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央视《东方时空》专题 > 正文

时空连线:目击劣质筷子制造记(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6日21:07 央视《东方时空》
时空连线:目击劣质筷子制造记(组图)

调查图表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时空连线:目击劣质筷子制造记(组图)

木筷生产车间


时空连线:目击劣质筷子制造记(组图)

制好的竹筷就装在装“氯化钾”的袋子里


时空连线:目击劣质筷子制造记(组图)

筷子成捆的筷子随意堆放在墙角


  央视《东方时空》12月6日播出《目击劣质筷子制造记》,以下为节目内容。

  昨天我们关注了一次性餐盒,今天我们来关注一下一次性卫生筷子的情况。我手里拿的一副是木筷一副是竹筷,市场上的一次性筷子就这么两种,那么它们的卫生状况是不是让人放心呢?我们先来看一个调查

  您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吗?

  1.偶尔用 40%

  2.比较常用 33%

  3.很经常,几乎每天都用 26%

  4.从来不用 1%

  目击劣质木筷的制造过程

  2005年11月17日,记者随同北京市工商局大兴分局执法队的工作人员, 按照线索来到位于大兴区霍村的一个一次性筷子加工点。院子内右手是办公用的平房,左手进去是一个用塑料天棚做顶的库房,走进去,两边满满的堆放着一袋袋封着口的货物,从袋子破了的部分露出一双双的木筷,前面的平房传出机器的轰鸣声,记者笔直向对面的小平房走去。一进屋内,一股强烈的味道直冲人的眼睛鼻子,随同执法队一同来到现场的专家说,估计这是漂白粉的味道。

  在这间十平米不到的小屋内,共有两台机器正在操作着,这里加工的是一次性木筷,工人把一把木筷放进上面的槽里,下面的传送带把一双双的筷子外面套上印有“高级卫生筷”字样的塑料膜。

  不经消毒的“高温消毒”

  这整个小屋,实际上就是生产筷子的车间,窗户上面挂着一个非常污渍的席子,下面堆的是有箱子,还有一包一包的没有拆封的木制筷子,在这个车间里完成的程序,就是把这个木制筷子分装到小塑料袋里,然后用机器封好,然后这样的筷子就会送到餐桌上给我们消费者使用。整个车间,无论是墙面还是机器的台子上还有地板上都落满了灰尘。无论是生产环境,工人们穿的服装,还有生产操作的具体过程都是在污染的条件下进行的。木筷被套上印有“高温消毒”字样的包装,可是记者即没有看到锅炉等高温设备,也没有见到工人把筷子进行任何形式的消毒。

  这个工厂全部加工的是木筷,像这样的用于包装加工的小屋共有三间,每间里面都是两台机器,外面是库房,已经包装好的和未包装的木筷,分别码放在两边,而这些货物仅挨着的就是厕所,一股浓重的异味从那里传出来。

  查封超范围经营木筷厂

  中国包协包装资源综合利用委员会副主任董金狮告诉我们,国家对木制筷子有严格的要求,筷子的粗细长短,包括粘连部,甚至直不直都做了严格的要求。其次水分含量还有硫磺含,有毒有害物质含量也都有严格要求。比如水分含量不能超过7% 。另外对大肠杆菌细菌微生物也有严格要求,从这里检查的筷子看来,有些形状弯曲比较多,从肉眼判断形状也不符合要求。

  按照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一次性筷子标准,这个工厂里的木筷从外观上都达不到国家标准。在办公室记者见到了营业执照,北京永利洁筷子销售部,经营范围,零售:定型包装筷子。可这个加工点在对筷子进行包装,这是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工商部门认定这是超范围经营。

  最后工商部门以超范围经营暂时查封了这个加工点。据记者了解,这个加工点的筷子分别销往北京昌平的回龙观,朝阳区的来光营,通州区的八里桥等各大批发市场,然后再通过这些批发市场销往各个餐馆、快餐店。而像这样的供应北京市场的一次性木筷加工点在北京周边有20多家。

  使用一次性筷子的人比例占到了99%,那么他们对于一次性筷子的卫生状况是怎么看的呢?看下面的两组调查:

  您是否曾有担心过一次性餐具的卫生问题?

  1.有 94%

  2.从没有 6%

  您是否能够识别一次性餐具的卫生质量?

