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华社摄影部为奥运厉兵秣马(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28日11:57   人民摄影报
新华社摄影部为奥运厉兵秣马(组图)
  8月16日,在北京奥运会射击男子飞碟双向比赛中,法国选手泰拉斯获铜牌。新华社记者 李尕 摄

新华社摄影部为奥运厉兵秣马(组图)
  8月18日,中国男篮队员姚明在比赛中摔倒。 中国队以77比91负于希腊队。新华社记者赵鹏摄

新华社摄影部为奥运厉兵秣马(组图)
  8月19日,西班牙选手伊万·拉尼亚在铁人三项自行车比赛中和其他选手一道通过一处桥洞,他最终获得第五名。新华社记者王毓国摄

  第一部分

  迎奥运 运筹帷幄厉兵秣马

  立壮志 全力以赴策马刀环

  2001年7月13日22时11分,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萨马兰奇在莫斯科宣布,北京以56票获得2008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的主办权。

  2006年10月26日,国际奥委会正式授权新华社成立国家奥林匹克摄影队。

  根据奥组委授权,作为东道主通讯社,新华社将在采访报道中享有与国际奥委会认可的世界三大通讯社(美联、路透、法新)同等的待遇。同时,新华社将承担对中国运动员进行全方位的文字和图片报道任务,向未获得奥运会注册权的中国媒体提供详实的奥运会信息。其主要职能是对奥运会的所有赛事、开、闭幕式以及相关活动进行摄影报道。

  虽然新华社摄影记者有着丰富的大型国际活动的报道经验,但对举世瞩目的奥运体育盛会的全面报道,还是第一次。怎样完成国家奥林匹克摄影队的任务?怎样才能报道出北京奥运会的特色?怎样向全世界传播奥林匹克精神?怎样在与美联、路透、法新和盖帝等世界知名通讯社的同台竞技中取胜?……一系列问题摆在了国家奥林匹克摄影队的面前,压在了新华社摄影部主任、国家奥林匹克摄影队总指挥徐祖根以及摄影队全体队员的心头。

  确立报道指导原则 制定四大任务目标

  根据新华社的统一部署和国际奥组委的授权协议,国家奥林匹克摄影队确定了自己的报道原则:“多、快、好、全”是国家奥林匹克摄影队在本届奥运会上制定的四大任务目标。多指每天签发的照片数量,中英文说明的照片最少各为1500-2000张;快指所有金、银、铜牌的产生以及奥运会的重大事件,力争在第一时间发出照片;好指要出精品,出好照片,出传世佳作;全指除了关注所有优秀中国运动员和金银铜牌选手外,也关注那些来自发展中国家以及拉美、非洲国家的运动员。徐祖根认为,这是新华社在报道方面的最大亮点,同时让中国的图片更多地占领国际市场,力争在时效、数量、质量等方面,接近或赶超世界三大通讯社。

  抽调精兵强将 组建国家奥林匹克摄影队

  7年来,新华社摄影部致力于强化专业体育摄影队伍的培养与建设。

  国家奥林匹克摄影队共有65名摄影记者和32名图片编辑。入选的摄影记者全部是新华社总社和国内外分社的记者。他们中,有采访过五届奥运会的罗更前,有连续采访过亚特兰大、悉尼和雅典三届奥运会的刘宇,有采访过2004年雅典奥运会和2006年都灵冬奥会的李岳,有参加2006年世界杯和雅典奥运会的戚恒,有在中外赛事上连续摘金夺银的摄影记者费茂华等一批中青年摄影骨干。他们中,还有来自新华社地方分社的郭大岳、杨磊……

  同时,新华社对入选国家奥林匹克摄影队的图片编辑也进行了严格的选拔和培训。这32名图片编辑能流利地使用中英文两种语言,对图片有一定的鉴赏能力,精通体育赛事,电脑操作炉火纯青。

  实施科学作战模式 点对点进行排兵布阵

  在国家奥林匹克摄影队的名单中,摄影记者与图片编辑的比例达到了2:1,图片编辑的人数之多和素质之高创造了新华社采访报道之最。之所以这样安排,是为了实现奥运照片“现场签发”的需求。在本届奥运会报道上,新华社首次采取了大部分新闻照片“现场签发”的作战模式。摄影记者在赛场拍摄的照片,直接通过专线系统传给看台上的图片编辑,图片编辑直接选片,直接签发给用户。这一模式确保了奥运照片在第一时间的播发,抢占了时效性。

  国家奥林匹克摄影队详细制定了一本厚达100多页的排兵布阵计划书,每天每个记者的拍摄项目、摄影内容,每个编辑所在位置、每个场馆的拍摄地点和角度设置,甚至镜头长短、规格大小等均作了详细部署。

  此前,新华社还对这些摄影记者和图片编辑进行了强化业务培训,模拟演练,让年轻记者们参与更多大型体育赛事的实战拍摄。2004年雅典奥运会期间,新华社摄影部就派出了28名摄影记者参加报道,进行实战练兵。从奥运会的测试赛起,这些记者编辑们便开始跟踪自己的拍摄项目,熟悉奥运赛事内容,演练采编流程,从而做到心中有数。

  购置一流器材设备 做好奥运摄影技术保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新华社花两千多万元为采访奥运的摄影记者们配置了世界最先进的相机,同时每位摄影记者还装备了最先进的电脑、手机、对讲机等设备,平均每位记者的装备价值达三十多万元。

  此外,为保障摄影记者的发稿以及图片编辑现场签发的需要,新华社还在奥运会所有赛场租用专线,在技术上保障了照片的即拍即传,实现了奥运照片现场采编签的“一条龙”发稿模式。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