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第二届中国生态小康论坛”于6月26日至28日在洛阳钼都利豪国际饭店隆重开幕,来自中央及全国各地的政府领导、专家学者及媒体记者共200多人莅临参会。陈宗兴副主席因故未能参会,特为论坛发来贺信。
论坛期间,中共河南省委副书记陈全国亲临现场并发表讲话,洛阳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也在会前发言向与会代表致以热切欢迎。论坛由求是杂志社原社长高明光主持,《小康》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舒富民代表主办方致辞。
参加此次论坛的嘉宾还有:中国国家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国家林业局副局长李育材、求是杂志社副总编刘润为、国务院原副秘书长安成信、科技部调研室主任胥和平、全国绿化委常务副秘书长曹清尧、发改委环资司副司长李静、环保部生态司副司长邱启文、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副司长李朝胜、国家林业局防沙治沙办副主任王信建、中国节能协会秘书长房庆、世界能源理事会中国委员会副秘书长李隆兴、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教授郝晓地、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常远等领导同志及专家学者。各位嘉宾分别就气候变化、荒漠化治理、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建设、农村环境治理等议题,做了专题演讲。
针对气候变化问题,郑国光局长希望社会各界提高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关系的认识,特别要加强能源、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把节能减排与应对气候变化结合起来。林业局李育材副局长认为,气候变化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及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既是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但归根结底是发展问题。大力增加林业碳汇,对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曾任国务院副秘书长的安成信,现任中国防治沙漠化基金会理事长。他认为,治理荒漠化,必须走市场化运作道路。否则,治理荒漠化就很难真正持续下去。国家防沙办王信建副主任指出,防沙治沙工作是落实基本国策的措施之一,要把它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全国绿化委曹清尧副秘书长认为,植树造林作为防沙治沙的重要措施,还要发挥其休闲功能。大力发展城市森林,加强生态休闲园林建设,也是提高居民生活品质的需要。
求是杂志社副总编刘润为指出,建设生态文明转变思想观念是前提,但最重要的还是要付诸行动,要采取多种切实可行的措施,从工农业生产、社会管理、科技文化教育等各个层面,对相关指标和要求予以落实。发改委李静副司长指出,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兼顾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最有效的措施。商务部李朝胜副司长认为,生态建设既要在战略上全面推进,又要在具体内容上有所突破。中国节能协会作为国家一级行业协会,房庆秘书长从宏观上分析介绍了中国节能减排的形势与趋势。
作为能源国际交流机构,李隆兴副秘书长强调了沼气、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对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对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郝晓地教授特别指出,乡土中国的原生态生活和生产习惯,是乡村环境保护的根基和文化保障,切勿撇弃。
在主题研讨之外,此次论坛还对北京市密云县、河北省井陉县、内蒙古新巴尔虎右旗等全国30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进行推介,各县(市)委、政府或部门领导到会聆听演讲,并与参会的其他兄弟县(市)进行了经验交流。此外,论坛还特别推介了夏日、段玉贤、李志明、范振喜、谭传荣等10位同志在创建生态文明方面的先进事迹。
此次论坛是继“2007首届中国生态小康论坛”之后的第二届,以“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为主题,由中国生态小康论坛组委会、中共中央《求是》杂志社下属的《小康》杂志社主办,洛阳钼业集团公司联合主办,求是杂志社、国家林业局、世界能源理事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和中国节能协会为支持指导单位。
《小康》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舒富民代表主办方指出:“中国生态小康论坛”以推动中国生态小康建设为宗旨,倡导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社会与生态和谐发展,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两届,得到相关部委、地方政府、社会团体、企业精英和媒体同仁的充分肯定,拥有高度影响力、权威性、学术性和实践价值。2009中国生态小康论坛在建国60年之际召开,使政界、学界、商界、传媒界再度携手,深入探讨当前金融危机下生态与经济如何和谐发展等热点、难点话题,树立生态小康政府和企业典型,必将推动中国生态小康建设事业的持续进步与发展。