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新京报:郭树清再任职央行 “超级央行”呼之欲出?

新京报:郭树清再任职央行 “超级央行”呼之欲出?
2018年03月28日 02:11 新京报

  原标题:郭树清再任职央行 “超级央行”呼之欲出?  

  新京报讯 (记者宓迪 侯润芳)金融监管机构改革及人事调整大幕已拉开。

  根据央行网站披露,3月26日下午,央行召开干部大会。中央组织部有关负责人宣布了中央关于人民银行主要领导同志职务调整的决定。现年60岁的易纲出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党委副书记;现年61岁的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主席郭树清,兼任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副行长。

  这一决定也被认为打破了此前央行由同一人兼任行长、党委书记的惯例。

  而在3月21日,郭树清已被任命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党委书记。有专家分析称,这样的人事安排将有助于央行与银保监系统的金融监管协调,更有利于统筹监管。

  有利于发挥“超级央行”职能

  事实上,郭树清和易纲在央行工作已有交集。2001年3月至2005年3月,郭树清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党委委员,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而从1997年开始,易纲一直在央行工作,从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副秘书长做起,在2004年7月开始担任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行长助理之职。

  易纲表态,全面担负和履行行长职责,和树清书记与党委成员精诚团结,凝聚全行合力,共同开创人民银行工作新局面。郭树清当天也表示,全力支持易纲同志履行行长职责……和全行同志一起共同应对挑战。

  未来两人的分工可能是怎样的?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认为,郭树清担任党委书记,可能在党务工作、监管协调等方面做工作,这也有利于易纲更有精力做好货币政策、外汇等方面的工作。

  郭田勇还认为,这一安排打破了以往的惯例,主要出于两方面的考虑。“第一,此次机构改革,央行增加了比较多的职能,以统筹整个金融(监管)。郭树清同时担任央行党委书记,央行领导班子会更强大一些,有利于央行职能的实现,或者说未来可以更好发挥‘超级央行’的职能;第二,在宏观审慎监管上,未来央行和两会之间的协调比较多,郭树清的职位安排也有利于这方面的工作。”

  有业内人士评价,作为拥有丰富的金融系统和地方工作经历的官员,郭树清有望和央行同僚们一起,继续扛起中国金融改革和防控金融风险的重任。而中国的金融和银行体系改革是中国经济下一步转型的重大关键。

  推动协调监管,提高监管效率

  其实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早已箭在弦上。

  早在去年两会,就有人大代表在议案中指出,应该理顺影响金融安全运行的监管体制,下决心改革当前各控一域的金融监管体制,尽早解决信息分割、功能分离、决策各异的局面,提升监管效能,防止单体风险演化为系统性风险,防止单一领域风险演化成全局性风险。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出现了“强化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内容表述。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对新京报记者评论,这样的人事安排将有助于央行与银保监系统的金融监管协调,更有利于统筹监管。

  事实上,此前郭树清已是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其中的一员,而在主政银监会期间,同央行的沟通也是他的主要工作之一。

  在郭树清履新央行之前,央行与银保监系统之间也一直需要沟通与合作。

  “我们刚出台了一个商业银行补充资本的指导意见,首先,我们向党中央、国务院和金融委报告,再就是与央行、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充分协调,我们除了日常电话无数次沟通之外,关键是还要多次去他们的单位听取他们的意见。我记得我们把初稿给他们,来来回回至少经历4-5次磨合,反复斟酌和修改。”曾有银监系统人士2018年初对新京报记者指出。

  而郭树清再回央行兼任党委书记、副行长,无疑将提高沟通与监管效率。

  避免留下监管空白,又防止政策叠加

  而在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看来,这一安排体现了平衡的配置。“可以建立宏观审慎和微观审慎之间顺畅的沟通信息共享机制,避免留下监管空白,同时解决以往政策叠加的问题。”

  哪些领域是金融协调监管的重点?周小川曾在2017年G30国际银行业研讨会上指出,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决定成立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未来将重点关注影子银行、资产管理行业、互联网金融、金融控股公司四大方面的问题。

  ■ 人物

  学者型官员“郭旋风”:屡掀改革风暴

  时隔13年,郭树清再次回到中国人民银行。

  13年期间,郭树清先后担任建行董事长兼党委书记、证监会主席兼党委书记、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银监会主席兼党委书记。

