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女生拍南京大屠杀主题片 纪念“华小姐”

留美女生拍南京大屠杀主题片 纪念“华小姐”
2017年12月12日 23:59 新京报

  在《金陵止戈人》导演骆翼云看来,世界范围内,之所以一提起二战轴心国罪行,很多人就会自然而然想起犹太人,是因为大量文艺作品在反复提醒、叙述历史。骆翼云说,拍摄这样一段短片,希望唤起更多人的历史记忆,通过文艺作品表现中国人在二战中所受的苦难。

留美女生骆翼云,她导演的短片作品《金陵止戈人》入围国际艾美奖青年创意组评奖,并最终获得“女性和平使者”单元最高奖。受访者供图  留美女生骆翼云,她导演的短片作品《金陵止戈人》入围国际艾美奖青年创意组评奖,并最终获得“女性和平使者”单元最高奖。受访者供图

  文|新京报记者王煜 编辑|苏晓明

  校对|王心

  ?本文约2515字,阅读全文约需5分钟

  一部名为《金陵止戈人》的短片,在纽约国际艾美奖颁奖典礼上,讲出一段尘封80年,来自中国的故事。

  今年11月22日,《金陵止戈人》入围国际艾美奖青年创意组评奖,并最终在两百多部入围短片中突围,获得“女性和平使者”单元最高奖。短片时长仅有1分钟,表达对抗日战争期间,庇护万余名中国妇女儿童的美国教工魏特琳(华小姐)的纪念。

  短片导演骆翼云,1991年出生于南京,留美已经是第7年。骆翼云说,短片创意来自外婆的亲身经历,希望通过拍摄类似短片,发出属于中国人的声音。

  90后女生获美国影视行业最高奖

  获奖短片《金陵止戈人》,开头讲述了一名中国女生,获得一个前往伊拉克做志愿者的机会,并为此做出包括练习口语等在内的准备工作。直到短片快要结尾时,画面转至南京大屠杀期间的历史影像,字幕出现“纪念明妮?魏特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她在南京拯救了1万名难民”中英文字样。

  获奖短片《金陵止戈人》 。

  国际艾美奖,是艾美奖的一个分支,1948年由美国电视艺术与科学学院创立,是美国本土影视行业最高奖,面向全球除美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今年,国际艾美奖向全世界18至30岁的青年导演征集1分钟短片,主题为“女性和平使者(female peacemaker)”。

  《金陵止戈人》的导演,是90后留美女生骆翼云。她说,短片拍摄灵感,来自外婆的长期熏陶。“魏特琳所救中国难民中,就有我的外婆。”在短片中,骆翼云使用了南京人更为熟悉的名字——“华小姐”。

  作为南京大屠杀的重要见证人,“华小姐”将所见所闻记录到日记中,战后成为指证日本战犯的重要证据。1938年,中国政府授予魏特琳采玉勋章,这是当时嘉奖外国侨民的最高荣誉。

  明妮·魏特琳(Minnie Vautrin),1937年,南京沦陷后,金陵女子大学成为收容妇女姓难民的庇护所,魏特琳成为难民所的负责人。

  “华小姐”曾庇护万余名妇女儿童

  骆翼云短片中的主人公“华小姐”,是指很多老一辈南京人心目中的救命恩人,原金陵女子大学工作人员魏特琳。

  明妮·魏特琳(Minnie Vautrin),中文名华群,1886年9月27日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1912年初,魏特琳来到中国,创办合肥三青女子中学。1919年,魏特琳来到南京金陵女子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微博)前身),掌管校务,并筹建新校园。

  1937年,南京沦陷后,金陵女子大学成为专门收容妇女姓难民的庇护所,魏特琳也成为难民所的负责人。魏特琳一面组织校内教职员工巡逻,一面请来在“国际安全区”服务的外籍男士轮流守夜。期间,日军冲击金陵女大校园,魏特琳受到打耳光、刺刀威胁,但她四次拒绝美国大使馆撤离要求,坚守校园,保护了超过1万名中国妇女儿童。

  魏特琳去世后,葬于美国密歇根州,墓碑上雕刻金陵女大平面图,并加刻“金陵永生”四个字。在南京,魏特琳被很多老一辈人称为“华小姐”,其雕像至今仍矗立南京师范大学校园内。

南师大校园内,魏特琳纪念雕塑。图片来自网络南师大校园内,魏特琳纪念雕塑。图片来自网络

  对话骆翼云:

  体现国际志愿者精神在延续

  剥洋葱:短片是为申请奖项而拍摄?

