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感动福建精彩人物推荐之刘海东(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9日03:03 海峡都市报
感动福建精彩人物推荐之刘海东(组图)

刘海东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感动福建精彩人物推荐之刘海东(组图)

刘海东


感动福建精彩人物推荐之刘海东(组图)

刘海东


  N本报记者 李帅 张林 肖春道 文/图

  感动人物1号

  刘海东 生于1994年12月28日,家住闽清县坂东镇鹿角村,14个月内,他相继失去双亲,当时9岁的他,成了孤儿。他的童年没有笑声,他只有坚强,他用稚嫩的肩膀挑起家的重
担。

  采访小海东时,记者发现这个少年当家时悄悄地留了一笔账,他把别人的捐助都省下来,为了将来读大学,交学费。

  他以自己的方式,回报那些关心他的人们。

  “爸爸、妈妈化成了天上的星星,他们盯着我看,我要是不好好照顾奶奶,他们会生气的。”9岁时就成了孤儿的刘海东这样说,本应在父母怀里撒娇的他,独自承担起赡养奶奶、操持一个家庭的重任。

  残缺的相册

  在小海东父母生前住过的房子里,还保存着几张发黄的照片,小海东轻易不拿给别人看。一张张照片无声地述说着他走过的12年,一个幸福的孩子如何变成孤儿。

  第一张:小海东一岁。刘海东用袖口擦了擦这张家里唯一有相框的照片喃喃自语地说:“我一岁的时候,妈妈那时候好爱我,天冷了,妈妈会把我贴在胸口上,轻轻哼着摇篮曲。”记者问,这事情你怎么知道?他说,自己看过书上、电视上,都是这样的。我想我一岁的时候,一定也是这样的。他也问过奶奶,奶奶总是点点头,然后背过身去偷偷地抹眼泪,村里的人说,他是个苦孩子,奶奶更是苦命人……

  第二张:两岁的时候,他与别的孩子一样,在父母的怀抱中。小海东回忆说,他三四岁的时候,一家三口常去镇里逛街,吃好吃的,还买过一个小篮球,脑海里只留下一阵阵笑声。记者问他最后一次见到爸爸、妈妈是什么时候,他给了记者一个意外的回答:“前天夜里,我梦到了爸爸、妈妈,他们都穿着白色的衣服,后来我哭醒了……最想念他们时,我就看天上的星星,总有一颗星属于我的爸爸和妈妈,他们在天上看着我,我要是对奶奶不好,他们会生气的。”

  第三张:是一张不愿想起的空白。小海东9岁的时候,那一天,爸爸的棺材从家里抬出去,他心中最强、最有力的人永远地走了。当时,一个村外来的远房亲戚,哭得一抽一抽地说,“孩子,照顾你奶奶,全靠你了。”14个月后,妈妈也是这样离开他的。悲痛欲绝的海东扑到了奶奶的怀里,但他已经暗暗下定决心,照顾好奶奶。

  第四张:与奶奶相依为命。3年了,父母离开自己的一幕幕在小海东的脑海里直闪。每一次,奶奶生病了,他都会给奶奶喂水、喂药、做饭。他说:“我怕,怕奶奶像爸爸、妈妈那样突然离开我。

  铅笔记下“柴米油盐账”

  “10月10号,买盐1.4元;10月11号,买米50斤,共70元;10月20号,交电费19元,买菜6元……”小海东有一个碎了封皮的小算术本,这是他的“当家账”,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他的所有花销,即使只有5角钱的花费,他也会认真记录。

  小海东的收入有两个来源:一是镇政府发放的最低生活补助,每月83元,二是来自于社会各界的捐助———2006年初,媒体曾报道过小海东的故事,这引来了一批好心人,为小海东筹了4000多元。

  小海东将两笔收入进行统筹:每月一家人的用度,全靠83元的补助金。至于其他捐助,他全部存起来,海东说他想读大学,现在就要开始攒钱。

  83元怎么维持两口人的生计呢?从小海东的“账册”上,记者找到了答案。

  半年前,花了20元,充了7斤多的液化气……

  小海东告诉记者,家里烧柴不要钱。每天,他和奶奶一起去山上拾柴火,祖孙俩一个老一个幼,谁都背不动这一大把柴,他们只好把柴火捆成一堆,慢慢地推着柴火,让柴火滚下山去,这一路来回2公里,他们每天都要花上一个多小时。

