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之子: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3日20:28 CCTV《东方时空》
东方之子: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组图)
顾秉林

东方之子: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组图)
清华园

东方之子: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组图)
顾秉林

  CCTV《东方时空》6月13日播出“清华大学·顾秉林”,以下是节目内容。

  这里是清华大学,晚上七点二十,这间教室将会有一堂针对大一新生的量子物理课,授课教师就是清华大学的校长顾秉林。

  记者:您上课的时候把桌子摆成这样是么?

  顾秉林:对,这样我们不是好讨论么。

  顾秉林 62岁,吉林德惠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和材料科学家,2003年4月至今任清华大学校长。这种给大一学生开设的新生研讨课,主讲教师都是由著名的学者、教授担任,包括校长本人。目的是让新生刚入学,就会有机会与知名学者和前沿课题相接触。

  记者:听校长讲课跟听一般的老师讲课,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么?

  学生甲:就是除了理论知识,还能感受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学生乙:讲得挺好的。

  学生丙:开点眼界呗,起码能听到校长讲课。

  记者:新生跟您上课,会不会除了正常的学课本知识外,向您提一些学校方面的事儿,知道您是校长。

  顾秉林:会的,正常上课应该是七点二十到九点二十,九点二十以后叫他们提问题。有的时候大家一开始提一些跟讲课有关的问题,然后下面就是要提一些学校的、社会的一些问题。所以昨天一直到十一点钟才结束,课堂整个延长了一个小时四十分钟。

  记者:那像这样会不会耽误您平时的工作?

  顾秉林:本身跟学生讨论讨论还是很有好处的。因为实际上为什么我们学校一直坚持一点,所有的学校的行政领导都要不脱离业务。第一,他可以跟学生接触当中可以知道学生在想什么,这样去了解学生,了解学生才能把学生教育好;第二点,可以了解第一线的教师,他是靠这种一线教师的感情来做事情,所以学校才能够运转得比较好一些。

  几乎所有有教学资格的行政领导都参与教学,这是

清华大学的一大特色。而注重实践教育,是清华园的一项悠久传统,建校90多年来,清华大学秉承“行胜于言”的校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人才。最近几年,清华的实践教育又有了新的举措,实践教育从大一新生开始。比如从2003年开始,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李希光,面向全校大一学生开设了新闻采访和写作课程,他把这门课称为,走在路上的叙事艺术。

  记者:那学生刚进校正是一个规矩和打基础的时候,这时候让他进行社会实践不会耽误他们的学习吗?

  顾秉林:你说对了。现代教育理念的一个主流思想,学习的最佳状态不是那种静止地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而学习的最佳状态而是什么状态呢,是一个全身心地经历、探索世界和人生过程,这样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学到的东西非常非常深刻。所以说他并不是影响你理论教学,而是会相辅相成,对于理论教学的理解更加深刻。而且他也认识到这些理论教学,在实践当中是怎么应用的,感到了学习的价值。

  在这之前,实践教育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有些单位并不愿意接收学生实习,因为很多学生没有任何实践经验,往往到了实习单位以后,并不能很快参与到工作当中。

  记者:学生真正去实践的话,有单位接收,但是那到那儿有事儿干没有,能不能真正起到作用?

  顾秉林:我们因为实践有校外的实习基地,有校内的实习基地,我们有第一课堂,有第二课堂,我们实际上形式是很活的。比如说我们学生在校内的实习基地先做一段时间,这样他有积累一定的经验,到校外的实习基地的话,他们就不发怵了,这样就可以和工人在一起。

  这里是清华大学建筑

能源系的节能楼,整栋大楼就是一个试验平台,这里的
天花
板、墙壁、门、窗、空调、通风等等,几乎都是学生们的实验对象。用老师的话来说,这栋楼就是学生们的一个大玩具,可以随便折腾。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江忆教授:你看一堆电线,这是测里面温度用的。那一堆测点,你看那个锡纸包着的,就看窗户里面的空气流动、辐射,这些关系是什么样的。

  记者:这是谁在做呀?

  江忆:这是一堆学生,好多个小组在做。

  记者:同学,这是你做的么?

  学生:对,他们几个本科生一起做的。这是带着几个本科生,因为本科生建筑环境学试验做的,这是二年级学生做的。

  除了在学校的实践,建筑学院本科生还在学院教授的指导下,深入公共建筑现场进行故障检测、能耗分析。2005~2006年,受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委托,清华建筑学院学生为建设部、大会堂和中南海等20座政府机构建筑进行了能耗分析,当时,学生们的表现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

  学生:他们一开始觉得我们这些学生就是看他们做事去了,可能不太相信我们会给这个企业这个大楼做出一点贡献。然后我们就很努力地学习,另一方面回来想真正给他们做出一点事情来。那我们测出结果,按照我们专业课学的东西出一些改造计划,最后出的方案还能给他们,一年节省几十万的开支,让他们觉得挺不可思议的。

  记者:现在清华大学如此看重实践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这样一个作用,我可不可以把它理解,实际是清华大学这种“行胜于言”传统的一个延续,和一个新的阐述?

  顾秉林:这和“行胜于言”一脉相承。但是在新的形势下,教育理念的与时俱进的发展。

  记者:学生对这方面的安排什么反应?欢迎么?

  顾秉林:他们在实践过程中确实感觉到,他们所学的书本知识真正的意义。而且在实践当中,还有一句话很实在的,就是说他们在实践过程当中,也增加了他们进入社会,这样的一个信心和竞争能力,这都是在学校里头单靠书本、单靠课堂所不能够做到的。

  实践教育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他们提前进入了职业角色。很多学生在实践中增长了才干,也在实践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规划。

  学生甲:我觉得我将来可能,因为我本身对新闻这些东西很感兴趣,所以现在也不能说下定论。但是还是会从事和社会接触多一些的工作。

  学生乙:其实我挺想自己创业的。我的偶像是施正荣,是中国的能源首富。他就是在国外读了一个博士学位,然后把太阳能技术拿到中国来,这样创立企业然后上市。

  学生丙:我想可能还是想进政府吧。因为我觉得这样更能发挥自己的力量,为中国的老百姓为广大农民做一些实事。

  顾秉林:清华是全国非常信赖的学校,是国家重点发展的大学,所以它肩负着培养高层次的、高素质的创新拔尖人才的任务。而它要靠实践来进行培养。所以这是我们整个培养创新拔尖人才的需要,因此我们不把它看成仅仅是一个方法上的一个改造,而是把它看成是一个创新拔尖人才培养当中所必要的一个环节。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