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郑州晚报《独家责任》专题 > 正文

河南地坑院面临绝迹危险 政府加大力度进行拯救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2日10:18 郑州晚报
河南地坑院面临绝迹危险政府加大力度进行拯救

“地下村落”庙上村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河南地坑院面临绝迹危险政府加大力度进行拯救

俯视地坑院


河南地坑院面临绝迹危险政府加大力度进行拯救

俯视地坑院


  核心提示:“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境内有着上百个这样的地下村落,村民们在平地上挖出一个深达6至7米左右的长方形或正方形深坑,然后再在坑的四壁凿挖8至12孔窑洞居住,在当地被称为地坑院,也叫天井院,在全国是独有的建筑方式,是民居史上的一大奇观。但近几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在“退宅还田”的土地政策推行下,许多地坑院被废弃、填埋,每年以数百座的速度消失。庆幸的是,地坑院被列入了河南省十大抢救工程和十大民俗经典。7月10日,《郑州晚报》独家责任记者赴三门峡
进行了深入采访。

  张石固一家的地坑院

  张石固所在的三门峡市陕县西张庄镇庙上村,是地坑院保存较为完整的村庄。他说,他所住的地坑院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已经住了四代人。

  在张石固的带领下,一行人向村东头他家方向走。但奇怪的是却并没有看到房屋。正走间,张石固突然指着一棵只露着树尖的树说,那个地方就是他的家。

  走近看,树就栽在他家地坑院内的偏西北位置,地坑院呈长方形,东西略长,南北稍短,院落大约有100多个平方。地坑院上方周围的地面很平坦,没有任何植物和树木生长,显然被平整和碾压过。地坑院与地面的四周砌一圈青砖青瓦房檐,用于排雨水,房檐上砌有高30厘米的拦马墙,在通往坑底的通道四周同样也做有这样的拦马墙。

  正在四处张望寻找地坑院的出口时,张石固扯了扯记者的衣服,示意向北走。大约距地坑院边缘10多米的地方有一个用青砖砌的通道,地坑院就是由这条铺着青砖的弧形斜坡通道通向地面。当顺着通道口拾阶而下,接近院落时,在通道的一侧挖有一个窑洞,洞内有一口深水井,井上架有一把轱辘。

  张石固介绍,原来他们一家及其家里养的禽畜喝的都是这口井里的水。但现在已经基本废弃,自来水管已架入地坑院内。

  从门洞进入院落,眼前豁然开朗,长方形的院落院落四周是砖砌的地面,非常地整洁。院落的中心地带比四周大约低30厘米,中间偏西位置种着一棵高大而枝繁叶茂的梨树,中间是一个小花坛,大朵大朵的红花已经娇艳地开放。

  整个院落,包括门洞在内,有12孔窑洞,按照窑洞功能分为主窑、客窑、厨窑、牲口窑、茅厕等。进入窑内,感觉特别地凉爽,每个窑洞都有七八米深,窑顶呈穹形,有几孔窑还设有砖砌的炕床。

  地坑院传承着千年文化

  据三门峡市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三门峡市群艺馆馆长员更厚说,最早形成文字向世界介绍中国地坑院的是德国人鲁道夫斯基,他在他的《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一书中称这种窑洞建筑为“大胆的创作、洗练的手法、抽象的语言、严密的造型”,地坑院因此闻名中外。

  员更厚的老家就在西张村镇,参加工作前也一直生活在地坑院内,对地坑院有着深厚的感情,对地坑院也进行了多年的研究。他介绍,地坑院也叫天井院,起源于人类早期穴居,距今已有约4000年的历史,一度是我国黄土丘陵地区较普遍的一种民居形式,特别在豫西、晋南、渭北、陇东尤为集中。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穴居”地坑院仅在河南省三门峡境内保存较好,至今仍有100多个地下村落、近万座天井院,依然保持着“见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的奇妙地下村庄景象,其中较早的院子有200多年的历史,住了六代人。

