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六十年代种的大树成了村里的标志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9日15:00 人民摄影报
图文:六十年代种的大树成了村里的标志
这要大树是在六十年代种的,成了村里的标志。

  内蒙古腾格里沙漠与巴丹吉林沙漠和乌兰布沙漠统称为阿拉善沙漠,面积超过八万平方公里,位居中国第二,世界第四。从90年代初期开始,这里每年都会有上千万吨的沙尘被风吹到华中、华北等地,而且,沙尘暴爆发的频率越来越高。据统计,从93年开始到现在共发生过20多次,阿拉善现在己成为我国最大的沙尘暴发源地,而且阿拉善沙漠还在平圴每年20米的速度向东南推进。

  阿拉善是沙尘暴的源头,那么住在这里的人们每天面对这遮天蔽日的黄沙,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呢?

  在乌兰布沙漠边沿的巴彥树贵村有54户,220人口。他们过着半牧半农的生活,村里每户人家都养了100-300只羊。在村的东面有二万亩黄河滩地,冬天被黄河水浸没,夏天水退后可以种上葵花。这几年种葵花有了经验,村民收入逐年提高。村里没有学校,孩子们都过黄河到乌海市上学,因这里环境比较恶劣,己有些村民开始在乌海市的海渤湾、乌达等地购买房子,准备搬离这个村庄。

  近些年来,环境破坏严重,他们的生存状态己经日益恶化。村民吴洪秀靠诉我,这几年随着沙漠化进程加快,十年前盖的房子离沙漠还有100多米,现在沙漠己包围了房子,每年要花四、五百元找推土机,推走房子旁边的沙子,沙漠一步步地逼近,村民人生安全受到严重危胁。

  2006年4月10日,特大沙尘暴袭来,天空出现几十米高的沙尘从西往东,覆盖了整个村庄。黄色沙尘使得能见度不到10米,村民们提心吊胆地躲在家里不敢出门。大风带着沙子打在玻璃窗上沙沙地响,不一会儿,窗口上就积了厚厚的一层沙子,躲在房子里的村民一直在担心着房子被风刮倒或被埋在沙下。十几个小时沙尘暴,把整个村庄吹得面目全非,沙漠和村庄连在一起,分不清哪一户是谁家的,没有村口的几颗白杨树很难识别方向。这次沙尘暴使村里损失惨重,很多村民的房子被沙子覆盖着;羊圈被吹倒,死了不少羊;农机具被沙埋着,沙漠又向村里推进了几十米。

  在一片静悄悄地黄色村庄中突然从远处的树林里听到羊群的呼叫声,使村民们感到无限的安慰。这片树林,是在六十年代地方政府组织民兵治理沙漠,进行大规模种树活动保留下来的。四十年来,这片树林阻挡了风沙的前进,保护着这个村庄。遗憾的是,这几十年来没有再种树,有些村民种了树,也是没有成活的,因为羊群把树皮都吃光了。

  村支书告诉我说:“现在取消了义务工,又不能向村民摊派费用,集体经济很弱,村里没钱买树苗,根本没有办法工作。村民生活环境越来越恶劣,这里的村民都会搬走,这个村庄很快就会消失。”

  离巴彥树贵村不远的治沙站(林场)以前每年投入资金进行植树造林,现在己没有资金投入了,职工们都下岗,树也不种了。只有日渐枯死的树木,没有再生长的树林。

  沙漠化还会越来越严重,治沙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艰巨任务。

  阳光聚焦图片网 卢广 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