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青藏铁路通车之际献给援藏河南人(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6日08:59 河南报业网-大河报
青藏铁路通车之际献给援藏河南人(组图)

王培仁(左一)在西藏工作期间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青藏铁路通车之际献给援藏河南人(组图)

援藏的“28朵向阳花”资料图片


  核心提示

  7月1日,青藏铁路将全线通车试运行,这一举世瞩目的消息,让一个“特殊”的河南群体再次唤起了黄河对雅鲁藏布江的深情,与以往不同的是,交通便利让他们有了坐车“回家看看”的兴奋。他们,是各个行业以各种形式援藏的河南人。多年来,河南援藏涉及教育、卫生、旅游、建设、水利等关乎国计民生的多个行业。

  西藏,位于全球最高的青藏高原,典型的高海拔地区。高海拔地区是指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的地域。在这个高度或超过这个高度,人体在机能代谢上会改变,甚至出现各种病理改变。20天来,记者从援藏河南人的每一个故事、每一个细节中感受到人们对西藏的爱和眷恋。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眷恋。

  一项伟大的战略决策

  “中央关怀西藏,全国支援西藏”,中华民族大团结的主旋律在雪域高原回荡。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百万农奴翻身得解放;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

  2001年,新华社发表文章:“西藏和平解放以来的50年是西藏人民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愚昧走向文明、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辉煌50年。”

  这其中,凝聚了党中央几代领导集体的心血,凝聚了西藏人民的奋斗,凝聚了全国人民的无私支援——也包括河南人民的无私支援。

  从和平解放的那一天起,党中央就真切地关注西藏各族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决不允许西藏长期处于落后状态”这个指导思想,从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到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一以贯之,坚定不移。

  在邓小平关怀下,中央于1980年、1984年相继召开两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小平同志提出:“立足民族平等,加快西藏发展。”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决定“国家直接投资项目、中央政府财政补贴、全国人民对口支援”西藏,从而形成全方位支援西藏建设的新格局。

  1994年中央召开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明确了“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援藏方式,作出了全国支援西藏和15个省市对口援助西藏的重大决策。

  2001年中央召开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决定把西藏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地区之一,将对口援藏工作在原定10年的基础上再延长10年。

  “中央关怀西藏,全国支援西藏”,中华民族大团结的主旋律在雪域高原回荡。黄河岸边的河南,始终牵挂着雅鲁藏布江畔的西藏。多年来,河南对口援藏涉及教育、卫生、旅游、建设、水利等关乎国计民生的多个行业。

  2005年春,本报记者曾沿

青藏铁路采访,途中曾多次遇到河南援藏干部和技术人员。当时,记者在中国西藏信息中心查阅到《援藏大事记》:

  1966年9月、10月,河南省一大批知识青年响应祖国号召支援边疆,分配到西藏军区的各企事业单位;

  1973年9月,河南省第一批援藏医疗队55人到山南地区工作;

  1974年,河南省40名援藏教师到山南工作;1979年,河南等省选派的1200名大中专毕业生进藏从事农牧业科技工作;同年,河南省开封师范学院为西藏代招代培的中文系毕业生返回西藏参加建设;1982年,河南、湖南两省派出的第五批援藏教师进藏;

  1985年9月,河南省南阳地区卫校为山南地区开办学制两年的医疗卫生学习班……

  河南省从1985年起,先后在郑州四中、许昌师范、开封二师和漯河师范开办了西藏班;

  河南省卫生系统从1973年开始对口支援西藏卫生事业,截至2000年底,已派出21批医疗队361人参与西藏卫生工作,历批援藏医疗队为山南和那曲地区各族人民防病治病,共诊治病人近50万人次,抢救危重病人2000多例;为培养民族医务人员,建立一支“永远不走的医疗队”,河南省医务人员先后在藏举办学习班、培训及专业训练班25期,培训人员3000多人次,协助山南地区卫校培养244名医务人员,免费接收到河南进修的人数占山南在职医务人员的70%以上;援藏医疗队还帮助当地加强基层卫生组织建设,使山南地区基本形成了适合本地特点的卫生网络,初步改变了农牧区缺医少药的状况;