  7斤多的液化气,只够一般的三口之家烧一周的时间,但对于小海东来说,这只有在奶奶生病,急着要生火时,才会动用它。海东和记者算了一下,这样一个过程,就相当于每天省下了1元多的燃气费。

  去年,花了几十元,买了一双旅游鞋

  从小海东的账本上看,2006年一整年,他没有在穿的方面花过一分钱。

  记者采访小海东那天,正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雪”,当天天还下着雨,可海东的脚下仍然是一双塑料凉鞋。看到记者盯着自己的脚看,他下意识地把脚往回缩了一缩。“为什么不买暖和一点的鞋穿呢?”记者问。

  其实,对于小海东的花钱方式,村里和学校的人多少有些非议———他既然得到了社会资助,就没理由大冬天里穿个塑料拖鞋来寒碜自己。对于这个,小海东似乎也很在意,当记者追问他的穿鞋问题时,他特地从屋里取出了一双黑色的旅游鞋,带着一种哭腔说:“我是怕泥巴把鞋弄脏了,才没穿,我不是没有好鞋……”

  这双旅游鞋,是小海东去年买的,这是他最奢侈的一项开支,也是他唯一能包得住脚丫的鞋子,有点儿像足球鞋却又不是,尺码明显偏大。平时,小海东舍不得穿上它,但有了这双鞋,至少可以证明,他不是一个没有鞋穿的孩子。

  一个月,不一定能吃到一顿肉

  记者从海东的账簿里发现,10月份一个月,他们家没有买过一两肉。

  可海东的作文本里讲了一件和奶奶吃肉的事情:“生活条件差,我不能像其他孩子吃好的喝好的,奶奶担心我的身体,想尽办法让我吃到最好的,每次吃肉都像捧着千斤重的碗,每吃下一块肉,都像吃下一块铅块似的,难受极了!”

  家庭的贫困,使得吃肉这么一件看似普通的事,在小海东身上,显得格外的难得。

  “捐款攒起来 留着上医科大学”

  “一个县城的老大爷给我500元,大学生葛姐姐给了我很大帮助,一群叔叔阿姨弟弟妹妹给了我500元。李先生:给了我2000元……”小海东说,看到这一行行他自己记下的铅笔字,他能感受到一点点温暖。他把每一笔钱都存在了存折里,已经有了4000多元。

  小海东自己计划现有的4000元钱分成三部分,初中花1000元,高中花1000元,大学要多一点,要花2000元。“听说邻村有因为没钱读不了大学的人,我怕像他一样。”

  12岁的孩子说到这里时,脸上有一种凝重和严肃,像一个成年人。没有爸爸、妈妈再帮他积攒这笔学费,他要想走出这个小山村,改变自己的命运,他只有自己给自己计算这笔钱。

  当一个好医生 救天下所有生病的父母

  一把高一点的椅子当书桌,自己则坐在一个小板凳上,他每天就这样读书学习。家里只有昏黄的电灯泡,他靠着这灯光把家里有限的书翻了一遍又一遍。

  记者问海东,上什么大学呢?小海东抿了一下嘴唇说,要上医科大学,爸爸、妈妈都是因为生病死的,“我要是医生,我就能救他们。等我当了医生,一定当个好医生,要救天下所有生病的父母,不让他们死。那样,世界上就没有我这样的孤儿了。”说到这里,记者看到他的小脸上滚落了大颗的泪珠。他突然转过脸,装出一副笑嘻嘻的样子,“是刚才被灶里的烟呛着了,我是不哭的,男子汉不哭……”

  乡村教师:这孩子懂事,将来一定有出息

  在采访时,小海东的英语老师刘贤蒲,一直跟着记者一行人。刘老师也住在村里,平时,他很关心小海东,小海东也把他当作最亲近的老师。他拿出小海东的英语笔记说:“你们看,这单词写得多认真。更重要的是,他知道感恩,知道回报,他照顾奶奶的事情,不但村里人竖大拇指,让我们这些当老师的人都觉得感动,给这样的好孩子当老师,我也自豪。”

  刘老师把记者送出村时说:“小海东是个懂事的孩子,他将来一定有出息,我没有从他的口中听到一句泄气的话。你们记者要多帮帮他呀。”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