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内蒙古边界行:五一期间老牛湾拉练(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8日14:30 内蒙古晨报
环内蒙古边界行:五一期间老牛湾拉练(组图)
拉练队伍从呼市新华广场出发 内蒙古晨报首席记者 胡红波摄影

环内蒙古边界行:五一期间老牛湾拉练(组图)
内蒙古大学体育教练在讲述野外经验 内蒙古晨报首席记者 胡红波摄影

环内蒙古边界行:五一期间老牛湾拉练(组图)
拉练现场拔河比赛磨练耐力 内蒙古晨报首席记者 胡红波摄影

环内蒙古边界行:五一期间老牛湾拉练(组图)
新浪网的大旗插在了内蒙古与山西的交界处 内蒙古晨报首席记者 胡红波摄影

  内蒙古晨报报道 (记者 燕燕飞) 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迎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厦工机械环内蒙古边界行”大型采访采风活动将于5月中旬启程,5月1日至2日,组委会在老牛湾试刀。拉练考验记者、汽车摩托车车手和安全保障专业人士、志愿者等随行人员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考验这支队伍是否能打、敢打硬仗。队员们总结认为:占领“碉堡”并不难,难的是克服任何困难,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就可以通过努力追求梦想,登上人生的高峰。参与本次活动并作了报道的媒体:内蒙古晨报社、内蒙古新闻网、内蒙古汉语卫视节目中心、内蒙古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等。

  ★亮刀逐“牛”

  5月1日7点30分,

呼和浩特市新华广场,有风,微凉。“厦工机械环内蒙古边界行”大型采访采风活动的所有随行人员早早地来到此处集合,很多队员之间都是第一次见面,但共同的目的和梦想让他们三言两语便熟识起来。

  集合完毕,领队郭强把沿路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说明后,大家分队上车。8辆越野车开启、6辆

摩托车车手跨上摩托车的那一刻,过路的行人有些不解,但更多的是惊叹。

  从呼和浩特到和林格尔,一路顺风顺水,然而一进入清水河境内,路便崎岖起来,悬崖峭壁间开凿出来的S形盘山路望不到边。车手们都放慢了速度,缓缓前进,生怕有什么意外。60公里的盘山路感觉像走起来很顺利。

  ★试刀“斩”湾

  5月1日中午1点40分,“两省三县”交界之地老牛湾进入视野。经过一路的颠簸,“厦工机械环内蒙古边界行”大型采访采风活动的随行人员44人终于到达了拉练的目的地——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窑沟乡老牛湾村。此时的人们早已饥肠辘辘,加上太阳正当头,许多人一下车便找了个阴凉地歇息起来。但好景不长,还没来得及品味恣意的凉爽时,领队郭强便命令大家安营扎寨。

  记者马丽和李昊都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户外活动,李昊说搭帐篷对他来说还是件新鲜事儿。很多人都在思索同一个问题:几根管儿、两片布,怎么摆弄它才能成了房子?于是在老牛湾村码头人工开凿的10亩平台上出现了这样的场景:烈日当头,人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围成一圈,有人嘴里说着、手上动着,不一会儿的功夫,竖立着的各色帐篷便将平台装点的五颜六色。

  住有了保障,人们便想到了吃。“冷面”领队郭强又在此刻出现了。“中午没饭,下河、上船、过河、爬山,目的地是视力所及的第一个碉堡,前进!掉队的晚上没饭吃!”接受不了打击的人们差点晕倒。走还是不走?在严明纪律的约束下,所有的人都开始了前进的脚步。

  坐在村民手摇的小船上,墨绿色的河水散着凉气,过河的队员们有了精神头便活跃起来,小船悠悠,笑声在山间回荡。船一靠“岸”,欢声笑语戛然而止,所有的人都埋着头奋力攀岩,不时停下来喘着粗气。5月的老牛湾,山上的草多是去年枯黄的,今年的嫩芽还埋在其间躲避着山风。本报随行记者燕燕飞所有的关于老牛湾的浪漫想象在此刻烟消云散。

  上山之后,当人们发现目力所及的第一个碉堡近在咫尺后又雀跃起来,连跑带走急速行驶。可20分钟后,队伍渐渐松散起来,走在最前面和最后面的已不能相望,到底还有多远成了每个队员心里的疑问。拿下碉堡的征途枯燥起来,激情、意志、体能在烈日中在山道上消耗。对讲机里不断传来志愿者老赵的工作进度,“菜切完了、土豆下锅了、第一锅烩菜要出锅了……”饥渴的人们愈发焦躁起来。

