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图:偷换标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6日16:23 京华时报 | |||||||||
偷换标签 偷换标签 偷换标签 偷换标签 2001年9月9日,军博附近一蛋糕店服务员撕下过期标签后打上新标签。记者拍摄了从“撕下标签至顾客购买并食用已换标签蛋糕”的全过程。(编注:人民日报阅评小组以专题阅评形式对该组报道予以高度评价。此组报道拉开了京华时报暗访先河。) 京华时报记者 骆永红 摄
摄影记者的敏锐——赞《京华时报》图片《偷换标签》 9月10日《京华时报》头版刊登了一幅图片,名为《偷换标签》。作者是该报记者骆永红。这是一幅不可多得的精彩之作! 该作品反映的是一家餐馆偷换过期食品标签的不轨行为,同时还在第32版配发了五幅图片和一篇文字报道,揭露了该餐馆造假的全过程。这组图片有时间、有地点,有店员正在造假的画画,有未撕净的原标签痕迹的特写,有顾客食用过期食品的镜头,如同一组摄影故事,人物、情节都有,而且真实、生动。这样一组照片,社会效果无疑是极佳的。它绝不亚于一部长篇纪实文字! 照片的艺术性也是不错的。它的角度、构图很有讲究,刊登时所作的剪裁,既有思想性也有艺术性,强调店员造假时的动作,表现顾客上当毫无所知的表情,都有利于表现此事的效果。 摄影记者特别是新闻摄影记者创作作品,最重要的手段是捕捉,即把稍纵即逝的一刹那间的新闻事实,抢拍到自己的镜头里。这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机遇,即新闻事实本身,这是可遇不可求的;二是摄影记者的敏锐,包括敏锐的眼光、敏锐的意识,还有迅捷的动作。这些都缺一不可。而对我们的摄影记者来说,尤其缺乏的是后者。 蓬莱的海市蜃楼出现过多少次,但只有一位摄影记者于1997年捕捉到它;9月11日美国世贸中心两座大楼被炸的镜头,未闻哪一个是新闻记者拍摄的,倒是一个医生和一位华人,以及某业余人士,从各个不同角度拍下了那珍贵的一刹那。敏锐的摄影记者何其少!(人民日报阅评小组) 相关专题:京华时报新闻摄影五年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