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甘肃张掖城区渗水千余户居民受灾(组图)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4日02:39 兰州晨报
居民楼楼道内满是积水 城区渗水严重,木材市场内满地积水 目前的张掖市甘州区很像一张筛子:似乎突然而至的地下水从筛眼中源源不断地涌上来。城区地下水位骤然上升4至6米,外围乡村上升1至2米。城区几乎所有的地下室、地下仓储都渗水,积水最深达到2米以上—— “在水中”的甘州区 距离张掖市甘州区钟鼓楼200多米的地方,是该市青西街羊头巷银隆公司家属院。“我们这儿是城区中心,黄金地段。”居住在该楼三单元六楼的万桂香有些骄傲,但一提及地下水的渗漏,她立即一声惊呼:“那天我去地下室,水到了这里!”她指着自己的胸脯不停地比划,她说,今年的地下水渗漏达到了历史新高,“照这样下去,还不把甘州区给淹了!” 从2003年11月开始,张掖市甘州区地下水位停止了10多年来不断下降的状况,每年冬天都出现不降反升的情况,2005年9月以来,张掖市甘州区及周边乡村地下水位突然大面积、大幅度上升。而今年地下水位的抬高和渗漏,已经远远超过了以往的程度。 60多岁的唐玉英老人也住在银隆公司家属院,她正在和一帮老姐妹打双扣。她说,地下水渗积得厉害,感觉整个楼房都在水上,每天都在抽水,“现在好些了,两天抽一次,但总是抽不干。我们总是提心吊胆的,地基会不会塌陷呀?” 来自甘谷的祁红英是张掖市党校的临时工。对渗水的时间她记得很清楚:“9月18日开始的。”她说,那天她到地下仓库,“看见地上都是水,墙缝里、地面缝隙里都在咕嘟嘟向外冒水。聚集的地下水很快淹没了人的膝盖。”由于到张掖才一年多时间,对这种现象她很惊奇:“怎么会有这么多水?”涌上来的地下水只好用水泵抽取,然后通过地下排污沟排出。起先是用4寸水泵,后来改成了6寸水泵。祁红英说:“现在好多了,两天抽一次,一个晚上有20多厘米深的积水。” 祁红英带记者来到地下仓库,果然,阴冷潮湿的仓库已经有了超过20厘米的积水,而一面墙壁上,清澈的地下水正通过红砖的缝隙流出。喝一口,没有任何异味,只有来自地层深处的清凉。 位于城区中心的昊鸿宾馆的保安对此已经见怪不怪。可以泊20多辆车的地下停车场已经被水淹没。6寸水泵24小时不间断地向外抽水。保安说:“今年的水太大了,多的时候深达80多厘米。”紧临停车场的泵房已被水淹过,只有不间断地向外抽取积水才能恢复正常的供水。 记者在张掖市甘州区市郊采访时发现,三闸镇刘泉村周围农田的玉米秸在田野里还没有收割。一名村民告诉记者,由于地下水涨得厉害,今年9月中旬,地里就出水了,掰玉米棒子时都是穿着雨靴在干活,而玉米秸根本无法从地里收割了。他开玩笑说:“明年就不种玉米了,水多了,就种水稻算了。” 张掖市甘州区城市建设局副局长吴玉国说:“今年9月15日向黑河调水工作结束,地下水大概从9月16日就开始渗漏,而且渗漏的程度从来没有如此严重。” 潮湿中生活的市民 “半城芦苇半城庙”是张掖过去的真实写照,半城芦苇其实就是半城水,而今年的地下水渗漏几乎影响到了整个张掖市甘州区。记者看到,在张掖市甘州区县府街、青西街、北环路等处,张掖宾馆、新世纪综合楼、文化大厦等单位和个人,都架起了水泵抽取渗漏的地下水,如此规模的城市渗水,已经严重影响了市民的正常生活。 居住在张掖市甘州区马神庙街90巷的居民刘培雄家遭遇了渗水之后的惊魂一幕:9月29日中午,住房内的一面墙不堪地下水的浸泡,向卧室倒了过来。刘培雄的爱人说:“当时13岁的孩子正在家中睡觉,倒下来的墙面幸亏有大衣柜支撑,要不孩子就被埋了……”如今,倒了的墙壁已经修好,但整个地面的红砖湿漉漉的像被水洗过一样,用脚踩踩,砖缝里就有地下水冒出来。她感叹:“虽然烧着火炉,但屋里感觉不到暖和。” 阴暗潮湿,是众多住户共同的痛苦。张掖市水泥厂东区搬迁区65岁的老人魏子英因为无法忍受这种寒冷,采取了垫地的办法,老人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撬开30多平方米的地砖,在下面垫上炉渣。他说:“从9月底开始到现在,已经垫了6次。地面抬高了40多厘米。”同时他担忧:“地面可以这样处理,但地基一直浸泡在水中,会不会出什么意外?” 大多的居民在担忧这个问题的同时,开始和不断涌出的地下水抗争。南关菜市场废旧回收站的老板赵国忠面对泡在水中的一堆废旧书报一脸无奈。他说,涌出的地下水一度达到了2米的高度,回收站的库房在水的浸泡中倒塌,许多废旧金属埋在泥泞中。为了把损失减少到最低,他购买两台水泵开始昼夜排水,为了以后的经营,他雇车拉土开始垫高地面压制地下水。“已经花了2000多元,整个地面垫高了80厘米。”他指着脚下说。但记者发现,新垫的80厘米土层已经软成了泥,似乎很难压制翻涌的地下水。 在此销售废旧木材的老人杨建坤看着浸泡在水中的木材连连摇头,他说这个生意没法做了,涌上的地下水让他亏损严重。老人说,有一天夜里,“喷泉一样的地下水涌上来,流进屋子后,和炕沿一样齐!”没办法,老人只好在土炕上又支起床铺,“就这样屋里潮得人睡不着。”为了抗潮,老人开始垫土,垫了70多厘米的土后,只好把门板锯了75厘米,“但晚上还是潮得睡不着,早上起来腰酸背痛。” 在张掖市水泥厂东区搬迁区流传一个87岁的老人和100多桶水的故事。老人叫何富兰,子女都不在跟前。