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坚守映秀:我们的孩子(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9日11:26  中国网
坚守映秀:我们的孩子(组图)
有的孩子帮村里分发物品

坚守映秀:我们的孩子(组图)
有的孩子围着跳锅庄舞的大人

坚守映秀:我们的孩子(组图)
有的孩子在玩具车里玩耍

坚守映秀:我们的孩子(组图)
有的孩子在屋前放飞气球

  直到“5.12”地震发生五十个小时,这里还是一座孤岛,全国人民焦急的目光汇聚于此,就像担心自己音讯全无的孩子。

  如果没有这场大地震,无论多么山清水秀、美丽富饶,映秀都不会被世人永远记住她的名字。11月7日,记者来到震中映秀,触目惊心的废墟让人难以还原她最初的样子。多么希望大山的那一边会有千万能的神灵,让所有的一切能重新开始。如果可以,我宁愿永远不曾知道这里,甚至我们没有这个孩子。

  但一切还是发生了。袁素芳原来在镇上开着一家鑫兴超市,一大家子有七八人遇难,价值七八十万元的资产至今还被埋在废墟里;镇前在213国道旁做小生意的孙水英,山上的房子垮塌,国道旁的店面也被夷为平地,她7岁的小女儿和袁素芳9岁的独生子都就读于映秀中心小学,地震过后再也没有醒来。

  映秀镇中滩堡村会计张仕力和老伴今年都是52岁,地震发生后,老伴从三楼跳下毫发未损,他则为了鼓舞村民的士气,用竹竿第一个升起了五星红旗。张仕力震前投资房产,结果百万家财血本无归,但一家五口没有伤亡。地震过后才发现,在映秀镇他们家已实属万幸。他和老伴连连感慨:“幸运52啊!”

  同样幸运活下来的人只有原来的二分之一,映秀1000多户居民已搬进活动板房和自建房,得到妥善安置。这里昼夜温差大,他们晚上串门大多穿着同样的崭新棉衣。从昨天起各小区陆续发放炉子,习惯用电热毯的人们开始学着如何一边做饭一边取暖。渔子溪村村民马道元家里每人发了三床棉被,分别为3斤、5斤、8斤重,“今天有点冷,不过盖8斤的肯定没问题。”

  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异地重建,虽然映秀镇中心区还被封闭,重建规划暂无时间表,但“我们的家在这里!”映秀镇党委副书记蔡代敏告诉记者,映秀重建将一步到位,减少过渡措施,“老百姓经不起折腾了,要先让他们的心安定下来。”经济恢复是灾后重建的重中之重,蔡代敏对此充满信心,“看,二台山变电站已经开始供电了!”

  孙水英在板房里开了个小饭店,客人多的时候邻居们便都来帮忙。213国道不再从映秀穿过,她正和丈夫合计再干点什么。袁素芳开了家小超市和小旅店,旅店只有一间四个床位,以后旅游的人会越来越多,她希望能开家大一点的宾馆。张仕力则开了个小旅店和小饭店,因为温总理曾去过他家,所以取个店名叫“温馨家园”。

  温馨的不只是饭店旅店,在映秀板房小区,笼罩在人们心头的阴影开始放晴。礼品店、烧烤店、文具店、网吧、菜市、诊所等相继开业,麻雀虽小,五脏俱全。8日清晨的映秀,人们一大早起来晨练后,或者去遛鸟,或者去逛早市。整个板房小区卫生整洁,许多人将养的花在门前一字排开。站在东边的山坡上遥望,屋顶的卫星接收器在阳光的照射下银光闪闪,整个映秀鸟语花香。

  虽然漩口中学学生已经转至山西长治就读,但周末的映秀还是能见到许多孩子。有的在玩具车里玩耍,有的在屋前放飞气球,有的在洗自己的衣服,有的帮村里分发物品,还有的孩子围着跳锅庄舞的大人们奔跑,正午阳光下的映秀,一片其乐融融。我忽然想起家乡也在映秀的抗震小英雄林浩,他的坚强、乐观和镇定,改写了昨天,收获了明天。

  那一刻,我突然想有个自己的孩子。永远记得在外文局和中青社记者座谈会上,一位同仁说:“如果我有女儿,会叫她映秀”。(程圣中 文/图)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