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国家大剧院负责人谈开幕演出前准备(组图)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7日22:33 央视《新闻会客厅》
国家大剧院副院长邓一江 国家大剧院音乐总监陈佐湟 主持人李小萌 节目现场 李小萌:欢迎来到《新闻会客厅》。有人这样形容国家大剧院,说忘记那些演出,这个建筑本身就是一次精彩的表演,这样一个承载着丰富使命的建筑在12月22号就要正式开门迎客了。今天我们就请到国家大剧院副院长,也是国家大剧院的新闻发言人邓一江先生,和著名的指挥家国家大剧院音乐总监陈佐湟先生,欢迎两位来到我们的节目。如果说这个国家大剧院是一个新娘子的话,马上她就要掀开这个盖头来,现在国家大剧院上上下下各种工种的工作人员都在做什么? 邓一江:我们正在积极地准备,确保我们的开幕演出极能够成功,保证我们的演出质量跟服务质量。 李小萌:这个具体的准备都包括项什么呢? 陈佐湟:我想在现在所有国家大剧院上上下下可能既感到兴奋,也感到有一点紧张,有压力的事情恐怕还是我们的节目,因为说来说去一个剧院的建成真正在文化上、在艺术上或者在社会上的定位恐怕还是要靠它的节目,而且恐怕两档节目,要靠相当一段时期在艺术上能够达到的水准和高度最后来决定这个剧院真正所应该具有的一种性质,所以当然大家更多关注的恐怕还是在节目上面吧。 举世瞩目的国家大剧院在9月25日至10月13日为期19天的试演期间,先后上演了七个剧目包括《红色娘子军》、《天鹅湖》、《江姐》、《大梦敦煌》、《茶馆》、《梅兰芳》及青春版《牡丹亭》等七个经典剧目,演出23场次。这次试演期间的观众主要是与大剧院建设相关的群体,演出票采取单位包场方式,不对外销售。国家大剧院的软硬件经过这一轮测试表现到底怎样? 李小萌:我们要问邓院长的是,经过这二十天的试演,各方面的硬件上,现在你们得出一个怎么样的评价和结论呢? 邓一江:如果从硬件上来评价它,两个字,在世界上是一流的。 李小萌:我也看到一些报道说,经过试演之后,大概有两百多处细节是需要调试的,比方说座位的排号都没有通过灯光的装置,在演出开始当中能够看得到,或者说后台像迷宫一样,必须要通过颜色的标识才能够让人准确地到达他想去的地方,这些调试都在进行中吗? 邓一江:都在进行当中,我们试演出就是为了保证22号的对外国际演出季,应该说试演出,您刚才也说了发现了240多处问题,这些问题应该说没有大的问题,都是在很多细节的建筑上、机械上,包括我们怎么服好务,您刚才讲的,座标怎么来弄,因为这都是一个新的环境。 李小萌:就像座位的号,要让它亮起来,现在怎么办? 邓一江:应该说标识经过了将近有半年的设计,多种方案出来都不满意,因为毕竟大剧院怎么把这个标识做好,因为它应该说地上三层、地下三层,而且是圆形的,标识设计难度还是比较大,而且要符合这个建筑的风格,现在应该说这个方案定下来了,正在施工把它做好,争取在开幕演出季之前把它完成,让观众一进来能够顺利地走入剧场。 李小萌:陈先生,在刚才邓院长说到这240多处需要调整的地方您比较在意的是哪些? 陈佐湟:当然我作为一个音乐家本身来讲,我最关心的首先当然是音响,因为音响是一个实际上又客观又主观的事情,它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因为艺术家们在表演的时候,他们的听觉对这个剧场的感受,其实对他们表演时候的情绪是会起非常大影响的,这不仅仅是对观众而言,或者对听众而言,对艺术家本身也是一件非常非常高兴的事情。