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绣:难辨画绣的刺绣珍品(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13日17:25 外滩画报
顾绣:难辨画绣的刺绣珍品(组图)
展出作品

顾绣:难辨画绣的刺绣珍品(组图)
展出作品

顾绣:难辨画绣的刺绣珍品(组图)
展出作品

顾绣:难辨画绣的刺绣珍品(组图)
展出作品

  正在上海博物馆展出的“海上锦绣—顾绣珍品特展”中,50余件来自故宫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南通博物苑、苏州博物馆等的顾绣珍品,以其精巧“笔墨”和生动气韵,大大改变了人们对“刺绣”的看法。该展将持续至2月25日。

  假使不是亲眼看一看顾绣,很难想象它同其他华丽鲜艳的绣织物的区别。而那“看一看”,指的是顾不上将额头撞上展示窗玻璃地凑近去辨认那些细密得依稀存在的针脚,然后确定那些雅致古朴如画的绣卷上,棱岑的山石、氤氲卷舒的云浪、曳欲摇风的松竹、禽羽厉爪、器皿纹饰乃至朱红小印,尽是以针代笔、以线代墨绣成的。而那两方已成顾绣通名的朱线绣印“露香园”、“青碧斋”,提醒人们一个奇异的事实:这些摄取天晴日霁、鸟悦花芬的灵动之气的绣品,就是在如今上海豫园附近一条名叫“露香园路”的小马路那里完成的。

  露香园

  “露香园”,仿佛一个明净大湖中的小岛,在水一方,静谧而免受打扰。明嘉靖三十八年进士顾名世,官拜尚宝司丞,晚年便在当时松江府上海县县城的西北隅修筑了这座占地40亩的江南园林。据说筑园时穿池得一石,上有赵孟兆页篆书“露香池”三字,遂作园名。在这个精致的院落里,顾氏家族也追随士大夫阶层流行的避俗之风,耽情诗酒,以琴棋书画为闲雅、以禽鱼竹石为清逸。而文人墨客们在品评嘉桃、糟蔬之际,也将以李贽为代表的个性解放观念带到露香园的女眷之间。

  顾名世次孙顾寿潜的妻子韩希孟、顾名世长子顾汇海之妾缪氏以及顾名世曾孙女顾兰玉耳濡目染,临摹宋元名家字画的意境,以刺绣针法带上吴绫。晚明心禅之学风行,董其昌提出“南北宗”之论,以婉约、清淡、轻秀者为南宗,顾绣同样受到崇南抑北的江南知识阶层的审美心理影响。顾氏女眷们将一根丝劈为三十二分之一,用纤毫细针,穷数年之心力,创作出一幅幅刺绣珍品,引得以董其昌为首的文士瞠目结舌,大呼“技至此乎”。顾绣突破了自古以来刺绣或装点衣衾或修饰帷幛的实用范围,摆脱了闺阁闲情的狭小天地。她们的作品追求“士气”、“逸品”,以卷、轴、册为装裱样式,不让丹青。而绣品在不同方向光源的照射下,丝光合理,别具缥缈难言的美感,这又是绘画所不能及的境界了。

  可以设想,她们倒是古往今来杰作的创造者中较为不寂寞的那一群。且不说有座上佳客之褒扬,良辰美景当前,韩希孟与丈夫顾寿潜一画一绣,凡笔之不足,则针能独到,凡墨有晕缺,则线能补齐,这样的一番相互扶携,委实令人心向往之。顾兰玉则没有那份幸运,她生在清初,早年丧夫,守节抚孤之余“针黹营食”、“设幔授徒”,也因此为顾绣的推广和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