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公园遭曝光后名利双收(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5日06:59 大河网-河南商报
金瓶梅公园遭曝光后名利双收(组图)
仙人洞内景

金瓶梅公园遭曝光后名利双收(组图)
金瓶梅遗址公园大致示意图 制图/王伟宾

金瓶梅公园遭曝光后名利双收(组图)
聚景堂内景

  近日,国内多家媒体报道,安徽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村走“性感”旅游路线,以《金瓶梅》(以下简称《金》)故事为背景,投资2000万元开发金瓶梅遗址公园。

  消息一出,舆论哗然,有人说金瓶梅遗址公园景点开发拿敏感性打“擦边球”;也有人说是旅游开发的新点子。5月9日,商报记者前往安徽黄山市采访。

  景区

  金瓶梅公园与性无关

  据媒体报道,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村以《金瓶梅》故事为文化背景,投资2000多万元开发建设《金瓶梅》遗址公园。

  报道一出,安徽黄山市的西溪南景区的“性感”旅游就成了“众矢之的”,媒体和指责声纷纷到来,景区工作人员放出“拒绝媒体采访”的牌子。经过协商,徽州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堂连表示愿意接受本报采访。

  初到该景区办公室,分管景区推介的吴洁勇副总经理正在电脑前搜索有关该景区的报道。因金瓶梅遗址公园的开发,被冠以“性”趣帽子,杨吴二总忙称,景区有蒙冤之苦。

  “媒体报道的消息是不准确的,景区内与学者所研究出的‘西门庆’原型的花园,只是一个空院子,与‘性文化’无关,况且对于‘金瓶梅遗址公园’投资仅600多万元,与媒体报道的2000多万元相差甚远。”

  吴洁勇说,某媒体所称的“性感路线”纯属想当然,金瓶梅遗址公园只是借助学者的一研究成果,以此引用包装而已。

  模样

  金瓶梅公园实为明代“果园”

  穿过一条街巷,来到位于西溪南村前街北侧的“果园”。

  “这就是学者初步考证的‘西门庆’原型、明代徽商中的盐业大亨、‘百妾主人’吴天行的花园,也称为‘十二楼’。”徽州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市场总监程艳说。

  “十二楼”迎面的一座假山,小山依水塘而建,由奇形怪状的大石垒成,东面朝水塘开有双门;北面朝“宜上亭”,小山开有大小两个门;朝南对着小塘上的石板桥开有一个门;朝西开有一洞门。各洞门可直身出人,洞中空间极大,可容数十人。

  北洞口放置一“藏春坞”简介牌,并有《金》书插图。沿石板小径围绕池塘东进,一路上有各种果树以及古井、一石砌水池。

  程艳说,果园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是按照四季来布景的。

  往东,“聚景堂”祠堂是主人观听“徽剧”场所,里面放有方桌8张,可赏景品茶,也可做剧社唱戏所用。

  聚景堂南侧西行的一处土丘,上写“索索娘”石碑一块。吴天行将爱妾索索娘葬在果园中,坟上植牡丹,以土围筑就有了牡丹台。

  研究

  果园与“西门庆的园子”有点像

  到底该景点与《金》所述的有哪些相同之处?

  据手抄本《丰南小志》记载,西溪南24世孙吴光训七子吴无逸在西花园的东边扩建了“十二楼”,并请姻亲明代兵部左侍郎汪道昆撰写了《十二楼记》。

  “十二楼”园北有人工堆筑的小山,山顶上有“宜上亭”,亭内有石桌石凳,正如西门庆花园内有“卧云亭”。

  《金》27回中还写道,春梅曾打藏春坞雪洞里穿过去。“宜上亭”就建在“藏春坞旁边小山的山头上。”

  “藏春坞”与“藏春阁”仅一字之差。该洞六门出入,四通八达,故春梅可以“打藏春坞雪洞里穿过去”。

  十二楼花园中有“芭蕉台”。《金》书中有:“唯有金莲在山子后那芭蕉丛深处,将手中四扇儿去扑蝴蝶为戏。”

  十二楼花园中有“牡丹圃”。《金》书中有:“望下看,那山子前面牡丹畦。”

  十二楼花园中有奇花异草,一年四季花红草绿。《金》书中写道:“端的有四时不谢之花,八节长春之景。”

  程艳介绍,园主吴天行纳有百妾,号称“百妾主人”。尽管娶了许多妻妾,但吴天行一生并无子嗣,吴天行曾叹气说:“既然春风不归十二楼,那园子就不叫十二楼了,叫‘果园’吧。”“果园”之名由此而来。

  学者

  西溪南就是《金》原型地

  景区工作人员提到,开发金瓶梅遗址公园是根据当地学者研究,这位学者是谁?

  吴洁勇将记者领到街道3间古香古色的房子里,一50多岁男子,端着紫砂壶靠在躺椅上品茶养神。

  “他就是我给你介绍的当地学者潘志义,又称苟洞。”吴洁勇上前介绍说。

  谈起“性感”旅游线路,略带酒意的潘志义张口大骂:“一派胡言……西溪南景区只是搭了‘金瓶梅遗址公园’的空壳,里面根本就没啥东西,何来‘性感’?”

  略停顿一会儿,潘志义说,《金》、《十二楼记》的作者为汪道昆。据《丰南志》上介绍:汪道昆曾位至兵部侍郎。

  至于大才子汪道昆为何写一度有“淫书”之称的《金》,潘志义认为:汪道昆23岁入仕离乡,在故乡徽州一共生活45年,对于家乡类似“西门庆”式的人物,以及当时的社会习俗非常清楚,写起来很真实,鞭挞有力度。据记载,汪道昆曾为吴天行作《十二楼记》。

  后记

  景区成了第一受益者

  学术界对于他的“一家之言”和景区开发的金瓶梅遗址公园的做法也有争议。

  一种观点认为:文化和商业并不是绝缘体,它们之间还是可以产生交集的,关键是手段、方式以及监管是否到位。另一种观点称:以金瓶梅公园作为传播徽文化的载体,为经济利益,硬把两者扯在一起,是对古徽州传统文化的一种亵渎。

  《金》作者到底是谁?西门庆又该魂归何处?对景区而言,倒显得无谓重要了,无论怎么样,他们的金瓶梅公园已经赚够了眼球,成了第一个受益者。

  正如杨堂连所说:“说实话,也得感谢媒体的报道,使我们名利双收……”

  -商报记者胡志强文/图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96,000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