在国外有这样一种说法,听众可能一进剧场关心的是前厅,他们关心的是座位的舒适程度,对艺术家们来说,他们非常关心的第一是表演场地的音响和环境,第二是后台的设施,我想如果说二百多处已经提出来我们在做改进的话,我自己觉得恐怕还不止这个数字,因为一个剧场要真正能够发挥它最大、最好的一种作用,我想在运营的相当一个阶段,恐怕甚至几年的时间里要逐步完善。 李小萌:作为剧院来讲当然是要追求观众和演出者同样满意,但这两者之间您更在意谁的满意度呢? 陈佐湟:当然剧院根本的目的还是为了听众,为了观众服务的,当然他们的意见我觉得是剧院从管理层来说是最最在意的,但是作为艺术总监来说,我接触的还不是直接的听众和观众,更多的是来表演的艺术家们、演员、歌唱家、指挥、乐队队员,他们对设施使用上的方便和对他们艺术创作上的一种刺激和帮助,这些事情我是更加在意的,因为节目的质量最终还要由所有演出的参加者呈现给听众和观众,当然他们的感觉如何,能不能够得到一种最好的条件和环境,使他们能够发挥出最好的才华,或者才华当中最高的一种艺术水准,这些事情当然对艺术总监来说是在我的视野之内的。 2007年12月22日至2008年4月6日,在历时三个半月、百余天时间,国家大剧院将有78个剧目上演,演出180场,预计将接纳观众30万人次,这标志着国家大剧院将由工程建设阶段转向经营管理阶段。开幕国际演出季的推出,就是国家大剧院进入经营管理阶段后迈出的第一步。 那么,此次演出剧目编排以及对各国艺术家和艺术团体的邀请,透露出国家大剧院怎样的经营理念? 李小萌:国家大剧院这个开幕演出并不是一场两场,而是设计了一个演出季,这是怎么考虑的? 邓一江:实际上也是一个国际上的惯例,但是我们这个演出季,我感觉还是有这么几个特征,一个是时间跨度还是比较长,从22号到4月6号。 李小萌:而且跨过了中国非常重要的春节,包括元旦。 邓一江:元旦、春节都包括在里面。再一个我们的演出密度也是挺强的,基本上三个剧院78台戏,188场,应该说每个剧场从22号开始到4月6号没有一天是停的,有的是演出,有的是双台,这个密度还是挺强的。再一个我也感觉到演出的阵容也是很大的,国内外的名家、名团都过来了。再一个,节目上我们也是要求艺术精品。所以这几个特点应该说对这个演出季整体的艺术水准又提出了难度,也提出了对我们管理者的一些要求,当然观众可以大饱眼福。 李小萌:虽然说是整个一个演出季,但是谁奏响这第一场音乐会的声音还是很关键的,而且对这个演出团体来讲也是一种荣誉了,这是怎么确定呢? 陈佐湟:可以说在这个问题上面大家可以想象是不无争论的,我们不知道经过了多少次争论,推翻了重来,也听到了各方面的意见,最后我们有一点非常打动所有大剧院的经营和管理者,包括艺术策划方面负责人员的心,那就是说大剧院的建成是中外艺术家们都期盼了很久很久的一件事情,当然对这个大剧院的期盼之深、之切恐怕没有人能够比得过中国的艺术家们,包括音乐家,包括戏剧表演艺术家、舞蹈家,因为大家都觉得中国太需要这样一个表演艺术的殿堂,或者和国外艺术上交流的这样一个平台,所以我们想来想去,这第一次机会理所当然应该保留给中国自己的表演艺术家,所以我们第一场演出或者是不止第一场,最初的几场演出我们把最最荣誉的机会都留给了中国的艺术家,我想大家知道12月22号并不是三个剧场同时开张,而是当中有几天错落,当时也有一个专门的考虑,因为三个剧场如果同时开演,到底看哪一台好呢,我们还是多少有一点点错落,希望这也是符合听众和观众的心理。我们开始的几场演出都是在音乐厅,所以最初的国家大剧院总体的开幕是在音乐厅举行的。 李小萌:但是很有意思,我们试演的时候演的都是舞剧、芭蕾或者是话剧,没有一场真正的音乐会演出,可是我们的开幕演出全部都是音乐会,这是怎么回事? 