健康的老人很乐观,她笑呵呵地指着地上的水坑说:“它能渗,我就能舀!”渗水严重的时候,老人每天要舀100多桶水,“我提不动,就请邻居帮忙!”老人笑着说:“邻居都让我给麻烦过来了。”她说,先这样暂时将就着,政府会想办法的,“只要房子不塌了就行!” 建筑物被泡受损 张掖市甘州区城市建设局副局长吴玉国说,上升的地下水位,不仅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不便,而且给一些建筑物和房屋质量产生了一定影响和危害。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张掖市甘州区有近1000户平房居民受灾,1.4万平方米房屋存在塌落的危险。 土木结构的房屋受损严重,而一些高楼大厦也同样存在各种隐患。记者在张掖市建设局了解到,张掖市建设局会同市、区房管、规划、设计、勘察部门及相关专业人员多次对市区内受灾居民做了调查。在市区20多项工程项目的调查中发现,渗水较严重的建筑物有华艺综合楼,新建街新世纪综合楼,北关花园小区6、7、8、9号楼,南关菜市场的河满村综合楼,其中嘉鹏火锅城等的积水深度大于2米。 记者了解到,甘州城区的建筑物设计在地下水位上升之前都是按照二B类设计环境,即:严寒和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设计的。现在地下水位上升造成设计环境的改变,实质上已经成为三类设计环境,即:严寒和寒冷地区冬季水位变动的环境。地下水位上升也造成砌体工程所用材料的强度等级发生变化——原设计烧结普通砖严寒地区在稍潮湿的环境下,强度等级为MU10,而在很潮湿的含水饱和环境下,强度等级应提高到MU15或MU20。目前市区所用烧结普通砖的强度等级都采用MU10。这种外部环境的改变导致工程基础构件的耐久性发生变化,从而造成建筑工程的使用年限与原设计的正常使用年限不符,使得建筑工程的正常使用年限受到影响。 记者在北关花园小区现场看到,部分地下室的抹灰层已被侵蚀且脱落,部分砖砌体已经外露。相关技术人员说,加上天气变化的因素,冻融循环,而且建筑工程基础构件长期处于水饱和状态,混凝土外表剥落、砖砌体外表剥落,会造成基础砌体的有效截面减小,从而对承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甘州区城市建设局副局长吴玉国说,部分地下管线、包括电线、地下通信管道、水暖管道等长期处于水浸泡状态下,使得这部分管线过早老化和腐蚀。电线长期浸泡在水中,对住户的用电安全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排水,排水,还是排水 面对不断渗积的地下水,政府部门也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张掖市建设局副局长张星旺和城市科科长杨学文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截至目前,他们对城区70多公里的排污、排水管道进行了清理,对城区内原来承担排水任务的各条明渠进行疏浚,重点对甘州区南关团结巷、饮马河、旧南环路北侧居民区的排水明渠进行了疏浚。目前,已经疏浚近3.8公里的明渠。同时,为了排除居民区的积水,城建等部门还在一些平房居民区新开挖了300米的明渠。同时对积水比较严重的团结巷、甘泉巷的巷道院内平房及社区开挖排水沟,附设排水、渗水管道300米,以便居民出行。 目前,市、区两级房产部门已对受灾严重的20多户居民实施了搬迁安置,对114间、1355平方米的平房加固维修。 11月15日,负责协调救灾、调查地下水上升工作的张掖市政府副秘书长郑生新说,面对不断上升的地下水位,张掖市政府部门已经采取了积极的措施。目前,造成的灾害有的排除了,有的正在进行,同时,组织相关部门正在进行城区地下水位的细致调查,尽快弄清楚地下水从哪里来及其走向,然后指定相应的措施进行排解。 救灾工作与此同时展开。11月20日,记者从甘州区房管局了解到,灾情发生后,房管部门配合街道对城区房屋进行了调查摸底,为确保危房户和无法居住的房屋住户安全过冬,由张掖市、甘州区两级财政拨付搬迁过渡补助费,起止日期为11月1日到2008年4月30日,每户补助900元的救灾专款,并且动员这些受灾户投亲靠友或另租房屋居住。等灾情过后,属于公房住户的房屋由房管部门负责维修,属于私房住户的房屋由个人自由维修,单位自管房由原单位负责与住户协调维修。截至11月20日,已经对269户危房户或无法正常居住户发了搬迁过渡房租补助费共计20多万元。 目前,张掖市对甘州城区团结巷、流泉社区、北关社区、甘泉社区、南大池、北大池、马神庙小区等7处水位上升现象比较严重的地方采取了治表和救灾措施,大部分地带的水位开始下降。从26个观察点的情况来看,截至11月10日,水位已平均下降5—10厘米,有的地方下降了30厘米。 显然,政府正在紧张进行的救济和调查工作,正是众多市民翘首以盼的举措。记者在张掖市马神庙街采访时,遇到了在该小区居住的三年级学生马婷婷,孩子一路追随,所问的只有一个问题:“叔叔,你能告诉我,这些水是从哪里来的吗?” 文/图 本报记者 阎世德 董开炜 曹勇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