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军人退役迎来新选择 谁来“吃螃蟹”?

军人退役迎来新选择 谁来“吃螃蟹”?
2018年05月05日 07:58 北京青年报

  原标题:军人退役迎来新选择,谁来“吃螃蟹”?

  撰文 | 李岩

  退役军人事务部于上个月挂牌,这个部门的组建运行预示了军人退役工作进入新阶段。

  政知见(微信ID:bqzhengzhiju)注意到,实际上早于上述部门的成立,军人退役方式就已经出现了新的选择。

  去年底,《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进行了修改并重新颁布施行。和原版对比来看,新版本针对文职人员的补充渠道进行了修改。

  正如军报刊文指出,“2018年,是全军现役干部转改文职人员的开局之年。”

  文职人员终于明确身份

  国际范围来看,大量使用文职人员是现代军队的通行做法,一些发达国家的军队里,文职人员数量规模一般达到现役员额的一半以上。拿美国举例,其国防部部长、副部长按规定都必须由非现役人员担任。有专家指出,文职人员制度有利于涉军岗位的精细化分工。

△退出现役后就任美国防长的马蒂斯着常服出席外事活动△退出现役后就任美国防长的马蒂斯着常服出席外事活动

  那么在我国,文职人员是指哪些人?

  文章开头所提《条例》中明确,文职人员是指从事管理工作和专业技术工作的不直接参与作战人员,是军队人员的组成部分,但不属于现役人员。专家指出,《条例》修订前我国对文职人员并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位,这使得此前的文职人员社会地位有所缺失。

  军改前,国防大学教授公方彬曾介绍称,军队有军籍的干部分两种,一种是“军职干部”,像部队的指挥官、军官;另一种是“文职军官”,如出版界、技术领域的军队干部,他们属于现役但不授予军衔。而文职人员,虽然和文职军官的指责相差无几,但其并非现役人员。政知君注意到,通过修订条例,此前的文职军官、文职人员实现并轨。这次改革后,军队人员分类调整为军官、士官、义务兵、文职人员四个基本类别。

△此前文职军官肩章△此前文职军官肩章

  为啥要进行调整?军方解读称,改革后文职人员将承担起日益繁重的技术创新、勤务保障等非战斗任务,大批现役人员可以从这些岗位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提高军事职业素养。同时,此举也有利于提高文职人员队伍建设标准和专业水平。

  此外,政知君还注意到,文职人员队伍本身的分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文职岗位分为专业技术岗位和非专业技术岗。而现在除了专业技术岗,还专门提出设立“管理岗位”,其级别最高可到副部级。

  转改文职成为退役新选择

  可以看出,明确文职人员身份定位、增设管理岗位等,为现役人员转改文职人员“铺好了路”。这并非政知见(微信ID:bqzhengzhiju)臆测,对比新老两个版本的《条例》,人员补充渠道修订后新增“现役军人转改”。

  官方解读同样肯定了如上的分析:“转改文职人员是军队干部退役安置的新途径和文职人员补充的新路子。”另外,国防部新闻局局长、发言人吴谦还证实,现役军人转改文职人员,主要适用从符合退役条件且拟作退役安置的现役军人选拔文职人员。

  有意思的是,政知君注意到,当转改文职最开始和退役联系在一起时,引发的竟是谣言和恐慌。两年多前,军改方案公布不久,有传言称一些单位干部退役后一律改为文职人员,不再允许转业或自主择业。

  对此,2016年3月14日中国军网登载消息辟谣称:

  实行计划分配与自主择业相结合的转业安置方式,是军转安置制度改革的重要成果,多年实践证明是符合实际的,今后仍将是退役干部安置的重要方式。

  一名从原38军退役的转业干部告诉政知君,当时大家之所以恐慌,主要还是担心转改文职人员后得不到相应的待遇保障和身份认同。报道显示,湖北省军区去年底在全区干部中做了一次思想摸底:全区有明确转改文职人员意愿的仅占任务总数的15%。

  那么相比已有的两种主要转业安置方式,转改文职人员究竟有什么优劣?这个账,还是要从《条例》算起。

  新旧选择孰优孰劣?

