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个落马富豪中5个涉嫌骗贷(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4日01:47 金羊网-新快报
2007年7个落马富豪中5个涉嫌骗贷(组图)
周正毅:以大跃进方式跻身福布斯

2007年7个落马富豪中5个涉嫌骗贷(组图)
吴英: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一夜暴富

2007年7个落马富豪中5个涉嫌骗贷(组图)
李义超:偷逃巨额税款的人大代表

2007年7个落马富豪中5个涉嫌骗贷(组图)
温瑞芬:编造多个身份的官司女人

  他们曾在商界呼风唤雨,对资本运作得心应手。他们也曾被前呼后拥,恍若财神爷一掷千金。他们在商业运筹时气势如宏,动辄几千万,甚至上亿的资金任其调遣。因为腰缠数亿的身家,他们曾位居《福布斯》中国内地富豪榜。但是,当公众的目光探究他们的致富历程时,那些财富大厦轰然倒塌……

  1 谢国胜:饕餮盛宴中的消化不良者

  出生年月:1962年10月

  身家:2003年,以5.3亿元的身家位于《新财富》杂志发布的中国富豪榜第195位;

  2005年又以其5.5亿元的身家,位于福布斯中国富豪榜排名第348位。

  发家史:上世纪80年代末,以餐饮业起家,创立“花园酒店”。1996年实施商业战略转型,兼并国企,曾一口气兼并郑州9家国有、集体企业;2002年涉足证券市场,参股民生证券;2003年,收购S*ST鑫安,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同年再次行使“大动作”吞入大量地产,成为郑州地王。

  2005年8月,谢国胜以签订资产置换协议的方式希望占有S*ST鑫安土地,进军房地产业,但谢国胜并未具备所置换地的合法身份,同时其麾下企业侵占S*ST鑫安资金8995.87万元的事实曝光。于是,由S*ST鑫安提出上诉。

  2007年7月9日,谢国胜因涉嫌合同欺诈罪而被郑州市公安局执行逮捕。有界内人士评论说,河南花园集团的所作所为,算得上是一个在饕餮盛宴中的“消化不良者”。

  2 温瑞芬:编造多个身份的官司女人

  出生日期:1962年9月

  身家:新世界软件公司董事长。该公司的注册资本高达2999万美元。算得上是中国迄今为止注册资金最高的软件公司。

  发家史:2000年,温瑞芬向香港“

豪宅大王”秦锦钊追讨数亿的债务,而他们曾为生意伙伴并以姐弟相称。2006年,温瑞芬又因挪用贷款被诉。温曾以旗下公司担保人身份,向某投资公司贷款2亿港元。双方协议这笔钱只能用来买卖中国电信
股票
,但投资公司事后觉察1.1亿港元不知所踪。对于她的出身,她曾自述为高级将士之女,但经相关部门核查确定这为温众多谎言中的一个。其在商界曾用名有10多个。事实是温从美国
留学
后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前往澳门经营赌业,后又赴非洲,嫁与刚果共和国前国会议长为妻,刚果政变后再辗转赴港,与人合作在西非象牙海岸共和国开采石油、天然气,同时还涉足钻石和金矿行业。

  温编造了多个身份,做到“狡兔三窟”。但法网恢恢,2007年2月,温瑞芬因涉嫌诈骗郑家纯2亿多港元的投资在北京被捕。

  3 周正毅:以大跃进方式跻身福布斯

  出生年月:1961年出生于上海市

  身家:2000年,以0.66亿美元的身家位居《福布斯》大陆富豪榜第94位;2001年,排名上升至第41位;2002年,更以大跃进的方式跻身于《福布斯》大陆富豪榜第11位。

  发家史:曾倒卖服装,生发水,经营小吃店。1994年,与其妻毛玉萍开设“阿毛炖品”,拢聚上海金融界人士,为日后的融资活动套取人脉。1997年成立农凯集团,进行大宗电解铜交易,期间以虚假贸易及虚开增值税发票非法获得巨额资金,其属下集团迅速扩张,进军香港证券市场,并在上海大量吞地。在其鼎盛时期,周曾拥有内地、香港4家上市公司,即:英雄股份、海鸟发展、上海商贸(HK)和上海地产(HK)。2003年有“上海首富”之称的周正毅因涉嫌虚报注册资本罪和操纵证券交易价格而被捕,获刑三年。2007年初,刚于2006年5月结束第一段狱中生涯的周再次被捕。10月23日,上海市第二人民中级法院就周正毅作为上海农凯集团及其法人代表涉嫌单位行贿、对企业人员行贿以及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三项罪名;其个人则涉嫌行贿和挪用资金两项罪名。

  4 吴英: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一夜暴富

  出生年月:1981年5月

  身家:2006年以一夜暴富的方式,因其38亿身家蹿升至中国富豪榜,据当时统计,位列女富豪榜第6位。

  发家史:1999年,读了一年多中专的吴英辍学经商,开了一家美容院,靠“羊胎素”赚了第一桶金。2006年8月10日至10月12日间,吴在东阳市工商局完成了15项公司及分公司设立登记、备案事项,注册成立了本色商贸有限公司等12家实业公司;之后又注册成立了浙江本色控股集团,自任董事长。2007年2月,吴英因本色集团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重大犯罪,被东阳市公安局刑事拘留,随后公开的调查证据为公众揭开其暴富的真相。

