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2009地球第三极珠峰大行动专题 > 正文
地质地貌
珠峰自然保护区全部处在喜马拉雅地层、地质构造区(该构造区南起恒河平原,北至雅鲁藏布江谷地,是青藏高原地质形成最新的地区)之中。
由于强大的喜马拉雅构造运动的结果,构造了珠峰地区大尺度的地貌类型配置格局,形成了以高喜马拉雅山脉和藏南分水岭为骨架,以高原湖盆、宽谷为基底,并含有河流、湖泊、冰川、冰缘、风沙等多种地貌类型的及其复杂的现代地表形态。世界上最高大、最年轻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的地貌形态在珠峰自然保护区内最具特色,它自西向东横贯本区南缘。位于保护区的喜马拉雅山脉,是整个山脉的最高部分,该山脉11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中就有5座分布于保护区;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埃佛勒斯,8844米),世界第四高峰—洛子(8516米),世界第五高峰—马卡鲁(8463米),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8201米),世界第十四高峰—希夏邦马(8012米);故该段山脉亦称高喜马拉雅。
水文
保护区内的水资源也相当丰富,其最大的河流—朋曲干流及其主要支流的水能蕴藏量在293万千瓦左右。保护区的河流以朋曲河的干、支流为主,此外还有绒辖曲、波曲、吉隆藏布、斗嘎尔河等四条较大的沟谷河流。这五条河流均为外流河,属恒河水系。保护区的湖泊以佩枯错为首,其面积达300平方公里,此外还有星罗棋布的高原小湖泊。在保护区的诸多山峰中发育着许多规模巨大的大陆性冰川,这些冰川是保护区内河流、湖泊的源泉。
气候
保护区内气候资源丰富,据协嘎尔气象站多年资料表明,年均气温在2.1℃,年均≥0℃的积温在1000--1500℃,极端最高气温24.8℃,极端最低气温-46.4℃,无霜期100—120天;年日照时数达3323小时,日照百分率达75.3%;年均降水量270.5毫米,年均总蒸发量2479.5毫米,蒸发量远高于降水量,且降水多集中于7—9月;雨热同季。
动植物资源
区内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有长尾叶猴、熊猴、喜马拉雅塔尔羊、金钱豹、野驴、雪豹、红胸角雉、黑颈鹤;国家二类保护动物有小熊猫、黑熊、藏雪鸡、岩羊等;哺乳动物53种,鸟类206种,两栖动物8种,爬行动物6种,鱼类5种。
保护区内不仅有丰富的野生生物资源,还有极其丰富的农作物品种资源及畜种资源。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知的药用植物资源达50多科160种。根据初步调查,珠峰自然保护区内有高等植物2348种,其中被子植物2106种、裸子植物20种、蕨类植物222种,苔藓植物472种,地衣植物172种,真菌136种。农作物品种繁多,有小麦、青稞、荞麦、鸡爪谷、玉米、马铃薯、豌豆、油菜等。牲畜品种有牦牛、黄牛、犏牛、马、骡、驴、山羊、绵羊等。
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长蕊木兰、西藏延龄草、天麻、锡金海棠、参三七、长叶云杉、长叶松等。其中引人注目的是属中亚地区特有种的雪豹,已被列为珠峰自然保护区标志动物。
区内有多处具有重要科学研究价值的地史学遗迹,如吉隆县聂汝雄拉上新世的三趾马化石群、希夏邦玛峰的高山烁化石群等。此外,珠峰自然保护区在生物、地质、环境等众多学科上也有极大的研究和参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