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背景资料:薄一波与毛泽东周恩来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6日11:30 解放日报
薄一波 近距离感受伟人风范 1943年8月1日,薄一波收到转来的中央有关“赴延安参加七大预备会”电报。11月,薄一波到达延安。毕竟是第一次到中央参加活动,薄一波心情自然激动。到延安的第二天,毛泽东就接薄一波到枣园的住处谈话。毛泽东握着薄一波的手说:“你就是薄一波同志?”又自言自语地反复说:“如履薄冰,如履薄冰!”这也许是主席为了记住他的名字。接着,就讲了汉朝薄昭的故事。谈话自始至终都是漫谈式的,像是聊天,使薄一波很快就摆脱了初次见面的拘束。毛泽东对薄一波说:“过去对你们的活动不怎么了解,你们在白区,我们在苏区,消息被国民党封锁了。你的名字还是听刘少奇同志和彭真同志说。”后来,毛泽东又问到薄一波的经历。薄一波说:“我是大革命时期入党的,那时还是10多岁的娃娃,不懂什么。当时我对马列主义没有什么认识,就是凭一股热情,认定只有革命才有出路。”毛泽东笑了笑,说:“我们的革命,开始就是一批普通的年轻人搞起来的嘛。人们都是这样过来的,我也是什么都信过,小时候还同母亲一起到南岳去拜过佛,后来才信了马克思主义。”这次同毛泽东见面,谈了整整8个小时。薄一波对此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1945年春夏之交,七大在延安隆重举行。大会期间,薄一波听了毛泽东主席的七大报告和讲话,感受很深。在党的七大上,薄一波被选为中央委员。据了解,在酝酿中委、候补中委名单时,本来薄一波是作为候补中委提名的。当时,有的同志觉得薄一波是从监狱出来的(注:1931年被捕入狱,即后来“文革”期间著名的“六十一人案件”成员之一;1936年出狱),当党员可以,当候补中委不合适,就找周恩来和刘少奇反映。刘少奇后来向毛泽东报告这个情况。毛泽东听后说,为什么不可以当正式中委?提候补中委就不妥。主席的意见,选举前在各代表团中进行了传达。因而,37岁的薄一波很顺利地当选为七届中央委员。 “举重若轻”和“举轻若重” 1950年七届三中全会期间,周恩来问薄一波:“你在晋冀鲁豫与伯承同志、小平同志共事多年,你对他们二位的工作怎么看?”薄一波说:“他们在工作上配合得很好,确实是同心同德,和谐有致。”周恩来说:“我不是讲他们的配合,而是问你对他们的工作方法有什么看法。”薄一波未假思索地反问:“总理,你是老领导了,又与他们相识甚早,您看呢?”周恩来爽然一笑:“好啊!你又把问题原样奉还了。”周恩来说:“据我多年观察,他们两人的工作方法各有特色,小平同志是‘举重若轻’,伯承同志则是‘举轻若重’。你看是不是这样?”薄一波回答:“完全同意总理的评价,这8个字概括得很准确。他们在工作上所以配合得那样得心应手,恐怕这是一个重要因素。”后来,薄一波不时忆起这次和周恩来的谈话:“我常想,一个领导干部要同时兼具这两种工作方法,的确很不容易。但是,从党的工作、一个领导班子的工作来说,却是必须同时具有,缺一不可的。在进行战略决策或解决重大问题时,必须有‘举重若轻’的方法和气势,方能增强信心,当机立断,否则就可能迁延不决,贻误时机;而在决策以后,确定具体战术和具体措施时,则必须处处注意‘举轻若重’,方能周密细致,扎实稳妥,否则就可能出现疏漏,招致失误。能否善于掌握和运用这两种工作方法,是衡量我们工作中的领导水平和领导艺术的一个重要标志。” “这种胸怀是很高尚的” 1987年初的一天,在人民大会堂的一次活动后,薄一波问在现场采访的李尚志:“你去年五六月份随彭真同志回山西侯马探亲时,写了一篇报道叫《彭真回乡记》对吗?”李尚志回答:“是。”“你是发的新华社通稿,还是发在哪一家报纸上?”李尚志说是发在《暸望》周刊上,没有发通稿。“为什么不发通稿让各地报纸都用一用呢?”薄一波又问。“因为是一篇通讯,稿件比较长,怕发通稿占各报版面较多,所以就发在《暸望》杂志。”当薄一波得知稿子有7000多字时,说:“好稿不怕长,你们穆青社长写的焦裕禄不是很长吗?但写得好,大家都爱看。文章不在长短,要看实际内容,要看写得好不好,特别是内容要正确,要对人们有帮助,对工作有推动作用。”薄一波说:“我的这位老乡(指彭真)有三位亲人在‘文革’中被整死了,他回到家乡还号召乡亲们消除派性,不计前嫌,团结起来搞四化,这种胸怀是很高尚的。彭真同志对党对人民贡献那么大,受了那么多的冤枉和迫害,却不计较个人恩怨,这种品格不值得全党同志学习吗?”薄一波告诉李尚志,就是因为这种考虑,他把《彭真回乡记》这篇通讯以中央整党指导委员会的名义批转各省市自治区整党办了,要求各地组织党员学一学这篇材料,学习彭真同志的高尚胸怀,团结一致干四化。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