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四川资中古街拆迁变改造折射政府智慧(组图)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3日10:57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拆”改“保”资中状元街起死回生 “拆”改“保”资中状元街起死回生 每天清晨,资中县规建局的党委书记郑一笛都会习惯性地在资中老城区的状元街上走一走。街坊看到他,就会试探性地问:“郑书记,这条街究竟啷个办?”很长一段时间,这个问题让郑一笛感到尴尬,和郑一笛同处尴尬境地的,还有这条初建于北宋,以明清古建筑为主体的状元街。令他欣慰的是,在经历了多次改造计划“胎死腹中”的波折之后,昨日上午,投资6000万元的资中古城改造一期工程终于如期开工了。 辉煌的过去 古街的骄傲:出过两个状元 据史料记载,资中县城北门的状元街,初建于北宋雍熙年间。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历史上这条街曾出过两名状元:南宋状元赵奎和清代状元骆成骧。目前,这条状元街上有国保级文物单位资中文、武二庙,加上长1000米的以明清建筑为主体的古建筑群,更让这条街具有文物保护价值。 尴尬的现状 民宅阴暗潮湿路窄车辆难行 这条两里长的千年古街,曾让当地政府陷于城市建设与古城保护的两难境地。此前几届领导班子都曾把全面改造状元街纳入议事日程,均告吹。然而,由于年久失修,古街两旁的建筑大都破烂不堪,栖身古街的居民迫切希望改变阴暗潮湿的居住环境。 状元街是资中至安岳的必经通道,因为街面狭窄,成了资安路的瓶颈,堵车场面天天上演(本报曾作报道)。去年4月,当地政府斥资千万,新修了一条替代状元街连接资安公路的干道,堵车状况得到了缓解。但状元街居民的居住环境依然没有得到彻底改善。 状元街1号张大千曾泼墨 青石墙木板楼的状元街1号的屋主钟玉斌说,状元街1号曾是张大千上世纪40年代挥毫泼墨的地方。“文革”期间,他母亲钟继伦将家中收藏的书画付之一炬。其中,有不少张大千等名家的作品。这件事,至今仍是他心头的痛。记者采访时,老人拿出一张60年前的照片,照片中的两位女士,是老人的母亲和他的姨妈,而照片上的小孩,就是刚出生不久的钟玉斌。对于生于斯、老于斯的钟玉斌而言,最大的愿望,就是不要让历史悲剧重演,不要让先辈留下的这座祖屋消失在他这一辈人的手里。 几套迥异方案难坏规建局长 在该县规建局局长钟永良的电脑里,装着好几套状元街的改造方案。钟永良说,政府曾一度考虑,将古街彻底推倒重建。“这种推倒,并不是说在古街上修高楼大厦,而是按照古街原样,依葫芦画瓢,建一条新的‘古街’。”这个方案最终流产,是因为有关方面认为,“假古董”毕竟是假的,始终“真”不了。 灿烂的未来 “拆”改“保”改造工程动工 昨日,总投资6000万元的资中古城建设一期工程,终于再次启航。这次对古城核心区域改造的指导思想是:保、改、建。其中,对状元街的改造,侧重于保持其“原真性”,修旧如旧。对于古建筑,则进行排危加固,对临街面,则进行风貌处理。对于上世纪80年代左右修建的建筑物,则进行拆除,仿古重建。 资中旅游业迎来新起点 对古街的未来,钟永良充满了信心。他告诉记者:“资中在原真性和规模化上,可超过黄龙溪、洛带古镇,而在生活品质上,则可超过上里、平乐和李庄。”当地有关人士表示,随着一期工程的开工,“资中旅游业将迎来一个新的起点。” 记者手记 “拆”转“保”考验政府智慧 11月20日,本报以《闹市老宅,在拆与不拆之间游走》为题,大篇幅关注了乐山杨家老宅是拆是留的问题后,资中古城改造,又再次走进记者的视野。当历史的车轮滚滚而过,岁月的斑驳洗去昔日的荣耀后,对于前人馈赠的这些历史存留,我们该如何对待? 漫步资中县城,各色车辆来往穿梭,高楼大厦扑面而来。繁华背后,是一座有着2100多年建县历史、900多年州府所在地历史的古城。资料显示,状元街,是县城仅留的少许成片古建筑,这“仅有”和“少许”让人感到沉重。 可喜的是,当地政府最终决定,古城由“拆”转“保”,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将继续得以保存下去。当然,在“保”的过程中,将面临诸多挑战。如何协调古街保护、城市建设与改善古街居民生活条件几者之间的关系,将继续考验着政府的智慧。 文/图张柄尧孙华记者高冰洁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