邓一江:我刚想补充一下,这既是我们的试演出,因为音乐厅管风琴还没调试好,所以说试演出的时候音乐厅是没启用的,这次把音乐会作为我们开幕演出季的第一场,应该说既有它的审美感,也是我们在整个策划上应该也是一个亮点。 李小萌:对,您一说到管风琴,我们首先想到北京音乐厅的管风琴了,国家剧院和那个比怎么样? 邓一江:应该说现在我们这个管风琴在国内来讲还是一流的,有6500多个管子,而且是德国的一个专门做教堂音乐的世家做的,手工做出来的,从造型上也有它的特点,其中有一排为了造型,它不发声,是倒着。再一个从音乐整个的管风琴的色彩上也是非常好的,这个可能陈总监更了解。 陈佐湟:管风琴要说起来的话,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个话题,近年来我们国家很多地方修建了大剧院和音乐厅,管风琴的安装在中国也不是一件那么叫人陌生的事情了,但是管风琴在音乐厅里面所能够起到的音乐表演艺术上的作用还不是我们中国听众非常熟悉的一件事情,国家大剧院在我们这里花了这么多钱,我们安装了一个非常好的、质量非常高的管风琴,我们应该把这个乐器不仅仅当成一种音乐厅里面的装饰,而且是把它本来在音乐厅里面应该起到一种非常好的音乐厅乐器,这样的一个功能也能够展示给我们中国的听众,所以在我们开头的几场音乐会里面都专门刻意地安排了管风琴的演出,我们把它叫做国家大剧院的管风琴音乐周,就在这一个礼拜的时间里把管风琴独奏的功能,管风琴跟乐队合奏的功能,以及它历史上的沿革,通过讲座,通过音乐会现场的表演,希望能够有一个集中和中国听众见面这样的一个机会,希望大家在第一次进入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的时候就能够和这个乐器相识,能够跟它交上朋友。 李小萌:刚才我们说到开场演出的演出团体确定的时候是反复讨论的,演出的曲目肯定也是几经斟酌才能够确定下来的。 邓一江:我作为一个管理者我也感觉到,曲目上还是做了精心的安排,因为演出团体也有国外的、国内的,当然我们的演出剧目是国外33%,国内67%,还是以国内为主的。 陈佐湟:我想应该这样说,坦白讲,就我们自己来想,对这个演出季当中安排这么多的节目,我们可以说倾注了全力,也得到了很多很多中国表演艺术家和国际上表演艺术家们的支持和热心帮助,才能够把这个音乐季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弄起来,但是李小萌可能你也知道,在国外来讲任何一个这种级别的剧院,它的开幕演出有这样大规模的节目量和有这样高的艺术上的标准,说实话,花两年时间来做准备一点都不算长,但是我们只有大概半年左右的时间,这可能也是中国的速度跟别人不一样的一个体现吧。 李小萌:用半年的时间做两年的事情,效率是一方面,但会不会有仓促的地方,因为只要演出一开始,六千名的演出者,三十万名观众就要全部涌到这个,当然不是同时了,会涌到国家大剧院来,能不能完全接待好他们? 陈佐湟:其实坦白告诉大家,我们的节目已经排到2010年的年尾了,有很多重要的演出,我们在现在一边在做正式的音乐季的策划,一边做好开幕演出季的策划。可以向大家预告,好戏连台,月月都有,我们会尽量不使大家失望。 邓一江:我们如果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就不敢对社会公布22号对外演出,应该说这一块还是非常重要的,试演出,发现的问题其实很多是在服务上,所以说对职工的要求,将来要达到五星级饭店的服务标准,当然这有个过程,开始一个演出季的时候发现问题,我们在第二个演出季,接下来第二个演出季2008年5月份到8月份也是在奥运会期间,纳入到奥运会的文化项目当中,我们可能把第一个演出季的一些问题在第二个演出季也会解决,这样不断地完善它,因为艺术没有一个质量标准,我们会不断地完善,这样引进来的是艺术精品,大家、专家、观众都能认可,这是我们的一个宗旨吧。 