  2001年7月,由河南省援建的西藏自治区重点传染病控制项目工程在拉萨开工,该项目是一个综合项目,概算总投资3000万元,西藏自治区领导指出,该援建项目全面建成后,将加速西藏疾病控制的步伐,增强综合防病和卫生防疫防病能力;除了硬件建设,河南省还派出高级职称人员赴藏进行“软件”建设,整个项目在2003年底完成,河南省和西藏自治区领导多次现场指导;2001年9月西藏自治区《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在郑州市通过国家级评审,该项目是河南省地质调查院与西藏方面合作的成果,填补了西藏国土资源和生态环境遥感调查的一系列空白,是西藏国土资源调查的重大突破,为西藏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可靠的资料,为政府决策提供了最基础的科学依据。与会河南省领导表示,河南与西藏有着特殊的感情和长期、多方面的友好合作,河南省将继续加大援藏工作力度;今年6月1日,黄河水利委员会河南河务局第三批援藏人员出发;

  从2003年至今,省旅游局共派出4批8名援藏英语导游;

  …………

  滚滚黄河和滔滔雅鲁藏布江因此而“交流融汇”,现在就让我们从援藏故事的一点一滴中感受援藏河南人对西藏的爱和眷恋—-

  一个参与西藏防疫的卫生官员

  他在西藏经历了两件大事:进一步落实援建项目,抗击非典

  2002年7月1日至2003年12月31日,不折不扣地,一个河南援藏卫生官员全面参与了全西藏的卫生防疫、疾病控制工作。在此期间,他经历了两件大事:进一步落实河南省援建的西藏自治区重点传染病控制项目的硬件、软件建设,抗击非典。他叫王培仁,援藏前任河南省卫生防疫站党委委员、副站长。

  当具有高级职称的他带领另外两名河南专家担负着河南省卫生厅党组的重托,到自治区卫生厅报到时,接到任命:任命王培仁同志担任自治区卫生防疫站常务副站长,主持工作。“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何况又成了卫生防疫站的法人代表。我本来想,到西藏后把内地的经验带给他们是我的中心任务,没想到是负责全面工作,没想到这么重的担子压在我肩上!”王培仁告诉记者。

  为了能很快进入角色,他不顾高原反应造成的身体不适,在处理日常工作的间隙,找站党委一班人了解全站情况:西藏区站成立于1964年,各个专业的建设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由于体制不顺和信息不畅等诸多原因,整体管理水平和业务技术水平与内地兄弟站相比都还有一定差距。譬如,当时自治区防疫站中心实验室在全国省级站中唯一没有通过计量认证,脊灰炎(即小儿麻痹症)等检验实验室尚未获国家认证,不能提供科学、准确的检验数据。他认识到:河南和西藏两个省级站建站时间相差10年,经费投入和管理模式都有很大差异,河南省站成功的管理经验必须与西藏区站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密切结合,才是正确的发展思路。

  20天后,王培仁提交了自治区卫生防疫站整体工作的思路,得到站党委的肯定和卫生厅领导的认可。之后,他在处理日常事务和落实援藏项目的间隙,深入到拉萨、林芝、那曲、日喀则等地市及部分县乡防疫机构调研,回来后写出了《西藏自治区防疫机构业务建设现状、需求与对策》,呈送区卫生厅和国家疾控中心。

  为提高全站的整体业务素质,一年的时间内,他们请来了10余个(次)专家组进藏,派出了50余人(次)赴内地进修、学习……

  经过全站艰苦努力,自治区防疫站中心实验室通过省级计量认证,脊灰病毒检验等实验室通过卫生部专家组初步验收,在中断数年之后向国家有关部门报送了监测数据……

  2003年春夏,威胁生命安全,影响国家政治、外交、经济的非典疫情从内地一步一步向美丽的雪域高原逼近。王培仁和他的伙伴们面临着异常严峻的形势:高原缺氧,气压又低,一般的呼吸道疾病在这里治疗已是非常困难,普通感冒要用一周到半个月甚至一个月治疗,加之西藏的医疗水平和条件与内地相比差距较大,如果防治不当,将出现难以想象的后果。

  据当时西藏媒体的报道,在安排布置全站每日抗非工作的同时,王培仁作为自治区卫生厅“防非”领导小组和防治专家组的成员,与其他几位专家共同向卫生厅提出了拒非典进藏的建议,自治区党委、政府果断地将民航、公路运输控制起来,在青藏、川藏线上设立了医学监测点,对过往人员、车辆进行监测和消毒。正是这一重要决策,在防止病例输入西藏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进入防非关键时期,河南省卫生厅厅长马建中代表厅党组发信勉励3名河南援藏专家,在当地党委政府领导下,夺取抗击非典的最后胜利。

