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白山黑水的记忆--再现抗联历史专题 > 正文

抗日旧址踏访:走进大罗勒密地区抗联密营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5日15:37 生活报
抗日旧址踏访:走进大罗勒密地区抗联密营

图为抗联物资贮藏洞遗址。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7月1日,党的生日。记者随抗联老战士李敏、赵尚志将军的侄女赵战利及东北抗联精神宣传队队员一行人走入方正县革命老区“红色旅游”抗联遗址——大罗密河镇。

  据《方正县志》记载:抗联四军于1935年进入大罗勒密地区。四军军部及卫生队在军长李延禄率领下,从四军三团的密营——勃利县青龙沟、经依兰到达方正县东部地区陈家亮子。四军在陈家亮子一带建立军部密营和被服厂,并在陈家亮子周围建设起游击根据地。
1936年,赵尚志领导的抗联三军也来到此地,与四军的游击区连成了一片。此后,三、四军留守部队为了长期抗日的需要,在大罗密以南的张广才岭群山以及紧靠敌占区的大罗勒密河畔,建立了多处军事密营和情报联络站。在抗战期间,这些密营和联络站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1日,在方正县大罗密河镇大罗勒密河漂流起点处,记者看到了经过修复的东北抗联三、四军留守部队在此建立的抗联密洞。据大罗密镇地方志编撰者郭相声介绍,这几栋低矮的草房就是当年四军利用放木工人身份建立的密营,它们形成了一条由敌占区到游击区一条龙的军需输送线。

  中午,身着军装的抗联老战士李敏及抗联精神宣传队队员在密营遗址前高唱抗日歌曲,然后进入低矮潮湿的草房吃午饭,重温当年抗联的战斗时光。

  随即,记者在大罗密河镇小姑娘张景媛的带领下去寻访抗联密洞——军需物资贮备洞。贮备洞位于大罗勒密河漂流终点处花鸡公山,当年是掩于地下的地洞,并未暴露在外。记者拨着荆棘,在一路色彩鲜艳的旗帜的指引,走进了掩映在深山里的密洞。

  据张景媛介绍,大罗密河镇的老人都知道,1936年开始,敌占区的我党地下人员筹集的军需物资首先由渡口运送至最易于隐蔽的花鸡公山上,再由那里分批往河的上游输送,上游密营将这些物资贮藏,然后转运到山里。从孩提时代开始,她就经常和小伙伴们到密洞寻找抗联英雄的印迹。

  她说,在密洞口能找到很多照明的蜡烛,都是来过密洞的人留下的。

  果然,记者在洞口的草丛里找到了一小截燃剩下的蜡烛,点燃后,借着微弱的烛光,进入了山洞。山洞里有一些当年抗联战士用过的石桌、石椅和石凳。

  据方正县宣传部王部长介绍,自从抗联密营和密洞遗址被修复后,这里也变成了红色旅游基地。

  当天,健在的抗联老战士们还在“百战英名惊敌胆,一腔热血荐中华”的巨大条幅上集体签名。本报记者 何兴丽 文/摄

  相关专题:白山黑水的记忆--再现抗联历史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