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陈启礼与江南案的纠葛(组图)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6日16:04 南都周刊
1985年3月20日,上午九时三十分,军事法庭审理江南案开始侦讯陈启礼与吴敦(中左)。 秦风 供图 1985年4月4日,军事法庭传讯涉嫌执行杀害刘宜良任务的竹联帮帮主陈启礼。秦风 供图 军事法庭审理刘宜良案,被告三人为军事情报局局长汪希苓(中)副局长胡仪敏(左),以及第三处副处长陈虎门(右)。 秦风 供图 晚年陈启礼一直生活在柬埔寨。 南都周刊特约记者 常似虎 台北报道 1984年10月15日,来自台湾黑道“竹联帮”的杀手陈启礼、吴敦、董桂森等人,持枪朝着台裔华人作家刘宜良(笔名江南)的眉心、胸腹间开枪,将其杀死。三声枪响不仅掀起美、台之间的重重纠葛,更让陈启礼这位前黑帮首脑,注定了日后的牢狱与漂泊。 1971年12月,陈启礼因“陈仁事件”被关进绿岛,1976年后才被释放。 这时的陈启礼只有33岁,他醒悟到政治只能“交好”不能得罪更不该乱碰,更打起由黑漂白的主意,经营消防、娱乐等相关事业,由此走上了“蓝”(国民党)“黑”(竹联帮)携手合作的道路。 在国民党文工会的认可下,陈启礼踏入传媒事业,1983年创办了《美华报导》,以报道帮派小道消息以及娱乐圈内幕为卖点,用言论武器巩固了他日益扩张的事业版图。 在国民党“情报局”的策划之下,1984年8月,陈启礼和吴敦、董桂森潜赴美国,把刘宜良在旧金山的生活起居摸得一清二楚。 “吴敦一枪是从这里(脑门)打进去,(江南)就毙命。董桂森上去再在肚子补了两枪。”2004年2月,陈启礼在接受香港凤凰卫视采访时,谈起当年暗杀作家江南的经过,表情淡然的他似乎是在讲述别人的故事。 江南命案发生后,在美、台两地引起各界震动,美方也在江南遗孀崔蓉芝与法律代理人孔杰荣(吕秀莲、马英九为其哈佛门生)力争下,进行官方调查。各方藉追凶而斗法,陈启礼曾向友人透露自己当时对生死的惶恐,并开始布线反击。 协助陈启礼对抗台湾当局的,是他的好友“白狼”张安乐,这位竹联帮创帮大佬,如今已是个生意人。张安乐回忆说,当时已知道国民党可能会杀人灭口,所以他要陈启礼小心点,并且把事情的经过录音存证,陈启礼也认同他的看法,录下了保命用的录音带藏在美国。 事实上,10月15日事发后,台湾当局在11月12日即开始执行“一清项目”扫黑行动,针对竹联帮数千名黑道分子进行逮捕感训行动,企图转移焦点,同时1985年1月10日“国家安全局”层峰下令逮捕“国防部”情报局长汪希苓、副局长胡仪敏、副处长陈虎门,这些“卒”、“车”都一并要被牺牲,张安乐在陈启礼被捕后提出录音带,踢爆这件官府买凶越洋杀人的丑闻。录音带的存在,终究救了这些人,代罪羔羊不致被莫名宰杀,陈启礼被判无期徒刑,三名官员也蹲了六年的苦牢。 多年后陈虎门前往“鸭霸子”丧礼吊祭,仍盛赞他是血性汉子。“政府欠他(陈启礼)一个公道!”陈虎门瞪大着眼对媒体说。 但政治的风云,江湖的恩怨,才是“江南案”主谋人和涉案人想象不到的巨大代价。 有足够证据显示,陈启礼曾数度面见过蒋经国二儿子蒋孝武,事后也有多项疑证指蒋孝武涉入此案。事后蒋孝武被外放至新加坡与日本等地“避风头”,而蒋经国在台湾朝野的逼问下,不得不公开澄清“蒋家人不会接班”,埋下日后宫廷派政客、军方实力派、财经官僚各方人马恶斗的远因,甚至有政治学者认为,这是让李登辉“捡到便宜”,阴错阳差成为台湾领导人的主因。 除了政治大洗牌外,台湾的黑帮结构也起了微妙变化。在“江南案”之前,竹联帮已逐渐被国民党所吸纳并交好,几桩社会重大刑案,竹联总是得以脱困而无损其元气。孰料为遮掩“江南案”而发动扫黑,却让竹联和四海两大帮派同尝苦果,反而造就日后“天道盟”等新兴帮派的窜起,新势力的帮派分子抓到黑社会的权力真空,更进一步挟着人脉与金脉,大举攻入台湾政坛,成为“黑金政治”的重要一环。 和陈启礼有过数面之缘的李敖,这样形容陈启礼:“陈启礼一直想漂白,碰到一个观念,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这是非法的,乱臣贼子,你怎么可以杀他呢?这个观念‘情报局’和他一拍即合,利用他杀掉江南。” 而台北市“议员”林正杰给了“江南案大审”如此批评:这是“蒋员外(蒋经国)打自己家丁给山姆大叔看”。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