李小萌:你们都提到曲目安排上,国内的曲目是三分之二,国外是三分之一,这个比例是有意达到的一个比例吗? 陈佐湟:应该说这并不是一个事先安排好的比例,而是在我们的节目安排当中自然形成的一个比例,这个比例现在看来是相当合适的,因为国家大剧院的功能既有成为中国最高的表演艺术殿堂这样的一个要求,同时也承担着国家要求,国家大剧院变成一个中外艺术交流的最好平台,所以从这样的两种概念来看,我们节目的安排可能还是适当的。今后是不是在比例当中会有些调整,我觉得恐怕是不可避免的,总会是会有这样的一种比例上的调整,但是大体来说我觉得体现了国家大剧院的这样一种功能。 李小萌:刚才院长说国家大剧院肯定是世界一流的,在中国来讲也是最棒的,这样的剧院,什么样的艺术家、什么样的表演者有资格登台演出,我想你们心中也是有标准的。 陈佐湟:可以这样说,国家大剧院所有的表演艺术家都把能够到国家大剧院来表演,展示自己的才华作为是一种很高的荣誉,也是一种很大的鼓励,每一个来的人都非常在意艺术总监给他们安排的曲目,他们还会提出自己的别的想法,希望能把自己的最好水准能够在这台音乐会上展现出来。作为艺术总监来说,我其实有很长一段时间苦恼于没有时间来接见国外的演出商和优秀的剧院和乐团的代表,他们都对国家大剧院的舞台表现了那样浓烈的热情和兴趣,我觉得也是一件叫人觉得又高兴又吃惊的事情,就是有这么多的艺术家多愿意到中国国家大剧院来展现他们的才华,说明了这样一种热情。 李小萌:艺术家渴望到国家大剧院演出这个不难想象,但是国家大剧院在选择的时候有哪些标准呢? 邓一江:那天有个记者问我,就您这个问题,有没有门槛,进大剧院演出有没有艺术门槛,我说这要分为两个方面去讲,一个,对于全国包括世界各个艺术团体而言,对各个艺术种类而言,大剧院都欢迎来演出,这个没有门槛。但是就艺术而言,虽然说艺术没有一个一加一等于二的定向标准,但还有一个相对标准。 李小萌:对这个问题陈总监心目中的标准是什么? 陈佐湟:我觉得大剧院节目的设置方面,我本人也觉得很欣赏的一个概念,就是说国家大剧院为世界上各国的艺术家们提供一个表演的舞台,不分人种,也不分观念,我们是有这样的胸怀,能够容纳不同艺术上的特色和传统。从这方面来讲,有时候我们取有些节目是因为他们的特色,因为我觉得归根结底,一个剧院的中心是听众,是观众,是我们的服务对象,所以为他们着想,我们必须要组织这样一种非常丰富多彩的节目,当然一般质量的节目不在我们视野之内,我们总希望为我们的听众和观众能够挑选到最最好的节目。 李小萌:刚才陈总监说演出剧目已经约到2010年了,但是我们演出水准要求这么高的话,会不会出现节目荒呢? 陈佐湟:至少目前我还没有感到会有这样的危机,我觉得我们感到了更加难办的是,有时候怎么能够安排得下这么多的节目,因为对一个剧场来讲,它每一年演出季的安排,必须要有自己内在的松紧节奏,也不是说一味地把节目堆在一起就会成为好的演出季,有时候在安排的日程上面、场地上面,我们常常会碰到有一些尴尬的时候,我没有可能能够容纳那么多的节目,目前来说我想可以很高兴地告诉大家,我们还没有这样的忧虑。 李小萌:那就太好了。 