  5 李义超:偷逃巨额税款的人大代表

  出生年月:1954年6月

  身价:2003年入选新财富中国400富人榜;2005年位于《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246名;2006年以8.8亿元人民币在该榜中排名为第342位。

  发家史:1983年,李义超凑了7000元,购回一台柴油车跑运输;两年后,组建了辛店运输队,拥有70多万元的净资产,指挥大小50多辆车,成为当地致富名人。1986年,李南下深圳,与港资合作,赢得2000万元。1993年,李踌躇满志在洛阳设办“中泰房地产置业有限公司”,至2006年,中泰集团已具备近4亿总资产,曾是全国人大代表。

  相关部门查证中泰公司在2005年5月至2006年12月间偷逃税款1400多万元。作为集团法人李义超直接指示公司财务经理采取收入不记账、隐瞒收入等方式偷逃税款。2007年2月28日,李义超因涉嫌偷税罪被捕。

  6 孙树华:捡破烂富豪骗贷13.6亿

  出生年月:1964年9月

  身家:2004年10月,孙树华以1.17亿美元的个人资产,跻身《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138位。

  发家史:孙出身贫困,早年曾经拾破烂为职业。1992年,孙树华从各方筹集资金与当地乡政府合作,创办一家塑料农地膜厂,为自己挖得第一桶金,1997年,塑料厂创产值1200多万元。孙树华于2001年创建华林集团,对外宣称“产值过2亿,员工上千”。2002年,孙提出将打造中原地区最大的锂电池基地;同年,又携手安彩集团,拿下总投资20亿元的聚乙烯管线生产项目,随后更是放出种种扩张消息:投资总额达72亿元的河南阳天池岩蓄电站项目启动;参与总投资65亿元、哈尔滨市最大的路桥基础设施三环路工程……据专家评估,如果所有的项目都如期展开,华林集团至少需要200亿元的启动资金。而两年前的华林企业总产值始终未能超过2亿元。

  纸包不住火。经河南周口市公安局查证孙树华在2000年至2005年,通过提供虚假财务报表、土地证明等资料,从农业银行河南省分行、浦发银行郑州分行、中信银行郑州分行等金融机构骗得贷款13.6亿元。2007年5月孙树华被捕。

  7 周益明:被判无期的上市公司高管

  出生日期:1974年5月

  身家:2003年以10亿身家跻身于《福布斯》内地富翁榜。

  发家史:1993年,周只身一人“北漂”京城。他曾做过电子产品的销售员,后辞职单干开办了自己的小公司,挨家挨户地去商场推销电子产品。1996年,周投资研制防雾灯,并在公安部公开招投标时中标,从而获得他人生中第一笔财富1000万元。1997年,周南下广东,结识“资本大鳄”三九药业的董事长赵新先,从赵处学得资本运作的方法,并以1000万的价格购买三九电脑公司,更名为明伦光电公司。

  在成立明伦光电公司之后,周将目标瞄准香港资本市场。2002年8月,周收购香港联交所联大集团75%的股权;次年3月,再次投入3.8亿元收购了明星电力28.14%的股份,使明伦集团成为明星电力第一大股东,周本人也成为明星电力董事长。为制造购买明星电力资格,他出资11万元聘请深圳中喜会计师事务所,做出一份总资产27亿元、净资产12亿元的2002年度资产审计报告(明伦集团),同时与银行周旋,以企业流动资金的名义,从深圳、广州等地银行获得了3.8亿元收购资金。

  入主明星电力后不到4个月,周益明就从明星电力划走了5亿元。此后,由周益明主政的明星电力,资金被源源不断地转入明伦集团,手法是司空见惯的对外拆借资金、违规担保等。到案发之时,周益明涉嫌挪用明星电力的资金数额已经累计到7.6亿元。

  法网恢恢,2007年4月初,四川省高级法院作出了终审裁定,以合同诈骗罪判处周无期徒刑,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上第一个以“合同诈骗罪”被判处无期徒刑的上市公司高管。

  记者手记

  信贷管理多弄虚作假

  2007年度7位落马富翁中因骗贷推动资本雪球的就有5位之多。

  非法聚财,迅速镀得“金身”,又成批落马,这使得我们不能不反思,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如果仅是个别的案例,我们可以归结为其个人财富观扭曲以及不择手段的犯罪行为,但当非法敛财成为一种现象并且得逞多年才东窗事发,绳之以法,我们就不得不拷问中国的金融监察体制。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追到根子上就是金融体制问题。”一位刘姓财经专家在接受《小康》采访时说,“比如周正毅的案件,他凭借旗下的4家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和房地产行业之间构筑了圈地、借贷、圈钱的资金链,使资金雪球越滚越大。他用银行抵押贷款收购烂尾楼,通过上市公司来套现,将风险转嫁给银行。周正毅不是最后一个,有很多富豪都是重复这种非法的资本操作手段。

  “我们翻阅商业银行的信贷档案,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所有的死账乱账当初都曾被一致认定为有前景的好项目,并且贷款审批手续规范得天衣无缝。”在中国人民银行湖北大悟支行工作的潘新先生说:“为什么会这样,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银行为立项而做评估,为可行而论证,为放款而审批,看上去很严谨的信贷管理其实都是弄虚作假的。”

  (据《小康》杂志)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