  在最近二十年内,许多专家也纷纷到三门峡考察地坑院,在考察后他们认为,地坑院作为古代穴居方式的遗存,有着较高的历史学、建筑学、地质学和社会学价值。

  “虽然在建筑过程中,虽然没有建筑师,但这种建筑非常地科学。 ”员更厚举例说,为了防止下雨时,水灌入窑洞,在地坑院中间都挖有1个或2个渗井,一般有七八米深,井口直径一米左右,底层铺有50公分厚的炉渣,供存渗雨水之用。为了防止地坑院四周的积水流入院内,四周都砌有拦马墙,拦马墙的另一个作用是防止有儿童掉入地坑院内。。为了防止雨水渗漏,窑顶还要在雨天后碾压平整,同时村民们还可当作打谷晒粮的“场”。

  员更厚说,宅院内用作粮仓或牲畜棚的窑洞顶部,一般都在场院开有小孔(俗称溜子),以节省人工,直接将粮食或饲料灌入窑内。

  年轻人和老年人的观点碰撞

  张石固说,目前在庙上村还有地坑窑80余座,是保存地坑窑较为完整的一个村庄,但地坑窑越来越不受年轻人的喜欢了,现在在地坑窑内居住的大部分是老年人,年轻人都到地面上建起了砖瓦房。

  张石固的儿子也和其他年轻人一样,建有砖瓦房,并让他们去住,但他们住不管,感觉着还是地坑院内住着比较舒服。

  “地坑院内夏天时,能个地面差10多度,地面上近40度高温时,地坑院内的温度只有20多度,而到冬天,地面温度零下七八度时,地坑院内的温度却能保持在10度上下。在这里别说空调了,连电扇都用不上。”

  陕县宜村乡人马寨村保留下来的地坑院也比较多,王献国虽然在地面上盖上了砖瓦房,但他和老伴却仍然愿意住在地坑院内。按照他的话说,在地坑院内住习惯了,到砖瓦房里适应不了地面上的气候。他们只是在春天和秋天才在砖瓦房里住上一段时间。

  但陕县村庄里的年轻人却不愿意再在地坑院内居住。人马寨村的一位王姓年轻人说,虽然地坑院内冻暖夏凉,但也有着很多缺点,例如,通风和光线都很差,一到下午,地坑院内都感觉灰灰暗暗的。

  “关键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许多家庭都购买了汽车、拖拉机等,这些都无法开进地坑院内,非常地不方便。”庙上村一位姓张的年轻人说。

  人马寨村的王宝藏认为,还有一个原因使年轻人不愿意住地坑院,感觉着地坑院非常地危险。就在去年,有一位村民喝过酒后,骑着摩托回家,不小心掉进了家里的地坑院内。在庙上村也发生过类似的事件,一位年轻人开着拖拉机不小心,一头栽进一个地坑院内。

  员更厚分析说,年轻人不愿意住地坑院的最主要一个原因是,在当地人们的观念中,穷人才住地坑院,实际情况也是富裕的人家都建起了砖瓦房。而小伙子娶媳妇,姑娘们也非常看重这一点,如果家里住的是地坑院,年轻小伙子娶媳妇就会非常地困难。