邓一江:我补充一点,不要担心,像目前我们国家文化部在艺术精品,在各类大赛,其实应该说出现了很多剧目,现在光这些剧目要走进大剧院来演出我们都安排不下,而且应该说还有国际上的,所以这样一个13亿人口,而且我们国家各个省、地区都有自己的团体,而且每年都会出现很多的,包括五个一工程的剧目,包括精品剧目,包括文化奖、荷花奖等等这一系列的优秀剧目,我们现在一年安排进去那都很难的,所以这个不是问题。当然问题就在,剧目是否观众喜爱,这倒是我们要去考虑的。 李小萌:之前我们知道国家大剧院被定为成公益的性质,但是听说有这么多的演出源源不断地来,会不会逐渐逐渐形成营利呢? 邓一江:这个该是我们应该注意的,我们很明确,包括北京市委市政府对大剧院,包括国家,定位就是公益性事业单位,北京市政府要求我们,把社会效益要放在第一位,大剧院不能以营利为目的,有三个误区我们始终自己在告诫自己,一,我们不是看场子,有钱你就进,我们是一个国家的艺术表演殿堂。第二个,我们不是以营利为目的,我们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考虑它的公益性。第三,我们不是为少数人服务的,成为一个少数人的艺术沙龙,应该让广大人民群众走进来。这三个误区我们时时在告诫,要避免这三个误区,所以说大剧院将来一定是不会以营利为目的,还是要把社会效益,把公益性放在第一位。在它的功能上,除了演出,我们还有艺术教育,还有资料中心,我们将来有一个艺术交流,通过很多公益性的活动,我们让广大群众走进大剧院。 李小萌:如果经济效益不是追求的重要目标,会不会经营管理者就会放松一些呢? 陈佐湟:我想应该不会吧,我总觉得一个大剧院的建成,从建筑上的完成当然是非常非常重要,但是毕竟一个剧场的建成是最简单的一件事情,它的经营管理是一个更难做到完美的事情,从艺术上来讲,好像不是一个艺术总监视野当中应该有的课题,但是实际上一直是萦绕在我心目当中挥之不去的一个意念,就是国家大剧院确实是花了这么多钱把它盖起来,它最终应该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我觉得我在安排节目的过程中,以及做其它艺术活动的安排当中,始终不能忘掉的一点就是纳税人的钱盖起来的剧院,必须要为纳税人服务,否则这个大剧院就没有存在的理由,在这点我们整个大剧院上上下下都不能够忘掉这件事情,我们也都在做努力,像刚才邓院长提到的很多艺术教育上、艺术普及上很多很多这样的节目,可以成百成百来计算,虽然不在我们的表演节目当中,可以详尽地列出来,但这绝不意味着国家大剧院忘掉了我们对人民的这样一种承诺,和责任,和义务,国家大剧院我们都有决心把它变成是真正人民的剧院,让大家觉得这是自己的文化之家,让大家觉得这是自己的艺术之家,他们可以花很少的钱甚至不花钱可以到这个剧院来享受他们应该享受的那一份文化和艺术上的瑰宝,我想如果国家大剧院不能做到这点,国家大剧院就不是一个成功的剧院。 国家大剧院的宗旨是人民性、艺术性和国际性并重。“人民性”是大剧院宗旨的根基和重点,控制票价,让普通观众看得起演出,也是大剧院的目标。国家大剧院将怎样体现人民性? 李小萌:正像您说的,国家大剧院除了追求它的艺术性、国际性,特别强调人民性,提到人民性,作为观众来讲首先反映的是票价的问题,能有30块钱一张的门票或者是有站票,或者是免票,像这样的票在这次开幕季演出当中能占到什么样的比例呢? 邓一江:应该说从票价这一块,就是你刚才讲,为了体现人民性,当然有一个事实咱们不能否认,你再演,一个晚上也就四千多观众,不到五千,这是有限的,当然我们也得搞,咱们刚才讲了,不以营利为目的,并不是不考虑它的经营成本,这是一个市场规律,不然大剧院就不能存在了,这么多演出剧目要投入的,投入不能老投入不回收,我们是在经营成本相对回收的情况下不以赚钱为目的,解决这个问题以后,我们在考虑,其它从公益性这一块让大家走进来,票价是一个实质的问题,我们现在是六档,在高档上我们也有,但这个有只是少部分。 