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线上便衣警察反扒活动揭秘(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5日08:40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铁路线上便衣警察反扒活动揭秘(组图)
铁路民警随时戒备。

铁路线上便衣警察反扒活动揭秘(组图)
成昆线路况复杂。

铁路线上便衣警察反扒活动揭秘(组图)
成昆线四川段建立了完整的视频监控系统。

“成昆线上的秘密行动”之①反扒

  成昆铁路,全长1100千米,是连接四川和云南的交通枢纽,因不法分子盗抢猖獗,曾被中央两度列为全国治安复杂的重点铁路干线之一。

  穿山过洞洞连洞,遇水架桥桥复桥,这是每个人对成昆线的第一感受,部分路段曾有着“火车没有人跑得快”的比喻。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条干线一度成为盗抢最为猖獗的地方,曾被人喻为“魔鬼之道”。如今,它却已成为成都人南下旅游的大动脉,在“十一”黄金周来临前夕,成铁公安局在成昆线上开展了一场规模空前的秘密行动。那里的治安情况目前如何?本报特派记者历时7天亲走成昆线,第一次揭开发生在成昆线上的传奇故事。今日,本报记者为您带来的是,打击扒窃行动!

  8月21日晚上8时,火车北站,夜幕下到处站着、蹲着等待列车的旅客。

  “他们来了。”有人提醒记者。只见几名男子走来,一个留着平头,肩挎小包,他叫钟黎春;一个衣着看上去略有点破烂,手提一塑料水杯,是他的同事。他们都是警察,却不穿警服;他们充满神秘色彩,整天变着法“冒充”普通人,在列车上颠簸。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他们的眼睛:眼珠很活,眼神很“贼”。

  上车

  警察与几十名贼同行

  火车上只有三种人——乘客、小偷和警察

  因为这些警察常年奔波在铁路上打击流窜作案犯罪,被称之为“反扒游侠”,与贼共舞。一见面,他们就语出惊人:“火车上只有三种人——乘客、小偷和我们(警察)。”

  根据成铁公安局西昌公安处处长邓平的部署,几十名便衣将在成昆线上开展“打流行动”,将一直持续到国庆之后,这是西铁警方首次在火车上展开大规模的“斩手”行动。

  提起成昆线,原来给人第一印象就是治安乱,偷抢猖獗。在成都荷花池做蔬菜生意的王先生回忆,10多年前,成昆线被人称之为“魔鬼之道”,沿途都有人抢偷,对警察都敢下手,乘客提根板凳上车是屡见不鲜的事。

  当晚8时许,记者跟随两名“游侠”踏上成都开往攀枝花的N771次列车。

  “这时候可能有几十名贼与我们一同上车。”民警的一句话着实让记者吓了一跳。这是一辆绿皮车,配置比较普通,运行时间较长,被很多人称为“慢车”,票价相对也较便宜,很多农民工兄弟在出行时都会选择这种车型,所以又被称为“民工车”。而一些窃贼也会瞄准这个机会,混进他们中间寻找盗窃的机会。

  “与街头抓小偷不同,在列车上必须人赃俱获。”民警钟黎春说,“惯偷行窃只有三四秒,给民警实施抓捕的时间,也只有这几秒钟。”

  巡车

  “肢体语言”吓退可疑人员

  黑话 “打死鸭儿”指向睡着乘客行窃,“打天窗”指上衣袋,“打运行”指跟车摸

  N771次列车共19节,车厢内平均温度高达42摄氏度。一眼看过去,过道上、车厢连接处无一处空隙,更夸张的是有些座位下也睡着旅客。

  上车之后,“游侠”们对车厢内的每个人都要“审”上一盘,尤其是站在过道上打空手的人。“你是到哪里的?”“游侠”问。一名男子持的是一张短途票,自然成为了重点监控对象。

  就这样,我们花了足足40分钟从车头至车尾巡视了一回。一圈下来,“游侠”的“肢体语言”震慑住了几名可疑人员。

  钟黎春是一名乘警,并非专职打扒刑警。第一次上车,他就蒙了:贼在哪?怎么抓?他在车上,旅客的钱照样丢,甚至就在他身边也没看住。他意识到,光有热情不行,得先学功夫。他向一些“老游侠”请教,先学会贼常说的“黑话”。比如“打进站”指在检票口活动、“打车门”指车门口、“打运行”指跟车摸、“整衣帽钩”指用件衣服遮住他人挂在衣帽钩上面的衣物实施扒窃、“打死鸭儿”指向睡着乘客行窃、“打天窗”则指上衣袋、“打大轮”指在火车上行窃等。掌握了这些“黑话”,贼就不会从自己的眼皮下溜走。

  守车

  夜深人静可疑黑衣男子出现

  反扒最忌以貌取人,扒手也会化装自己,什么模样都有

  钟黎春说,“成都至西昌全长500多公里,一般贼下手时间在该趟列车从汉源运行至甘洛区段,因为这时乘客往往已疲倦入睡。”

  22日凌晨1时,列车行至汉源。夜深人静,车内闷热。“这个时候是贼下手的最佳时机。”反扒民警说。钟黎春和搭档手拿一张废旧的报纸,一人站在16号车厢,一人蹲在17号车厢,这样一来他们控制住了三节车厢的治安。