  地坑院面临绝迹危险

  由于以上众多原因,许多地坑院被废弃、填埋,地坑院大量消失。加剧地坑院消失的还有地坑院占地较多,而国家出台的“退宅还田”的土地政策。

  员更厚说,每个地坑院因为窑顶怕渗水,一般都不能种植庄稼,这样一个地坑院占地要达1亩至1.5亩,而建砖瓦房,一户三分地就足够了,如果填埋地坑院能节省出不少耕地。

  在这种政策下,地坑院被大规模填埋,据员更厚介绍,最近几年,陕县每年都有数百个地坑院消失。

  人马寨村的王宝藏说,在2000年前,在他们村还几乎没有砖瓦房,大家都住在地坑院内,而现在住在地坑院内的人数只剩三分之一了,而地坑院在这几年内也消失了五六十个。

  “地坑院如果有人住,一般都能住上一两百年,在陕县100多年的地坑院就有很多,但没有人居住后,就倒塌的特别地厉害。”人马寨村村民王献国说。

  西张村镇一位工作人员说,仅在2003年9月29日后的强降雨中,西张村镇地坑院就有600余孔窑洞倒塌。使地坑院的消失速度进一步加快。

  员更厚说,如果还不重视地坑院的话,按照这个速度,地坑院在几年之内就有可能完全消失。

  西张庄镇的拯救尝试

  作为土生土长在地坑院内的三门峡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三门峡市群艺馆馆长员更厚来说,对地坑院的价值非常清楚,于是他关注地坑院的保护已有多年,并对地坑院进行了详细调查,发现庙上村的地坑院保留的比较完整,便四处呼吁对庙上村的地坑院进行保护,目前已受到了各级部门的重视,在今年4月,河南省文物局就专门发文同意将三门峡庙上村地坑院建筑群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管理,在庙上村禁止破坏、废弃和填埋地坑院,待公布我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时一并报省政府核准。同时,地坑院被列入我省十大抢救工程和十大民俗经典,对地坑院进行的尝试性保护也正在进行中。

  著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先生在参观过庙上地坑院后曾表示,地坑井不但应该受到省级和国家级别的文物保护,甚至可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西张庄镇党委书记赵宇是庙上村地坑院保护工程的总指挥,在接受采访时他说,地坑院记载着当地人们的一段历史,应该保留下来,但全部保留也不大可能,只好找典型的村庄保护开发好。作为世界非常少有的民居方式,在旅游热的当代社会下,也是比较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应该和旅游紧密结合起来,使这种民间文化得到传承。

  赵宇介绍说,目前已在该村投入60 余万元用于地坑院抢救保护工程,并以开发促保护,在庙上村建设了“庙上天井院度假村”。在庙上村内形成了包括“抗日洞”风景区、“血泪井”纪念区、传统民俗“地坑院”保护区、现代新居“地坑院”改造区等在内的一个既反映历史,又隐含吃、住、玩、乐为一体的典型“地坑院”村庄。

  记者在“庙上天井院度假村”看到,度假村共有五个地坑院,各个地坑院之间有通道相连,其中三个地坑院是住宿用的,每个地坑院中都有一个拥卫生洗浴设施的窑洞卫生间,住宿用的窑洞内摆放的家具非常地古朴,大多是20世纪初的样式。另外还有一个地坑院专门用于游客的就餐,有厨窑和餐厅。用于会议的地坑院有几个大小不等的会议室,最大的一个会议室可以容纳80多人。

  民间文化拯救需要突围

  赵宇说,民间文化保护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关于对地坑院的保护目前最缺少的就是研究,我们搞“庙上天井院度假村”就是要让一些人能留下来仔细研究地坑院,出一些研究成果。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角度来说,地坑院已完全具备了唯一性、真实性和完整性的条件,而而资料却极不完整,急需一些人来研究,包括地坑院的历史及其所含的民俗、建筑等内容,并出成专集。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向云驹先生也表示,其实民间文化有很多地方可以和商业结合,关键要有企业来挖掘,民间文化与旅游和商业的结合,也是民间文化保护和丰富企业文化的双赢举措。这种传统文化创新与现代产业开发的“双赢”之举,应当是对民间文化的另一种拯救。

  张晓永得知地坑院面临灭绝的消息后在《三门峡日报》上发表评论说,我国的民间文化遗珍浩如烟海,保护民间文化的工作千头万绪,在搞好资源普查、摸清“家底”的同时,加快民间文化保护立法无疑是当务之急。目前,我国只有《文物保护法》,而没有“文化保护法”。要改变民间文化保护“无人重视、职能缺位”的现状,就必须用法律、法规明确界定民间文化保护的程序、范围、方式,规定相关部门的权利、义务,并对漠视或损害民间文化保护的渎职者依法问责。(郑州晚报记者 张锡磊/文 三门峡市群艺馆馆长员更厚供图)

  相关专题:郑州晚报《独家责任》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