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后妻子才知道丈夫造了原子弹(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2日15:03 东方网 | |||||||||
现已存放于博物馆的保密守则 当年的神秘基地如今已成旅游景点 东方网特派记者姚莉莉6月1日报道:石传贵老人曾在1963年参加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工作,而他的妻子知道这一消息时,已是24年后的事情。这是中国原子弹研制保密工作的一个缩影。 1957年下半年,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开始选址。在青海湖北岸、祁连山南麓,有一片美丽的草原,这里环山抱水,四周高山耸立,中间川原平阔。由于这里夏天盛开着
当时基地全称为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设计院二二一厂,简称国营二二一厂。 1963年,31岁的石传贵成为二二一厂二分厂的一名工人。来基地前,领导告诉他是去支援大西北,搞尖端工作,只字不提核武器。在基地,每个分厂、车间、楼房都有自己的代号,而且都有不同的通行证。每一位上岗者,必须经过严格的政治审查,并由总厂、分厂和车间进行三级保密教育,承诺严格遵守保密守则,包括不准泄漏生产数量和生产进度,不准借阅摘抄与工作无关的图纸、工艺等资料等。 “二二一厂的工人当时有‘一问三不知’——问你干什么的,不知道;问你在哪里干活,不知道;问你的通信地址是什么,不知道。”石传贵说,“上不传老,下不传少。大家都严格遵守这个保密制度。” 为了保密,内部大家还约定俗成称自己是“草原人”,内部报刊也叫“草原工人报”。 1964年10月16日,当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消息传到青海湖畔金银滩草原时,一些投身原子弹研制工作并于此坚守多年的人竟然问:威力这么大的武器,是在哪里制造的? 石传贵还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 一对大学生夫妻共同参加了原子弹的研制工作,但由于保密制度,他们都没有向对方泄漏自己的工作情况。直到原子弹爆炸成功,他们才知道原来两人在做同一件事,在同一个工厂上班。 这个严格的保密制度直至1987年221厂宣布退役才告解除。也就是那时,石传贵的妻子才知道,自己的丈夫参加了原子弹的研制工作。 链接:原子城的历史沿革: 1956年,中央政府决定建设核武器研制基地; 1957年,在全国选址; 1958年7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邓小平同志代表中央批准了选址报告。 基地位置:青海省海晏县境内的金银滩草原上(现西海镇原子城)。 同时将居住在这里的1715户农牧民迁出本地区。从此给1170平方公里的草原蒙上了神秘的面纱。经过三十年的奋斗、建设,八十年代末,一个具有现代化规模的集科研、生活、生产为一体的综合性、高技术生产基地矗立在金银滩草原上。 1987年,为适应国际形势变化,表明我国政府全面禁止和摧毁核武器,维护世界和平及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转移的需要,国务院、中央军委做出了撤销221厂的决定; 1995年5月15日,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已全面退役。这座封闭了三十多年的军事禁区,终于完成了时代赋予它的历史使命。 相关专题:上海文广集团巅峰之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