  1.不能 83%

  2.能 17%

  目击一次性竹筷制造过程

  刚才看到的是一次性木筷的情况,根据有关部门调查,我国年消耗一次性筷子是450亿双,450亿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而在这个数字中占绝大部分比例的是竹筷。我们的记者前往一次性竹筷的生产基地湖南省安化市,了解竹筷的质量情况。楠竹是安化的特产,在这个县共有60万亩楠竹生产基地,于是当地人就利用楠竹给自己找到了一条发家致富的途径,就是生产一次性筷子,据我们调查了解在这个县下辖的包括龙潭、木子、绩溪几个乡镇,共有大大小小30多家企业在进行一次性筷子的生产,而根据我们调查全国包括北京在内的大中小各城市,摆放在广大消费者餐桌上的一次性竹筷多一半都是出自这里。

  记者走进一家用废弃的机械厂改建的工厂,从当地人那里打听得知,这是一家规模较大的筷子厂,四层楼高的厂房完全开放,整捆的楠竹拖进厂房内先切成段,在这台机器上完成的是冲胚,竹子段经过这道工序就有了筷子的形状,这是第一道工序。第二道工序就是进一步的切割分叉,筷子就这样做好了,做好的筷子随意的堆放在地上,走上这个台阶上面是一个平台,竹筷全都散乱的堆放在落满灰尘的地面上。旁边的女工把筷子作最后的分拣就装进用过的装过“氯化钾”的袋子里。工厂老板告诉我们,这种筷子是不需要漂的,漂的是黑筷子。而据我们了解, 正品120元一袋,一袋3000双,次品只要78元一袋, 老板说的要经过漂洗的正是次品。

  记者在整个车间反复寻找都没有找到清洗消毒的车间,在这种肮脏环境下生产出来的筷子就这样包装出厂了。

  那么这个县的筷子厂是不是都是这样生产呢?记者又走访了一家筷子厂。记者在包装车间看到,这家筷子厂生产的工序与前一个工厂完全相同,这家的筷子也是放在装化肥的袋子里。记者见到现场的工人正在为筷子抛光,工人所说的抛光就是用硫磺熏过的筷子最后放在这个滚桶里,加上地上袋子里装的白色颗粒进行搅拌,这个过程就叫抛光。而用来抛光的白色颗粒叫抛光晶。

  清洗消毒 批发商完成?

  记者在安华县的龙潭乡一共走访了11个筷子厂,这些工厂在生产竹筷的工艺上大同小异,但是这些工厂都是在卫生状况极差的环境下生产的,而且最后包装前都没有清洗消毒。那么这种状况是否符合要求呢?记者来到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湖南省安华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詹小军告诉我们,竹筷的最后一道工艺应该是浸泡,也就是用当地的流水将筷子通过浸泡一个星期,将药物,剩下的硫磺,二氧化硫去除。对竹筷进行清洗消毒才能出厂,那么记者暗访到的工厂就全都不符合要求。记者把情况作了反映,第二天,质检局的工作人员随同记者一同到工厂进行执法检查,一进工厂就直奔那个装着给筷子抛光用的白色颗粒的袋子。据工人讲,袋子里装的就是抛光晶,执法人员检查了给筷子抛光用的抛光晶,厂长说,这是从镇上进的货,但带子上却没有任何的中文标识。

  执法人员检查了整个车间,并没有筷子的清洗消毒设备,厂长也承认这一点。他说这里只出产半成品,筷子的清洗消毒是由批发商完成的。但是按照国家规定这一环节应由生产厂家完成。

  专家鉴定抛光晶成分为石蜡

  因为这家工厂刚好做完最后一批货,处于停产阶段,质检局决定回去研究后再作决定。记者把这家工厂用的抛光晶带回北京找专家辨别。

  经过检验,中国包协包装资源综合利用委员会副主任董金狮告诉我们,白色颗粒是经过了造粒以后出来的颗粒石蜡,它主要用于抛光,还有上亮,以提高产品的光亮度。但是按国家新的标准筷子里是不允许加入石蜡的,而且就没有这一项指标。加进去石蜡以后筷子是好看了,但由于石蜡温度熔点一般在60度以下,超过60度以后它就会熔化,熔化以后人就会吃进去会有很大的害处。而且带回的白色颗粒看起来还是工业石蜡,如果是工业石蜡危害会更大,它里边含有这个“多环芳烃”,是一个致癌物质,长期食用造成致癌作用。

  清洗消毒工序本是筷厂分内事

  对于工厂老板关于筷子的清洗消毒工序应该放到分销商那里才能完成的说法,董金狮副主任却表示这是不可能的。筷子是加工厂,它的成品是筷子。那么筷子应该可以直接进入消费者的使用环节了。后边的分销商它只是一个流通,只是一个销售,将一根根的筷子装入小包装这个环节都必须得在工厂里完成,并且必须在筷子生产厂家,这样我们才能知道筷子是谁生产的,出了问题才能找找真正的生产企业。如果它流通到市场上由分销商再进行包装的话,那我们就不知道这个筷子真正是谁生产的,而且分销商大部分不具备卫生,消毒和管理的条件,所以造成了劣质的筷子大量的市场流通。

  我们看到有94%的人担心一次性筷子的卫生情况, 但又有99%的人会使用到一次性筷子,这又是为什么呢?我们做了一个调查

  您使用一次性餐具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1.方便 51%

  2.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32%

  3.其他 16%

  4.便宜 1%

  看了我们的节目,您还会认为一次性餐具卫生,避免交叉感染了吗?我们看到,51%的人认为使用一次性餐具是为了方便,但当这种方便威胁到你的健康的时候,你还会因为方便而选择它吗?

  相关专题:央视《东方时空》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