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家的购物变迁史(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6日07:32  大众网-齐鲁晚报
我家的购物变迁史(组图)
穿着母亲缝制的衣、裤、鞋留个影。

我家的购物变迁史(组图)
让我们风光一时的连衣裙。

  对商店的最初记忆,还是上世纪70年代后期的供销社。

  那时候我们家在新疆呼图壁奶牛场,全场一万多人,只有一个供销社,不管买什么,都是凭票供应,家里有个抽屉,专门放着粮票、布票、肉票、煤票等等,穿衣吃饭都离不开这些票据,母亲总是像宝贝一样锁着。那时候最热门的职业是“八大员”:售货员、服务员、驾驶员……而售货员又名列八大员之首,可见商品供应之紧张。那几张布票,母亲总是仔细算计着,全家的衣服、被褥都要倚仗这个,所以一套衣服总要大的穿完小的穿,棉布又不耐磨,我们都穿过那种膝盖、肘部、屁股带补丁的衣服,大家都那么穿,也没觉得丢人。

  当时比较流行的“三大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也要凭票供应。我家曾经添置过几辆“大金鹿”自行车,都被农村的亲戚强行推走了,主要原因就是它载重量大,可以当“驴”使。记得大舅家的表哥结婚,女方提出的要求就是没有“大金鹿”不结婚,大舅只好连夜赶来推走了我家的“大金鹿”。

  那时候最流行的东西是上海货,一个年轻人不装备几件上海货,就是跟不上潮流。场里有几个上海、北京、南京的知青,每次探亲,都承载了全场人的重托。记得母亲曾让南京的知青给我们姐妹三人每人捎了一件裙子,姐姐是细纱碎花的短裙,我和小妹是粉色人造棉连衣裙。这几件衣服,让我们从新疆穿到山东,出尽了风头。邻居小红的妈妈是上海知青,每年娘俩儿回上海省亲,都会带些新奇的东西回来,我第一次见识喇叭裤,就是小红从上海穿回来的。记得父亲有次去北京出差,给每个邻居女孩都带回了一个黑色的有机玻璃发卡,那是当时最时髦的头饰了。

  小时候,因为体格好、身体壮,我就被母亲当成了壮劳力使唤,书包里常放着粮本、面袋,放学的时候,顺便买粮。记得逢年过节,粮本上总会多上二两香油及其他紧俏商品。我们家因为女孩多,供应的粮食吃不了,便换成粮票,这粮票可以在黑市上换鸡蛋。作为母亲的得力助手,我常参与这种“投机倒把”活动。

  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们家搬到了山东威海。当时的威海也只有百货大楼、鲸园商店两家比较有规模的国有商店,鲸园商店就在现在海港大厦的位置,是一座英式二层建筑。同学的母亲在二楼卖布,我常去,记得二楼的地板是木制的,走起来吱嘎吱嘎响,卖的商品也大同小异,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当时比较流行的面料是的确良、华达呢、涤卡,小城里流行什么,一夜间便会充斥大街小巷。当时我们穿的衣服多半是母亲根据最新流行款式,用自家缝纫机加工的。

  记得1982年左右,合成面料出现了,听说不用布票,母亲便开始疯狂抢购,很快家里就屯积了不少布料。有一次鲸园商场来了一批很厚实的藏蓝色化纤布,母亲一次就抢回了二十几米,家里每人都做了一条裤子。那布料极其结实,怎么也穿不破,直到我们都穿烦了,母亲才将存货送给了乡下的亲戚。

  后来街上的商店开始多了,威海卫商场、人民商场、北门商场、海林商场……商业街上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一批个体商店,在荷花湾旁边,还形成了一个大规模的露天个体服装市场。各种商品铺天盖地而来,人们在饱尝了物质匮乏的痛苦后,终于可以随心所欲地消费了,各式各样的购物票证终于完成了历史使命,悄无声息地退出了市场。

  上世纪90年代初,市府旁边的百货供应站第一次引入了超市经营模式,敞开柜台,由消费者自由选购,一时间,人们蜂拥而至,争相体验自选购物的新形式。此后的短短十几年时间内,人们的购物方式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而且,作为距韩国最近的城市,威海又成了韩国商品的集散地,各种韩国食品、服装、饰品充斥大街小巷,让这个城市增添了一抹韩国风情。

  如今,网上购物又开始风行。一台小小的电脑,就可以连接五洲四海的商家,只要鼠标一点,足不出户,就可以轻松购物。我周围的同事朋友几乎都加入了网购大军,从手机电脑到服装书籍,都可以在网上搜到。很多热衷品牌的朋友,会在专卖店里看好了款式、型号后,再到网上下订单,几乎能享受半价的优惠。退回30年,这是做梦也想不到的。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