  记者和钟黎春坐在车厢连接处的地上,随车颠簸,注视着车厢内的动静。他说,贼在上车之后并不急于找地方坐下,而是在过道里走上两趟——这叫“溜小分”,看看有没有可疑的“反扒小分队”。打消顾虑后,他们开始“盯活”。“反扒最忌以貌取人,扒手也会化装自己,什么模样都有。”老钟说,贼携带的行李少,一般只带一个小包做掩护。贼的眼睛很“毒”,总是四处搜寻;另外,贼总是在挤,目的就是在挤的过程中找机会“干活”。

  1时20分,甘洛车站。一名身着黑色衣服的男子上了16号车厢,打着空手。“看,那个男的有问题。”民警手指黑衣男子说。钟黎春头靠在车窗边装作看报,但目光却从未离开过黑衣青年。黑衣男子从16号车厢走到17号车厢,对过道两旁的旅客瞟上几眼,对行李架上的旅行包看上几眼。他一脸镇静。

  这是一场较量。半小时过去了,记者坐得腰酸背痛,正欲起身,“不能动”,钟黎春一把将记者按在地上。“贼是很精灵的,绝对不能打草惊蛇。”他解释着。记者一屁股坐在地上,这时才发现贼与民警较量已经有40分钟时间。

  列车抵达普雄,黑衣男子空手下车而去。钟黎春说,“这肯定是名惯偷。”他遗憾地摇摇头。

  跳车

  一把抓住悬挂车窗外的贼

  车上抓蟊贼,可以说是与时间赛跑,看谁动作更快

  钟黎春随后向记者讲述一起曾发生在火车上惊心动魄的抓贼案件。那是去年春运的第一天,钟黎春和搭档在从成都至昆明的一趟绿皮车上反扒,火车严重超员,给他的印象是车厢里连脚步都无法移动。人多贼最易下手。钟黎春用手护着手枪走了半列火车,汗水打湿了警服。

  在15号车厢,一名身着灰色衣服的男子,手提一个塑料袋子,站在过道上东张西望。“春运回家,旅客怎么可能不带行李?”钟黎春立即停止脚步,站在原地,将自己隐藏起来。

  这时,火车即将抵达普雄火车站,灰衣男子也开始挪动着脚步。民警马上意识到,他要下手了!眨眼间,灰衣男子溜到距离16号车厢门口一米处,将手伸向一名“睡客”的腰间,那是手机。钟黎春急了,车上抓蟊贼,可以说是与时间赛跑,看谁动作更快。钟黎春一边盯着蟊贼,一边在人群中钻。

  钟黎春至今都清楚地记得,“蟊贼下手的那一瞬间,我也赶到。当时我还以为把人控制住了,意外却发生了——蟊贼突然翻身上车窗,准备跳车。我眼疾手快,一把将其抓住。当火车停靠在站台上时,我们才将蟊贼牢牢地控制住。”“蟊贼在车窗外足足悬挂了3分钟!那次抓贼确实把我也惊出一身冷汗……”钟黎春一个劲地摇头,这次经历让他一生难忘。

  清早6时40分,火车抵达西昌站。反扒民警将发现的3名可疑人员集中安排在17号车厢,由专人看守。

  反扒行动第一夜,车上无贼。

  明日预报

  缉毒亡命大毒枭飞身跳车

  西昌公安处刑侦支队一负责人告诉记者,“成昆线上不少扒手都是吸毒人员,他们身带针头。”几年前,反扒民警在越西站抓获一名小偷,对方眼神慌张,民警推测贼可能是一名吸毒人员。“快戴手套。”有人提醒。民警立刻戴上胶手套,先是对他身体各部分进行检查。“针头!”民警一声惊叫,随后从贼的手臂上发现一根吸毒用的针头。该负责人称,“行动中,我们都带有尿检纸,一旦发现吸毒人员马上送到戒毒所强制戒毒。”

  8月22日,本报特派记者抵达攀枝花,来到距离全球毒品第二大产源地金三角仅有800多公里的城市。那里有一群神秘人物,长年坚守在缉毒一线。一盒方便面、一袋咖啡、一杯牛奶,生活中看似简单的食品却暗藏毒品;全国罕见的毒贩为逃脱抓捕跳火车的惊险故事也发生在成昆线上。

  本报“成昆线上的秘密行动”之二缉毒行动,讲述的是成昆线上发生的毒品大案,一名大毒枭为逃避警察抓捕而跳下火车,敬请明天关注。

  相关新闻

  投资2000万建监控系统

  街头、车站被公安机关24小时监控,铁路照样可被监控!据悉,成都铁路局投资2000多万在成昆线四川段建立了完整的视频监控系统,该系统即将投入使用。记者提前进入西昌公安处指挥中心“探营”,只见13个电子屏的画面在不停地转换,包括成昆线(成都至西昌段)91个车站,沿途一些重点铁路区域。据工作人员称,指挥中心除每天对铁路进行监控之外,一旦铁路上发生重特大事故,公安处领导可直接在指挥中心分析案情,指挥案件处理。

  车上发案乘警直接汇报

  记者获悉,

铁道部公安局出台《列车警情就近报告制度》,乘警在跟车中遇到发案,可直接向案发属地指挥中心汇报!这样可对案件的侦破提供有利时机,精确打击犯罪,最大限度地保护旅客免遭损失。

  邓明宇 罗兆进 特派记者 周海波 摄影 杨涛 西昌现场报道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