李小萌:最高能到多少钱一张门票? 邓一江:从目前来看有那么一至二场稍微高一点,就是国外的,现在引进国外一流的剧团、剧目来,应该说成本还是挺高的,但我们也在考虑怎么把这个成本回收,我们除了不营利,怎么把成本回收回来,这样最高有一至二场是一千六百多好像。 李小萌:最高票价是一千六百多吗? 邓一江:有一场,不是一千六也是一千二,肯定我们公布了,网上都有,但是更多的我们是把票价定在中低档这个价位上。 李小萌:低挡票价能占多少比例? 邓一江:低挡票价可能相对,我是这么认为,在高档跟低档可能相对是两头,大的可能还是在中档这一块上,因为毕竟现在如果说太低了,我刚才讲的,成本入不敷出,老入不敷出,大剧院也承担不了,不能老是国家往里投,咱们要通过自己的管理,通过经营,要把成本收回来。 李小萌:我们毕竟知道国家大剧院成本是很高的,像您说的,达到收回成本,也不容易吧? 邓一江:这个我想要有长久经营,但是目前比如说我们第一个演出季,比如像你讲的,投入了几千万,这个都要通过我们的运营把它回收,刚才陈总监讲了,实际上大剧院建成以后是一个难点,但是更大的难点是你将来怎么经营,因为它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是百年大计,所以这对大剧院的管理团队,包括我们艺术总监,包括我们专家指导管理团队来讲应该说压力还是很大的,这里要人民性,还要经营,还要保持它的成本,保持它的正常运作回收,所以这一块应该说难度很大,但是我们正在积极想办法,如果这一次开幕演出季,我相信通过我们这个正常经营,目前来看回收成本是不成问题的,但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回收成本上,还得通过营运把它有一定的利润,来维持我们正常的运作,减少国家对它的投入。 李小萌:陈总监刚才我们说到人民性,我们第一反应是票价的问题,但是我想票价只是人民性当中的一个部分而已,其它方面还有什么? 陈佐湟:我觉得国家大剧院有责任通过自己节目的主持,在中国文化艺术发展的潮流当中能够起到一种推波助澜,有时候也需要起到一种引领方向的作用,因为国家大剧院,就像刚才邓院长也讲了,它不是一个单纯的演出机构,既不是个演出商,也不是看剧场的,因为它还承担着这样一种社会上的责任,从这些角度来讲,我觉得国家大剧院在自己的节目主持当中,我们还是感觉到文化上和艺术上的一种责任。 李小萌:承担起普及艺术教育的这样一个责任,具体会做哪些活动来体现呢? 邓一江:因为大剧院的艺术教育普及这一块是我们应该说是跟演出齐头并进的一项重要的工作,从普及教育这一块我们目前有五个板块,一个是公益性演出,就是我们将来要引一些一流的演出,除了我们经营,我们还要用到公益性的演出,就是低票价,那就是纯粹的低票价,十块钱、二十块钱,就让观众能走进去。还有一个有讲座,就是专家讲座。还有一块就是大师访谈。再有一块就是我们的公开排练,让观众也能走进来看。再一个就是有一个第五空间舞台,那是因为大剧院的空间很大,在音乐厅旁边我们设立一个这样的空间舞台,让艺术家们能零距离地让观众能接近他,这里也有大的艺术家在这上边,将来我们要请过来跟观众见面。再有我们要有专业艺术院校院团的这些艺术家来这里演出。还有一些准专业的,比如大中学校的一些艺术团,水平也是挺高的,让他们亲身来这儿演出,接近观众,让他们体验,让观众来接触。还有一些儿童的,新星,让他们在大剧院能够有展示,考级,靠八级十级干嘛?要有个表演的地方,我们也希望他们能到这儿我们也推,所以这个舞台也是比较有特点的。