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发现首张百年川江航道图(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7日07:52 重庆时报 | |||||||||
由社会人士捐赠、绘于上世纪70年代初的油画,再现了当时川江航道的急流险滩。本组图片均由本报记者王雄翻拍 煤油航标灯 八角舵盘 本报讯(记者吴国才)为遏止川江航道文物濒临灭绝的势头,长江重庆航道局首次实施抢救性保护措施。今年9月11日,该局开始在全局范围内征集航道文物,截至昨日,共发现500余件文物及线索。 航道文物急需保护
川江自从1915年开辟航道以来,经历了近百年的风雨变迁。随着三峡移民的搬迁和库区的渐趋形成,川江航道文物正有加速灭亡的势头!为做好补救工作,今年9月11日,长江重庆航道局发出《关于开展川江航道文物征集工作的通知》,在全局范围内征集航道文物,欲对文物实施全面抢救性保护。文物征集范围包括政治与文化类、生产设备类、生活设施类、自然景观类、生产工具类等五大类20个项目。 发现500多文物和线索 10月15日开始,重庆航道局专门派出工作人员下到库区普查。由于航道水位上升、移民搬迁及老船员相继去世等原因,很多文物消失得“让人心痛”。一个多月来,工作人员对各基层单位的各种历史遗存物件以及从社会上得来的文物线索进行了调查,目前已登记掌握了508件文物和线索,其中文物有数百件。 这些文物主要包括:绞滩指挥旗、绞滩船名牌、船令钟等;航标方面的煤油航标灯、水泥标志船、老式航标船等;最早船员制服、信号台照片、老式测深仪、八角舵盘、各个时期的工作证、老交换机等。 建文化陈列馆系统展示 长江重庆航道局宣传科李科长介绍,重庆航道为长江航运、流域经济和沿江百姓的发展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全面系统地展示川江航道特别是重庆航道的历史,重庆航道局决定设立“川江航道文化陈列馆”。届时,川江航道百年变迁的全景图将尽收市民眼底。 文物解密 煤油航标灯: 见证川江航道天险变通途 一盏铁锈斑驳的上世纪50年代的煤油航标灯特别显眼。解放前,川江航道是没有航标灯的,后来川江实现枯水夜航,新设了夜航标灯,但绝大多数只能用煤油灯。1958年,毛主席视察川江后,推动了长江干线全线电气化的进程。李科长感慨地称:“煤油航标灯在当时算比较先进的了,它见证了川江航道由黑暗到光明、由天险到通途的这段历史。” 木质八角舵盘: 能操控120马力航标艇 八根油黑的木质材料撑起一个舵盘,每处均有一个操作手柄,中间有一圆形铜块,这就是八角舵盘。它不仅显出一种传统、古老之内蕴,而且还能操控120马力的航标艇。这种纯木质的舵盘很少见,不仅见证了舵盘的发展经历,而且其本身也值得学者研究。 70年代油画: 再现川江急流险滩 下面是波涛滚滚的长江,上面是喷涌而出的阳光,一位年轻人站在航标船上士气高昂。这幅由社会人士捐赠、绘于上世纪70年代初的油画,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当时川江航道的急流险滩。 川江航道图: 百年前英国人绘制 在川江航道的开辟史上,一位名叫立德乐的英国人我们不能忘记。1883年,立德乐从汉口乘木船逆水上行,沿途探索川江航道,一个多月后抵达重庆。14年后,立德乐驾着“利川”号从宜昌出发,试航川江20余天进入重庆。 英国人从川江抵重庆,在留下工业文明脚印的同时,也留下了首张川江航道图,成为川江百年航运史的珍贵遗产和见证。这张航道图曾辗转无数中外人士之手,目前它已被工作人员从万州带回,陈列馆开馆后将与市民见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