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走出来的新闻界英才——邹韬奋(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6日11:54 上海交通大学网站 | |||||||||
邹韬奋全家 邹韬奋题字 1895年,邹韬奋出生于福建永安县一个没落的地主家庭。那一年,也是中日甲午战争的一年。这似乎注定了他一生都贯穿着“抗日”两个字。1912年,邹韬奋17岁时,进入上海南洋公学附属小学读书。父亲希望他将来能做一个工程师,而少年邹韬奋对数学、物理一类的科目实在是缺乏兴趣,他对课外阅读兴趣浓厚,他的理想就是当一名新闻工作者。1919年,邹韬奋考入了上海圣约翰大学,主修西洋文学。1921年邹韬奋在拍完毕业时的“学士照”后,又赊账做了一套西装,才得以参加毕业典礼。在上海求学期间,因为家境贫寒,邹韬奋不
邹韬奋全家 1926年的邹韬奋无疑是幸运的。这年1月,他与沈粹缜女士结婚。邹韬奋的妻子沈粹缜学美术出身,婚后放弃了自己的工作,抚养孩子,打理家务,全力支持丈夫的事业。从那时起,在妻子的关心、支持下,他得以全身心地投入工作。长子邹家华也是在1926年出生的。在邹韬奋接手之前,《生活》周刊只是当时黄炎培创办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属下的一个教育类刊物。邹韬奋担任主编后,逐渐地把《生活》周刊改变为社会时事类刊物,全方位地报道和评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 生活,谁的生活?农人的苦生活、工人的苦生活、学徒的苦生活,乃至工役的苦生活、女仆的苦生活——就是本刊替民众里最苦的部分,对于社会的呼吁——这就是邹韬奋对《生活》周刊读者对象、刊物宗旨的思考。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邹韬奋又转向全面的抗日宣传。在他的文字里,既有军民抗战的消息,又有自己对时局的见解,更有对国民党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呼吁。这样,《生活》周刊从最初的几千份发行量,到后来的几万份、十几万份,迅速发展壮大起来。 1928年开始,邹韬奋正式用“韬奋”这个笔名发表文章。他说——韬是韬光养晦的韬,奋是奋斗的奋。一方面要韬光养晦,一方面要奋斗。在无边的黑夜里,邹韬奋这个名字,连同《生活》周刊一起,在千万读者中广为流传。 “九·一八事变”是邹韬奋和《生活》周刊在政治上、思想上发生急剧转变的转折点。1931年9月26日,“九·一八事变”八天后,邹韬奋在《生活》周刊上报道这一事变。他写道——本周要闻,是全国一致伤心悲痛的国难,记者忍痛执笔记述,盖不自知是血是泪。 从这时候起,为宣传抗日,邹韬奋从没放下手中的笔。与此同时,他还利用《生活》周刊在读者中的影响力,组织为前线抗日将士捐款。在抗日的炮火硝烟中,邹韬奋作为一个爱国者,思想逐渐成熟起来。他针对抗战的形势,屡屡批评国民党政府的妥协行为。 邹韬奋的好友胡愈之曾这样说过——《生活》周刊原来作为一个民族资产阶级办的刊物,蒋介石国民党是不注意的。它在宣传反蒋抗日中起到了特殊的作用,它有广大的读者。 就是在它的宣传鼓动下,群众性的抗日救国运动逐渐发展起来了。1933年,《生活》周刊被国民党查封。邹韬奋被迫流亡国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