这个在我们院里,如果按照我们院长给我们下的任务就是,一年这个舞台要达到六百场,你想这是个多大的数,我想通过这些,我们观众解决他进不了买票进剧场看,如果能力还达不到,或者我看得少一点,我们通过这个艺术教育普及,一个是让他们能看到表演,再一个最主要的目的是要提高全民族的文化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所以艺术教育普及我们的观众群主要是对青少年,这是我们主要的。 李小萌:陈总监,作为指挥家,我想您也是在世界各地演出,跟世界顶级的音乐团体合作,在最棒的剧场里面表演,相比之下您觉得国家大剧院在您心目当中您觉得这个亮点也好或者最大的特色在哪里? 陈佐湟: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据我知道,目前现存的世界上最大的表演艺术中心是在美国华盛顿DC的肯尼迪艺术表演中心,但是就从建筑面积来讲,我们建成以后的中国国家大剧院,将是现在最大的肯尼迪艺术中心的一倍左右,从这个概念上来讲,我相信在近期内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新的艺术表演中心在规模上可以超过中国的国家大剧院,但是建筑面积并不能说明一个剧院的所有,从它的音响的条件来讲,或者从它的管理上来讲,或者从它的经营方式方面来讲,我觉得国家大剧院现在还是零,因为就连我们的第一场正式开幕的音乐会还有几天的时间要等待,从这方面来讲,我觉得我们还是一个最最年轻的小弟弟。要使中国的国家大剧院真的不愧于它的建筑面积,它的气派,能够真正在世界上所有的大剧院当中有它自己光荣的一席之位,我觉得还需要管理经营的人,那么多的艺术家,包括我们的听众和观众,大家一起来做多少年的努力才能使它真正无愧于这样一个地位。刚刚讲过,试验以后,我们各方面归档起来,找到几百个问题,我相信恐怕在今后的过程当中还会找到几千个问题,找到问题是一件好事情,也同时听到很多品头论足,大家有不同的议论或者批评,我觉得这是好事情。一件事情如果没有人在意它好与不好,这件事情大概是不会有希望的,一件事情大家都觉得它应该比现在更好,还不够好,应该可以这样做得更好,我觉得这个事情一定是有希望,虽然有时候批评可能会严厉一点,恨不得它明天能够好得更快一点点,所以我觉得国家大剧院虽然还会面临很多很多挑战,但应该是一个非常有希望,也应该是一个大家都会一直对它关心、爱护、支持的这样一个事物。 李小萌:人们关注到国家大剧院跟建筑本身有非常直接的关系,但是也像刚才陈总监讲的,建筑是最容易做奥的,要作为一个真正的好的一流剧院还在后面的经营管理当中,现在马上国家大剧院真的就要展示在世人面前了,最后请两位向大家发出一个邀请,邓院长请您邀请观众,我们请陈总监邀请的是世界各地的艺术家。 邓一江:欢迎国内外的广大观众,你们走进殿堂般的剧院,在那个地方,视觉可以让你激发出一种激情,听觉可以让你展现遐想,你走进大剧院以后,一定会得到一种美的享受。 李小萌:总监。 陈佐湟:中国国家大剧院马上就要开张了,我想这个大剧院虽然冠名是中国的国家大剧院,但是同时它也是全世界艺术家,首先包括中国的艺术家们所期盼已久,也期盼很深的一个最好的表演艺术的舞台,我想在这个舞台上,所有的艺术家们可以把他们迄今为止所能够达到的最高的表演艺术成就和水准能够在这里展现出来,同时我也相信这个舞台也会对他们今后艺术上的进一步的发展也会提供一个非常非常好的平台,欢迎大家。 李小萌:好,谢谢两位。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