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红星独家|两只刷屏的猴子让克隆人变为现实?科学家:没任何兴趣克隆人
北京时间2018年1月25日,国际生物领域顶级期刊《细胞》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家成功克隆出两只食蟹猴的研究文章,这是世界首例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诞生的灵长类动物。
中国科学院24小时内分别在北京和上海连开两场新闻发布会,其中第一场从1月24日下午一直开到晚上,有科技行业记者称“多年未遇此盛况。”在互联网上,相关消息被多次转发,有人再次发出“克隆人时代已到来”的惊呼。
红星新闻1月25日下午出席了中国科学院在上海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并对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院士和项目负责人孙强博士进行了采访。
“克隆猴的出现说明所有灵长类动物克隆在技术上已经打通,人类自然也属于灵长类动物的一种。但我们并没有任何兴趣去做这件事,相关的伦理规范也不允许我们去做。”面对网上沸沸扬扬的舆论,蒲慕明院士这样说。
红星独家对话
为何选择食蟹猴进行克隆?
红星新闻:很多报道都提到克隆猴子作为人类近亲的科研意义和价值,作为灵长类动物的尝试,为什么选择了食蟹猴,而没有选择与人类亲缘关系更近的动物,比如黑猩猩来进行?
孙强:这个首先是由实验动物的性质决定的,我们的猴子不是野外抓的,必须有一定的饲养规模。像食蟹猴和恒河猴都是实验灵长类动物的代表,因为食蟹猴全年可生殖的特点,我们最终选了食蟹猴。至于黑猩猩,在巴斯德试验狂犬病疫苗的时代还用过,但现在已经没有再用了,可以说是历史的原因。
蒲慕明:猕猴是现在唯一能做为实验动物的灵长类,包括黑猩猩在内的全部猿类都是保护动物。我们做实验需要有繁殖场这些条件。
克隆人?没兴趣,不允许
红星新闻:您刚才提到,克隆猴的出现说明所有灵长类动物克隆在技术手段上已经打通,那么未来是否会出现克隆人这样的问题呢?
蒲慕明:很多人都提到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自己没有任何兴趣去做克隆人的事情,我们做克隆猴是有科研、医疗这种现实意义的,但克隆人没有,而且国家的伦理和法律也不允许。还是希望大家抱着积极乐观的心态来看待新技术。
关于克隆的伦理问题
红星新闻:您之前提到,“在世界上任何地方使用非人灵长类动物进行研究,都有赖于科学家遵循严格的道德准则。”您如何看待克隆技术面对的伦理问题?
蒲慕明:首先从动物伦理的角度讲,每年中国要出口几万只猕猴给国外的大型生物和制药公司用于科学研究,原因就是自然繁育条件下产生的个体差异很大,不易控制变量,需要大量反复的实验。而使用克隆猴可以大大减少实验动物的数量,这一点毫无疑问是有利的。
另外,比如金丝猴种群的数量很少,很濒危,是不是可以利用这项技术来扩大他们的种群规模,这个我觉得也可以尝试和探讨。国家对于干细胞等方面的实验也有明确规定,但如果说有没有具体的一个伦理标准,我认为还有待整个科学界来探讨。
此外,在发布会上,蒲慕明院士称通过体细胞克隆,猕猴可以实现快速制备和体外基因编辑,从而成为真正有用的动物模型。
他以美国Jackson laboratory公司举例,其建立于1929年,是世界上最大的模式动物研发基地和销售公司,为国际生物医学界培养7000多种基因编辑小鼠品种。他希望未来在上海,能建立与之类似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研发基地和产业链。
红星新闻记者丨董冀宁 上海摄影报道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推荐新闻
- 【 新闻 】 宋祖英赵本山刘翔未连任政协委员
- 【 军事 】 美战舰刚闯南海为何就被中国海军定位
- 【 财经 】 中国多少富豪拥有了私人飞机?
- 【 体育 】 曝快船与火箭商讨大C交易!火箭为一人...
- 【 娱乐 】 宋承宪刘亦菲恋情公开2年半后分手
- 【 科技 】 2017科技风云榜颁奖盛典举行
- 【 教育 】 18岁留学女儿卷走父母320万积蓄挥霍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