  王培仁连续20多次参加了对可疑患者的专家会诊。会诊多在晚间,经常要熬到半夜两三点钟,为了其他同志的安全,每一次接到可疑发热病人的报告时,再累他也要亲自带队赶到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连续熬夜,他嘴唇青紫,口腔溃疡,让他喝水都觉得痛苦……

  终于,西藏取得了“拒SARS于区门之外”的阶段性胜利,王培仁也被评选为西藏两名“全国抗击非典先进个人”之一。

  记者在省卫生厅看到了一份西藏组织部门对他评价甚高的工作鉴定。

  一个水利援藏人的情感日记

  援藏1年让我知道了天高地厚,让我变得胸怀宽阔

  韦佑科,29岁,现任郑州黄河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工程师,2003年3月黄河水利委员会河南河务局首批援藏3人中的一员。援藏期间在平均海拔3850米的日喀则地区水利局组织、参与水利工程规划、建管。他和另外1名同志被水利部授予“援藏干部先进个人”。

  2003年3月30日西藏某一日的天气是不能像内地一样用晴、阴、雨、雪等来预报的。刚刚还烈日当头,转眼就大风扑面、天空阴暗起来,一会儿又下起了中雪。

  2003年4月3日今天早起感觉头疼、呼吸短促,比前两天要糟些……特别想念我的小星星(注:他的儿子),多想现在就抱着他啊!可我比海深的思念才刚刚开始,还有200多天才能与我的小星星团聚。要对得起这次分离……人生能有几回搏,来此一遭就应不虚此行。

  2003年4月20日今晨妻给我打电话,原来农历今天是她的生日,但我不知道农历今天是几号。妻生气,挂了电话。人活着不容易,我应该让妻每天能愉快些生活,这样一想,心中有些自责……晚上9点多又往家打电话,她还在生气。一股悲苦之情涌上心头,唉,本来是想解释一下,说一些甜蜜的话的……

  2003年4月21日家里来电,说因为变压器烧坏,我们院儿已停电两天了,听此消息,很不高兴。据报道河南已发现两例非典。保佑我的小星星健康、平安吧!

  2003年5月3日从吉隆县的工地返回县城的途中,突降暴雪,1.8米宽的小道上积雪没膝,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悬崖,我们摸索着艰难前行,30公里的路走了近5个小时。想打手机,但这几近与世隔绝之地是无信号的……

  2003年5月6日在电脑上做了境内天然湖泊的报告,之外看造价书……星星,你现在在甜蜜地睡着,爸爸祝愿你睡得香,明天高兴地玩儿。

  2005年5月10日援藏结束1年多了。援藏让我知道啥叫天高地厚,让我胸怀宽阔……西藏的天是最蓝的,自然就是最高的;地球这一部分的地壳是最厚的;援藏前少不经事,来援藏后我才知道办一件事情有多难,为了规划项目、管好工程,筋骨之劳不值一提,终于知道天高地厚了。生理上讲,高原人的心肺都要比正常人大些,因此真的是胸怀宽阔;精神上讲,当我们归来,掌声响起的时候,我们都很坦然,因为在西藏,我们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升华……

  一个援藏导游的“死亡记忆”

  他亲自拉马用了近4个小时才将死者驮下山

  边军,现任开封园林旅行社导游,河南省第三批援藏导游之一,被派往平均海拔4800米、属于西藏最艰苦的地方之一的阿里地区担任英语导游。国家旅游局授予边军“全国第三批援藏导游员西藏自治区先进个人”。河南省旅游局人事教育处处长岳西平告诉记者:“我真的为河南援藏导游自豪!”

