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绝版钟山表一市民藏有20多块(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2日05:29  扬子晚报
绝版钟山表一市民藏有20多块(组图)
能盅药盅蒜的铁盅罐。

绝版钟山表一市民藏有20多块(组图)
从四川买回来的秤。吴俊 摄

绝版钟山表一市民藏有20多块(组图)
20多块钟山表。

  买一杆秤,为了省2块钱,趁着回老家四川的机会,买了带回南京,这样的事在今天“凡事都图方便”的现代人看来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然而,在30年前,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由南京市委宣传部和本报联合举办的“晒晒我家老物件”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活动仍在进行中,昨天,家住定淮门大街的张先生向记者展示了当年从四川带回的铁盅罐和一杆秤,以及20多块他视为珍宝的“钟山”牌手表,向记者讲述了背后的故事。

  这个铁罐能盅药盅蒜

  昨天上午,张先生从自家厨房里拿出一个捣蒜泥的铁罐,告诉记者这是他1979年回四川探亲时买的。第一眼看到的时候,他还不知道这是何物。卖主告诉他,这是铁盅罐,四川话叫“铁姜窝”,可以两用,既可以盅蒜,也可以盅药,四川人爱吃辣椒,还可以用他盅辣椒。张先生就是在四川长大的,很爱吃辣,在南京一直苦于没有找到合适的盅辣椒的罐子,这下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于是毫不犹豫地掏钱买下了。“这个铁盅罐是铁做的,质量好得很,一直用到现在,再用1000年也用不坏的。”张先生对铁盅罐是赞不绝口。

  “捣蒜泥的罐有很多种,有木头的,瓦的,陶的,可是那些都不如这个牢固耐用,使用的范围也没这个广,除了捣蒜、盅芝麻以外,这个还能盅黄豆、糯米粉、核桃仁、辣椒,盅起来又快又好。”

  除了盅各种各样的食品,铁盅罐还是捣中药的好工具。张先生说,上世纪80年代初,西药刚进来,价格非常贵,那时候人们生病了都喜欢吃中药,因为中药便宜。“这个铁盅罐既可以盅吃的食品,又能为我盅中药,省了不少钱呢。”

  为省钱从四川买秤

  随后,张先生又拿出一杆秤,秤砣上标明了“砣重1斤半,称量30斤”,也就是说,这杆秤最多能称30斤。“这也是我从四川买回来的。那时候,南京的秤要8块钱一杆,四川只要6块钱,那次回南京是坐的火车,但没有票,拿着行李、秤和铁盅罐一路带回南京,真是麻烦死了。别看只有两块钱,那时候过日子都要精打细算的,能省一块是一块。”张先生笑着说,现在人们手头宽裕了,也不考虑这个问题了,哪儿质量好就在哪买,而当时人们办任何一件小事首先都要从经济角度考虑。

  “那时候刚刚改革开放,还没有形成商品市场,各种蔬菜、鸡鸭禽蛋都是小商小贩挑到家门口吆喝卖,市民怕他们短斤缺两,几乎每家都必备一杆秤,等他们秤过了还要再称一下。”张先生笑称当年的做法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病床上托人买27块表

  最让张先生自豪的是他收藏的20多块“钟山”牌手表。他小心翼翼地捧出一盒包装精美的“钟山”牌手表,一一向记者介绍:“这个是怀表,镀金的;这个表盖上是景泰蓝;这个上面刻了寿星的图案……”

  “关于这些手表的故事太多了。”张先生随后讲起了这27块手表的故事。2004年,南京的机械表要退出市场,南京手表厂就把库存的“钟山”牌手表全部推向市场。也就是说,“钟山”手表以后就成了绝版。好多人为了收藏,都去当时的太平商场排队购买,有的人甚至全家人排了三四天队也没买到。“当时,我躺在医院的病床上,看了报纸以后马上托人给商场打电话,说我是一级伤残军人,希望能照顾一下。就这样,我还请人拿着我的介绍信,跑了三四次才买到的。”

  为了感谢“钟山”手表厂,张先生还专门写了一首诗:钟山脚下出钟山,表声催人惜时间;本个世纪传华夏,珍藏绝品醉神仙。这首诗获得了当年的“我与钟山表”征文一等奖。

  “为什么我对‘钟山’手表如此留恋呢?”随后,张先生又讲述了一段动人的故事。上世纪80年代初,“钟山”手表非常紧俏,很多人削尖了脑袋都买不到。而张先生当时有一个有利条件,一位战友的家属正好在手表厂工作,时常能弄几张票出来,近水楼台先得月,张先生当时买了很多“钟山”表送给亲朋好友。“那时候,老家写信过来就要‘钟山’表,亲戚朋友买完了,乡亲们也要。那时候在农村戴一块‘钟山’表更是不得了。”

  张先生自豪地说,现在乡亲们还是非常感谢他呢,每年他回老家的时候,乡亲们都要念叨:“当年要不是你,我们哪能戴上‘钟山’手表啊!”

  姚雨馨 王颖 吴俊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