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一个摄影爱好者的家乡影像(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17日04:57  扬子晚报
一个摄影爱好者的家乡影像(组图)
“盐城小姐”选美——1990年摄

一个摄影爱好者的家乡影像(组图)
街头“卡拉OK”——摄于80年代。

  选美、卡拉OK、考驾照……这都是一些早已老掉牙的词,可当它们一起出现在盐城54岁市民沈海滨的相册里后,却组成了一幅妙趣横生、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随之扑面而来的是对时代变迁和城市历史的感慨与记忆。

  现年54岁的沈海滨在盐城土生土长,近30年来,他的公开身份是盐城市外贸局的一名普通职员,踏实敬业、低调沉稳;但其实,对亲戚朋友们来说,最熟悉的属于沈海滨的形象却是——头戴摄影帽、身穿摄影服、颈挂照相机,风风火火地奔跑在盐城各地,然后时而在国内外一些知名报刊上,他的名字会伴着一幅幅照片,在不经意间赫然呈现。“我是好几家报纸杂志的特约摄影记者呢。”老沈很有些得意地告诉记者,其实和很多爱好摄影的朋友一样,他最早也总喜欢吧镜头对准那些花鸟鱼虫,“照片拍出来都很美,但久而久之就觉得不过瘾,别人问我拍的什么,我答不出来。花?草?猫?狗?太空洞了。”

  沈海滨已经不记得自己公开发表首张照片是何时,但有一次经历对他来说颇有意义。那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一个夏日午后,他背着相机走到盐城最繁华的街上,刚好遇到有商家在展销家用电器,露天摆出一套“卡拉OK”,市民可以随意上前一展歌喉。“那时影碟机问世没多久,还属于稀奇玩意,围观市民都显得很踊跃,场面非常热闹。”沈海滨当然不会错过这样热闹而有趣的场面,将之摄入镜头,后来将照片投到几家报社,竟然很快用了出来,而且比之前他偶被刊登的景物照醒目多了。“我记得连同我加的一段百余字的说明也一起见了报。”在这次经历中沈海滨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从那以后,我开始有意无意地去尝试用镜头捕捉故事。”

  类似“街头卡拉OK”的故事还有不少——盐城刚刚开始流行一种被称作“电驴子”的轻骑摩托时,要驾驶这种新式武器上路必须先考驾照,作为学员的沈海滨在驾校捕捉了一群女青年兴高采烈“骑驴”的镜头;当电话开始走进盐城普通人家时,他捕捉了一对母子跟远方亲人通话时的温馨场面;当“选美”风潮席卷全国时,他在“盐城小姐”选拔现场捕捉到了勇于将青春和活力展露人前的女孩的笑脸……把这些画面在暗房里变成照片后,沈海滨总是很认真地配上一段或动情或好玩的文字,然后装进信封,寄出。不出意外的,“一次次看到经过自己的手,家乡的变化和风貌为外界知悉和了解,心里总是特别开心。”

  从无意间捕捉故事到有意记录历史,其间的过渡对沈海滨来说非常自然。“随着越来越多的照片被刊登出来,我也积累了小小的人脉和知名度,别的没什么,盐城哪里有新闻故事了,我总是很早收到消息。”加之本身的工作性质,沈海滨对盐城的外向型经济新闻很是敏感,“渐渐地,我开始留意掌握到的各种信息和线索,去思考究竟什么样的故事和照片,最能反映家乡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于是,他拍下了盐城汽车总厂手工制作出首辆汽车的画面,拍下了东台一家地毯厂为国外特制全国最长地毯的画面,拍下了从盐城机场飞出的民用飞机,拍下了开进盐城火车站的首辆列车……

  20多年过去了,沈海滨的相机换了一台又一台,影集装满了一册又一册,除此之外,还有数以千计的底片。其中有发表过的,更多的则很少示人,“其实在我看来它们同样珍贵,因为每张照片里,都有我眼中的摄影,我眼中的家乡和我眼中的自己。”

  本报记者 张磊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