  每年的4月至10月是阿里地区的旅游季节。援藏导游的工作是到位于中国、尼泊尔边境的樟木镇口岸,和西藏导游一起接待经由尼泊尔入境的印度朝圣团。朝圣团最艰苦的是3天转山旅程。“山很高,要翻越的最高处有5800米,山上没有路,我们大部分人只能靠徒步。”边军回忆,“这3天的路程只有52公里,但行走难度是无法想象的。沿途需要穿越荒漠和不知多少条河流……”

  2005年7月3日,边军所带49人的印度团队到达神山后的第二日,一名背包工突然告诉他:“有个人在山顶因高原反应已经死了。”对这一突发情况,边军马上镇定情绪,和藏族导游商议,决定带领随团的尼泊尔服务人员上山救援。由于宗教原因,拉行李的驮夫不愿拉死者下山,拉过死者的牲口也绝不再用。征得印度领队及死者家属同意,边军立即在当地买了一匹马,亲自拉马用了近4个小时才将死者驮下山,还帮忙将尸体就地火化,并亲手收集了骨灰。

  边军听团内的印度客人说,死者家中贫苦,还有两个年幼的女儿。他又一盘算,买马、火葬费用共达1万多元人民币,这笔费用势必将成为死者家属难以承受的巨大债务负担。随后,边军召集领队和所有的印度客人说:“我是一个中国导游,是从河南来支援西藏旅游建设的。你们失去了一个很好的朋友,对我来说也是。听说去世的这个同伴生活并不富裕,家中还有两个年幼的女儿,我决定为他的家人捐50元人民币,以此表示友谊。希望大家都能伸出援助之手。”

  当时边军一天的生活补助也就80元钱。他的举动感动了所有印度客人:“中国的导游都捐款了,我们还犹豫什么啊!”不到一个小时,朝圣团全体成员捐出了将近1万元人民币。印度客人们表示:“回去后,我们会继续向死者家属提供帮助。“

  一个班主任和他的“捣蛋”生

  个别同学故意把桌椅弄得吱吱响,甚至发出嘘声

  仝允波和郑州四中援藏的特色之一是没有在雪域高原,而是在郑州当地进行智力援藏。他是西藏班班主任、语文教师。

  郑州四中受省市政府委托,于1985年开始承办内地西藏班,至去年7月共招收2300多名西藏学生。2003年首届高中毕业生一鸣惊人,包揽全国内地西藏班高考前五名;2004年初中毕业生在全国内地西藏班中招考试中,实现三连冠的目标。四中获得了国家、省市级荣誉数十项。

  现在,让我们听听仝允波和一个“捣蛋”生的故事:

  1990年5月,我接任西藏班87级2班的班主任,兼语文教师。刚上任时,学生不服气,刚开始有个别同学故意把桌椅弄得吱吱响,甚至发出嘘声。我对他们讲:“请同学们看老师今后的行动吧!”

  有一次上早操,班级“牢骚大王”次仁旺堆没来。班长告诉我次仁旺堆发烧在寝室躺着呢。次仁旺堆在床上呼呼大睡,我关切地摸摸他的额头,一点儿也不烫,我想是不是别处不舒服,就叫醒他,他看到是我,猛地坐起来,随即又躺下,迅速用一只手捂住肚子,一只手捂住头,紧皱眉头,“哎哟、哎哟”直叫头痛、肚子痛。他趁我不注意,从手指缝里瞄了我几眼——我在墙上的穿衣镜中看得清清楚楚:这明明是装病不想上早操!我气不打一处来,但随即冷静下来,关切地询问他的“病情”,并去茶炉给他打了热水,让他喝一点儿,然后再扶他起来,去医务室看病。他说痛得走不动,我说:“快,我来背你!”他也不推辞,快到医务室时,他坚持要下来,说不痛了。这时候,早操已经结束,班级同学大都看见了这一幕。他们就用藏语与次仁旺堆讲了一阵子。我看到次仁旺堆的脸上露出不好意思的神色,他用手挠挠头,向我投过来略带歉意的目光……

  据班长讲,次仁旺堆自小就失去了母亲,父亲常年有病,别人瞧不起他,他就与别人对着干,而且经常爱发牢骚,经常迟到、早退,甚至旷课。了解这些以后,我就多次找次仁旺堆谈心,看到他脸上起疙瘩,就给他买硫磺香皂让他洗脸,还买衣服给他穿。成了好朋友之后他告诉我:“那天是我装病不想上操;老师来后我就想试试你是不是真心关心我们,爱我们。”我笑问:“我考试及格了吗?”他故作沉思状:“80分!”

