字未提,但明示出来的土地四至,与坟地的范围基本吻合、并将宝顶囊括。买地人王永旺,正是王凤荣家的先辈,但卖地的朱姓人家,已经从上万村销声匿迹。

  卖地的朱自旺到底是什么人?和这座古墓有什么关系?他为何要卖掉坟地?

  王凤荣听老辈人说,卖地给她家的朱自旺是“看坟人”,朱家有两口人,死后就埋在她家院子的墙角处,老辈人还让他们盖房时注意避让。但这传说中的两个坟头,已经不复存在。

  北京市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刘卫东认为,土地买卖文书中包含了丰富的信息。首先存在看坟人,证明墓主人身世不凡。其次,卖地人的身份存在两种可能:一是如村民传说,受雇于主家的看坟户,随着墓主家的衰落,墓地归了看坟人;二是朱自旺就是墓主人的后代,因此不排除墓主人就姓朱。

图为:朱家和王家在进行土地交易时的买卖文书 摄 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 崔毅飞图为:朱家和王家在进行土地交易时的买卖文书 摄 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 崔毅飞

  说法三 清代克勤郡王晋祺之说

  和村里老辈人一样,28岁的唐胜也管这里叫穆家坟。但他经常见有文史学者来探访大宝顶,并称墓主人是清代“克勤郡王晋祺”。

  在民国《房山县志》中有确记载,清克王陵在北上万西,正是这座宝顶所在方位。上万村西,虽不止这一座宝顶,但却是现存体量最大的一座。结合史料记载,很容易让人将其和这位清代王爷联系到一起。

  冯其利所着《清代王爷坟》一书记载,光绪二十六年(1900),亲王衔克勤郡王晋祺薨逝,终年55岁。克王坟位于北上万村、又称西坟地,坟院内有大宝顶一座。但克王坟曾遭到大规模挖坟破坏,后被陆续拆除。记者注意到,书中并未将克勤郡王晋祺与现存这座宝顶扯上关系。按照书中所述,克王坟早已荡然无存。

  很遗憾的是,冯其利先生于2014年病逝。记者找到冯其利生前挚友,《京郊清代墓碑》作者杨海山。杨海山告诉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冯其利并非不知这座宝顶的存在,只是无法确定墓主人身份,因而未现于其着作中。

  1992年,他与冯其利造访上万村,虽未探究出墓主人是谁,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并非克勤郡王晋祺的宝顶。

图为:《法制晚报》2015年曾经报道,发现大宝顶并非克勤郡王晋祺的长眠之地 摄 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 崔毅飞  图为:《法制晚报》2015年曾经报道,发现大宝顶并非克勤郡王晋祺的长眠之地 摄 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 崔毅飞

  专家判断

  墓主人非同寻常? 宝顶下存有地宫

  就宝顶之谜,北京市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刘卫东判断,此宝顶的外形具备明显的清代特征。清代等级制度严格,建造如此之大的宝顶,绝非普通富户,很可能是位王爷或大臣。但关于墓主人的身份,仅凭村民的传说或者文献记载,无法做出结论。揭开墓主人的身份,只能寄期望于有墓碑等文字性的东西出现。

图为:马志璞在宝顶进行探访 摄 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 崔毅飞图为:马志璞在宝顶进行探访 摄 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 崔毅飞

  刘卫东指出,在宝顶下方8-10米,很可能还有地宫存在,也不排除碑刻被掩埋在附近,答案或许就藏在地下。但现在提倡保护,不能轻易发掘。他认为,即便墓主人信息缺失,但宝顶本身具备很高的历史价值,建议官方进行登记保护,给宝顶一个合法的文物身份。

  记者发现,在文物部门历次公布的文物普查名单中,均未登记这座大宝顶。为此,北京园寝遗址调查保护团队的马志璞已向房山区文化委员会递交《不可移动文物认定申请表》。

责任编辑:张玉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他开车带九旬母亲游历大西北(图)
  • 拳馆让小偷上拳台挨打,与私刑何异
  • 大唐名将盗墓,被宦官逼向皇帝反省
  • 散文:人生路上的真相和秘密无从知晓
  • 《大话西游》又翻拍!新版紫霞很可爱
  • 嘴碎,是你对我最大的恶意!
  • 日本只去东京大阪?那你真是太不会玩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