  因为对目标距离估量偏差严重,队员们的水成了问题,瓶中原本有水的也将那宝贵的生命之水拿出来分给无水的队员喝光了。山路漫漫,瓶中空空,第一个碉堡近在咫尺又远在他山,如此反复穿越几个山头后,几个队员坐在地上说什么也不愿再起来。“碉堡的附近有一眼山泉,凉爽、清冽,好过冰镇矿泉水。”于是,只有郭强才知道的“善意的谎言”成了人们再次前进的动力,17点半成了历史性的一刻,在那一刻,随行队员在无一人掉队的情况下“占领”第一个碉堡。

  人们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但那天队员们下山的速度奇快,19点的时候第一支小分队便坐上早已在山下等候返营的小船,留守的志愿者们在对岸翘首期盼。经过5个多小时的徒步旅行,10多公里的山路已将记者本人“折磨”得迈不开步子,488级台阶爬了15分钟,上了平台便一屁股坐了下来,饥饿早已被疲惫赶开。

  一个车手后来回忆说,当晚的烩菜是他30年来吃过的最香的一次。

  事后队员们总结认为:“占领碉堡并不难,难得是打败被困难占领的心,只要我们坚持不懈, 就可以通过努力追求梦想,登上碉堡、登上人生的高峰。”

  一夜山风不停,帐篷里寒气逼人。5月2日凌晨5点半,队员们便陆续起床,采访、摄影、整车、生火、做饭,各司其职,忙而不乱。为了培养大家的团队精神,2日上午还举行了拔河比赛。汽车车手对摩托车车手、记者对记者、车手对记者……每一次比赛大家都不放弃。在记者对车手的比赛中,双方力量悬殊,尽管瘦弱的记者队都拼尽全力而输了,但大家没有遗憾。一位记者说:“作为团队中的一员,我们不会放弃,一定要坚持下去。蜘蛛不会飞翔,却能把网结在半空,这是坚韧的结果。对我们来说,放弃是容易的,坚持却是困难的,但只要坚持就有了希望。”

  ★收刀入鞘

  一系列拉练活动结束后,2日上午11点半开始返回。回程的路漫长而无聊,跋涉了两天的人们在颠簸的山路上也能安然入睡,只有12名车手还在高度紧张中压着一圈又一圈的弯道。

  5月2日16时15分,蒙古风情园扬沙。天空中漂浮着灰尘,但它并不能阻挡风情园内的草青、树绿,就像它不能阻挡参与拉练的“厦工机械环内蒙古边界行”大型采访采风活动的随行人员一样。人们纷纷下车站立在风中,听取此次活动的总策划、内蒙古晨报社副社长宋和平的总结性发言。他说:“两天的拉练活动在此刻就结束了但它意味着‘厦工机械环内蒙古边界行’大型采访采风活动的正式开始。通过两天的拉练,说明我们这支队伍是一支敢打硬仗、能打硬仗的队伍。我们的这支队伍即将接受历史性的考验,因为千百年来从马队到车队,从来都没有谁走遍内蒙古边界、边境线,没有前车之鉴可寻。如果我们能将拉练时的勇敢、不屈服的精神展现在每一段边界线上,我们必将成功。”

  ★提刀追梦

  “厦工机械环内蒙古边界行”大型采访采风宣传活动由内蒙古晨报、内蒙古新闻网、内蒙古卫视节目中心、内蒙古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内蒙古电台新闻广播、穿山甲俱乐部等联合主办,集中报纸、电视台、网站的优势,特别是聚集兄弟省市电视台、报纸和全国性网站的优势,全面宣传内蒙古,让大家从人文、地理、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方方面面认识内蒙古、了解内蒙古、热爱内蒙古。“环内蒙古边界行”大型采访采风宣传活动,以汽车、摩托车为主要交通工具,参与的记者、学者、专家、志愿者等20余人。此次宣传活动预计用60天的时间走完内蒙古的14个盟市、计划单列市,50多个边境、边界旗县区市与2个国家和国内8个省区至少有近3万多里的边境线、边界线。这是为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一次实际行动,也是历史上第一次“环内蒙古边界边境行”。

  宋和平说:“‘环内蒙古边界行’大型采访采风活动出发在即,此次活动一定要安全第一,团结一致,关键是我们的每个队员能够培养出超强的心理素质,勇敢地去面对,能够凭仗自己的意志坚持我们正确的理想和原则,凭仗我们的毅力,运用我们的知识圆满地完成这次活动所赋予我们责任和义务。”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