  一群支藏“青年”的燃情岁月

  不慎引燃山林的战士被绑在麻袋里,藏胞纷纷求情

  到今年10月30日,就是郑州青年西藏支边40周年。1966年,在“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号召下,233名郑州初高中毕业生唱着“我们年轻人,有颗火热的心”,经西宁到格尔木,乘进藏货车沿当时砂石路面的青藏公路,历经21天抵达拉萨,一部分被分到海拔3660~4500米的山南农场,一部分被分到海拔2900~3600米的今林芝地区的雪巴农场,组织形式类似于建设兵团。1980年后,他们陆续回到郑州。

  “刚到山南搞伙食时,没高压锅,蒸的馍黏得一摸留下指头印,像橡皮泥。”时任山南农场二连上士的刘国强说,“然后到藏胞家买鸡蛋,咱不懂藏语呀!先用手比画成圆形,藏胞还不懂,我又撅着屁股学鸡叫。藏胞这才笑着表示懂了。”

  同在山南农场的张志萍说:“次年春天山上缺吃的,我们发现有灰灰菜,怕有毒,有人提出让唯一的猪先尝,多数人反对,说猪是集体财产,别毒死了,还是人先尝。”

  有一次,张志萍等人到山上打柴,有人突然说“有狗熊”,四班长赵泽勇敢地站出来:“我来掩护!”最后发现是一条狗!

  “我们到农场后先盖干打垒住,晚上用朽木取暖,完了就修水渠引雪水。”时任雪巴农场13连副连长的高金中眼圈红了,“第一次试水时,冲开了个口子,一位姓刘的战友就用屁股堵住了,我们发现时,人已经不会动了。”

  农场的主要作物是青稞和小麦,高处熟得慢,割麦要从8月割到11月,和内地不一样,是在冰碴子里割,蹲着割累了,就跪着割。在雅鲁藏布江畔修水电站时,强烈的阳光直射加上水面反射,大家能看到胳膊起泡的过程。女战士贾平说,当时,雪巴农场十连连长苗素培等女战士因为勤劳苦干,被当地媒体誉为“28朵向阳花”,名扬一时。

  有苦,有乐,也有爱情。山南农场的李爱华说,进藏几年后,他们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在内地找对象的可能性不大,不少人在农场恋爱结婚了,“三面土坯墙,一个土坯床,欢欢喜喜入洞房”。

  “郑家会和张卫红是典型的‘拉郎配’,我就是红娘!”苗素培笑呵呵地回忆道,当时,汽车班班长郑家会表现很好,但年龄较大还没对象,团政委就命令她负责给郑找对象,“我相中了20岁的张卫红,我和几个女友步行送她去30公里外的场部见面,一路上我们边开玩笑边做工作:走到场部就要答应嫁给他。结果,他俩一见面,成了!”

  他们结婚时,战友们送来的礼物都是《毛选》。采访时,一群战友笑问郑家会夫妇《毛选》看完没?他俩笑答:“看完了,看完了!”

  “藏汉关系好得很。”他们共同回忆道。时任山南农场三连卫生员的王向前说,给藏胞看病是免费的,“我刚学医一周,就遇到有人难产,我不会,但当地又没有别的医生,就边看产科书边接生,最终完成了任务”。

  李爱华说,有一个战士在山上抽烟,不慎把山林引燃了,战友们把他捆到麻袋里扔到墙角,藏胞们为我们的纪律所感动,结队送来酥油茶,为他说情:“别杀他,你们不要,送给我们当儿子吧!”

  记者手记

  他们或流泪,或欢笑,或吟诵王蒙的《青春万岁》:“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们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线和幸福的璎珞,来编织你们……”

  他们在回忆,在眷恋,在用他们并不动听的嗓音高歌《青藏高原》抑或“我们年轻人,有颗火热的心”……

  因为他们是援藏人。20天来,记者每一次采访都会为他们的激动而激动,眷恋而眷恋。他们话语不同,但表达的意思却一样:去援藏一辈子不后悔,不去援藏会后悔一辈子。他们的青春、力量、智慧留在或奉献给了那里,他们的爱和眷恋给了那里,青藏铁路即将全线通车试运行给了他们一个释放这种爱和眷恋的载体和机会,“我们想回去看看”。

  愿他们早日成行。愿援过藏、正在援藏、即将援藏的人们幸福。

  □首席记者刘忠文图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