  “他最早在国务院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工作,后来在金融机构、监管机构、地方政府等多个岗位历练,从经历的丰富性来说,可以说‘无出其右’。”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经济学家评价。

  而在每一个岗位,郭树清都展现出雷厉风行且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而被市场人士称之为“郭旋风”。

  这位拥有丰富的金融系统和地方工作经历的官员,在新的职位上又将交出怎样的一份答卷?但毋庸置疑的是,郭树清将和他的同僚们一起,继续扛起中国金融改革和防控金融风险的大旗。

  学者郭树清

  告诫学生“老老实实做人、做事、做学问”

  和央行行长易纲一样,郭树清同样是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大学生。郭树清曾在四子王旗红格尔公社插过队,1978年考上了南开大学。毕业后,郭树清到了中国社科院攻读研究生。

  虽然一开始主攻哲学和马列主义,但进入国务院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工作后,郭树清逐步显露了他在经济治理方面的才能,历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证监会主席等要职。

  但在大多数媒体眼中,郭树清算是一个“学者型官员”,这一称号来自于他在经济学的成就——郭树清曾两度获得“孙冶方经济学奖”(这个奖项堪比经济学界的“奥斯卡”)。在其担任建行董事长期间,郭树清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风险和转型方向多有论述,以至于执掌证监会后,有人买来其著作,期望能看到新主席关于改革的“蛛丝马迹”。

  据不完全统计,1980年以来,郭树清在相关研究领域发表论文、文章300余篇,出版著作14部。

  他的学生至今对其博士论文颇为推崇。“我第一次读到郭老师的《模式的变革和变革的模式》时,还不是他的学生,当时就很受用,至今我觉得这是我读过的最好的博士论文。”这位学生多次向新京报记者强调,其作出的评价并不出于郭树清是其老师。

  包括上述郭树清的学生在内,多位采访对象眼中的郭树清也有着学者的风范——平易近人、儒雅风趣。

  北师大教授钟伟曾对新京报记者表示,有一次开会,会场比较小,郭树清没有往第一排坐,而是“很自然地坐在最后一排”。郭树清跟学者交往时,发言神色温和,讲起话来条理清楚、言语简洁明了。

  “他没有一点官架子,也常和学生开玩笑。”上述郭树清的学生向新京报记者表示,彼时老师郭树清担任央行副行长。“他曾告诫我和师兄说,‘老老实实做人、老老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学问’。”

  这位学生印象很深的另一个细节是,郭树清更像非典型官员。

  改革者郭树清

  多个工作岗位掀起“郭氏旋风”

  与温和、儒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郭树清开明而凌厉的改革派形象。

  2011年10月,郭树清接替尚福林出任证监会主席。上任初期,他便在资本市场连烧“三把火”——接连推出完善上市公司分红政策、创业板的退市制度及打击内幕交易三大措施,在市场造成轰动。

  在严打内幕交易方面,郭树清有句名言:“小偷从菜市场偷一棵白菜,人们都会义愤填膺;但是若有人把手伸进成千上万股民的钱包,却常常不会引起人们的重视。这就是内幕交易的实质,也是防范和打击这种犯罪活动的困难之所在。”

  虽然担任证监会主席仅有506天,但郭树清提出的各项制度调整政策达70项,相当于每周推出一个新政,郭树清也被外界视为“金融改革家”。

  2013年8月,郭树清担任山东省省长不足5个月。在他的主导下,山东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全省金融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被业界解读为“山东金改22条”。“山东金改22条”也被业内视为“郭树清山东金改”的开端。

  2017年,郭树清履新银监会主席。这一年,也被金融业内称为“史上最强监管年”。

  银监会数据显示,2017年,银监系统共作出行政处罚决定3452件,其中处罚机构1877家,罚没29.32亿元,这一罚款数额是2016年的10倍;处罚责任人员1547名,其中罚款合计3759.4万元,对270名相关责任人取消一定期限直至终身银行业从业和高管任职资格。除此,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问责处理共计16.7万人次。

  “他既是严谨的学者,也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有见识、也有魄力和胆量。”在国内一位经济学家看来,郭树清是有改革情怀的官员。

  新京报记者 侯润芳 实习生 杨婷

责任编辑:张岩

郭树清央行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