  骆翼云:看到今年国际艾美奖青年创意组评奖里面,主题是“女性和平使者”,当时一下子就想起小时候常听外婆提到,救了很多南京人的“华小姐”(魏特琳)。我本科是学金融相关专业的,后来读研转到电影专业,所以就打算拍摄一部片子,参与到申请中。

  剥洋葱:为什么会选择“华小姐”(魏特琳)为主人公?

  骆翼云:魏特琳是南京人心中,真正的“女性和平使者”。我从小在南京长大,精神上也受到“华小姐”故事的感染。在拍摄短片时,采用了一种类似类比手法,片中的中国女生年龄设定在20出头,要去伊拉克做志愿者。实际上,“华小姐”也是20多岁在美国读书时,来到中国做志愿者,有一层隐喻的含义,表现出这种国际志愿者精神在延续。

  剥洋葱:拍摄的过程是怎么样的?

  骆翼云:剧本是我和朋友一起写的,写了一个晚上,采访了一些在世界各地做志愿者的朋友,做志愿者前需要做哪些准备,体现出真实性。拍摄器材就是我的Iphone5手机和自拍杆,演员都没有要片酬,大家免费帮忙,靠着“一腔热血”在干活。拍了一天左右,剪了一个多月。制作总成本大概是一百多美元。

  剥洋葱:剪辑时对短片表现形式有什么要求?

  骆翼云:剪辑过程反反复复,从8月份到9月底,总的方向是要建立一个完整的逻辑。剪了很多版本,也让一些国内外的朋友看,然后收集反馈意见,最终留下印象最深刻的画面。最终的这个版本,是结尾最震撼,也是大家最能接受的。

  骆翼云在纽约国际艾美奖颁奖典礼上。

  用青年人视角传承历史

  剥洋葱:为什么短片直到结尾才点出主人公“华小姐”?

  骆翼云:采用这样的叙事手法,主要考虑到电影的表现手法问题。其实说到“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相关的影像资料比较多,此前也有一些影片有所表现。但是,对于绝大部分国外观众来说,这段历史还是一片空白。怎么去填补这段空白,让中外观众都觉得短片有趣而又有教育意义?如果平铺直叙,不能体现青年人新的视角。

  对于国外观众来说,影片要能够被接受,一定要体现出具体的人。因此,短片采取了国外观众更熟悉的叙事模式,从当下发生的故事入手,一点点代入情境中。

  剥洋葱:这样的叙事方式更能被国外观众接受?

  骆翼云:是的,主要是观众的代入感更强,而且是从年轻人的角度,来讲这个故事和一段历史。影片叙事节奏,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像是牵着你的手往里走。在回访一些国外观众时,也是普遍反馈,这样的模式更容易被接受。

  剥洋葱:在你看来,这部短片价值何在?

  骆翼云:对于一个青年来说,思考更多的是,当年的这场战争,给现代社会,给当代青年留下了什么印记。实际上,在当今社会,不仅仅是美国人,包括在美的中国人也不知道“华小姐”,对南京大屠杀这个历史事件不了解。很多人一说起二战的苦难,就会想起犹太人。为什么?因为《辛德勒名单》等等这些文艺作品,在反复叙述,一直在提醒世人。相比之下,中国人在二战间所受到的苦难,在文艺作品表现领域是相对不足的。

  剥洋葱:所以这部短片只是一个开始?

  骆翼云:是的,所以得奖之后,对我来说,反思要比欣喜要大很多。这部短片获奖,只是一小步,中国人向全世界宣讲历史、传递对和平的向往,以及奋斗价值观的很小一步。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青年走到世界舞台上去,我们从上一代传承历史,走出历史的伤痛,最终回馈历史,以更积极的姿态,去介入到国际事务中。

  点击进入专题

  相关新闻

  80年前南京防空警报响起 蒋介石做了这样的决定

  媒体:戳穿日本右翼否认南京大屠杀的五大谎言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今举行 幸存者已不足百人

  人民日报社论:不忘历史 矢志复兴

  日本前首相人民日报撰文:以史为鉴 才能面向未来

  日本民间南京大屠杀研究者小野贤二:我与时间赛跑

  人民日报钟声:国行公祭 为佑世界和平

  人民日报评论员:国家公祭日构筑民族记忆共同体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原馆长:公祭中汲取力量

责任编辑:刘德宾 SN222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