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浙江丽水市千年古村欠债保护古建筑(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1日05:28 钱江晚报
浙江丽水市千年古村欠债保护古建筑(组图)

河阳古村落宏大的明清古民居建筑群引人关注。 陈炜 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浙江丽水市千年古村欠债保护古建筑(组图)

高耸的马头墙是河阳的标志。 陈炜 摄


  丽水市缙云河阳村始建于公元932年,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这是个充满魅力的历史文化古村。村民们坚持不懈地守候着他们的古民居家园,守候着这笔巨大的文化财富,为此,甚至欠下了近40万元的债务。

  保护老宅负债累累

  河阳村至今仍保存着明清古建筑1500余间、15个古祠堂、6个古庙宇、一座清代五孔大桥。据了解,该村有900多户人家3000多人口中,有400多户近2000人住在古民居里。

  古民居既是村民们的家,也是游人游览的景点。走进河阳村,只见 “十八间”大院错落有致,青砖白粉墙,马头墙高耸气派,古壁画、古诗词比比皆是;内部画栋雕梁,宽敞明亮。导游介绍,古民居保存完整只是河阳村的一个特色,该村的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宋元时期,单河阳村就出了8位进士;此外,还保存着大量的民间艺术品,如被誉为中国民间艺术一绝的“河阳剪纸”等。

  2000年2月,河阳村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2000年10月,河阳村推出了“河阳古民居”旅游项目。

  河阳村推出旅游项目后,这几年也吸引了不少游客,但由于整体包装尚未成熟,旅游的收益非常有限,每年门票收入大约只有五六万元左右。而为保护古民居,这几年村里入不敷出,已经欠下了近40万元的债务。

  “每年我们光光修漏、防止老房倒塌就要支出5万余元,还要支付管理人员的工资。”该村的村民主任朱益虎说,虽然村里的经济状况糟糕,但村民们保护古民居的脚步不会停止。

  捐出千件文物

  86岁的朱国友是河阳古民居内文瀚公祠的管理员,他管理这个公祠已经有6年时间。虽然每月只有160元的补贴,但朱老伯工作得特别投入,每天7时许,他就来到公祠进行清扫、保护场地等。“以前文瀚公祠是个学堂,我小时候就在这里读书,对这里很有感情。”朱老伯说。

  在河阳村,像朱老伯这样的居民占着绝大多数。朱国龙、朱国武等一批老人每天都主动清扫古民居,为院子拔杂草。不少村民还自费买来红灯笼,使得古民居更加古色古香。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村里人积极响应“保护古民居”的号召,纷纷捐出了家中收藏的上千件古文物,建立了两个民俗博物馆:一个馆内陈列着古家具、古农具等;另一个馆内陈列着刺绣、河阳剪纸、古代生活用品、古代服装等等,供游人们前来参观。■本报通讯员 张俏 朱勇华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