  根据《现役军官法》,拟退役人员的安置细则可以查阅到十分详细的规定,简单总结下可以这样理解:

  计划分配的军队转业干部由党委、政府负责安排工作和职务,享受所在单位相应人员工资待遇

  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由政府协助就业,按规定享受退役金并定期增加

  其中,计划分配方式的优点在于工作岗位、职务有保证,相对而言社会地位更高。但相对来说,问题可能是分配的工作与个人预期有差距,且工作时间相对固定。相较之下,自主择业虽然需要自己重新找工作或创业,但同时享有按月发放的退役金这一保底“铁饭碗”,找到工作后相当于享有双份收入。

  上述两种既有的安置方式下,地方待遇标准的高低对转业干部的选择影响很大。根据政策,浙江正团职自主择业军转干部月平均退役金为 8700 元左右,而相应的,当地正处级公务员月平均收入为 1.1 万多元。政知君发现,这两个数字在其他省份,更多是颠倒过来的。因此,即便创业环境良好,浙江省却是自主择业人数最少和比例最低的省份。

  回到讨论的主角,转改文职的待遇政策如何?

  政知君注意到,新《条例》对于待遇保障的修订遵循这样的总体思路:文职人员待遇高于地方同类人员、具有比较优势。在工资待遇方面,新《条例》取消了以往的属地化政策,改以现役军官为参照系,军队建立统一的文职人员工资制度。此外,在探亲休假、子女入托等普惠性福利方面,文职人员与现役军官同等享受。

  不过,即便与地方同类人员相比具有比较优势,文职人员毕竟需要在军事单位任职,因此其管理相对而言也会更严格一些。另外,有媒体也指出这样的安置方式无法解决“两地分居”的现状,还需相应的配偶安置政策。

  首批“吃螃蟹”的人有“福利”

  2018年已经过去近半,在这样一个转改文职元年,政策落实情况如何?军报刊发了不止一篇纪实。

  其中,上文提到起初转改意愿很低的湖北省军区引起了政知见(微信ID:bqzhengzhiju)的注意。“截至2月底,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分配该省军区的现役干部转改文职人员指标任务全部完成,是今年全军第一批完成预定计划的省军区。”

  湖北省军区究竟是如何扭转局面的?

  军报刊文透露,待遇是否有保障以及将来的晋升空间问题,是多数持观望态度的军官担忧所在。

  面对质疑,湖北省军区的做法是“让首批‘吃螃蟹’的人不吃亏”。

  “正向激励,这是给予首批转改人员的特殊举措。”该省军区政治工作局主任黄明村说,他们在符合政策规定的前提下,提出首批转改人员优先晋升岗位等级、优先协调异地转改和落户等激励措施。政知君了解到,湖北省军区机关拿出不少于三分之一的处级岗位、五分之一的科级岗位,军分区(警备区)拿出不少于三分之一的机关和城区人武部岗位,优先选拔符合安置条件的首批转改干部。在文职人员岗位编制空缺情况下,择优从符合晋升岗位等级基本条件的首批转改对象中选拔。

△现役转改文职人员熊成臣(右三)展示转改申请书。△现役转改文职人员熊成臣(右三)展示转改申请书。

  不过,首批转改人员中,并非都因为待遇优厚选择留下。

  十堰军分区正营职助理员索磊是后勤战线的老兵,早在2014年就被列入副团职后备干部,但由于改革期间干部冻结,终因超龄未能提拔使用。最终,他放弃了待遇更好的自主择业选择转改文职留在部队。他自己的解释是:“24年的从军生涯,最难以割舍的是对部队的感情。如果能够如愿长久在部队干下去,即便脱了军装也是一种幸福。”

  资料 | 中国军网 解放军报 澎湃

  校对 | 李喆

责任编辑:霍宇昂

条例文职退役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